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ICC三種模式的比較

這幾天花了不少時間終於能釐清ICC3個模式的差異,
覺得應該把它寫在部落格上,以茲紀念。(其實是擔心記憶沙漏漏得太快,溫故如新)

用途:計算施測者間信度、再測信度、複本信度

以下以施測者間信度為例。
三個模式的概念Model 1:one-way random
概念:個案隨機選取,評分者由評分者群中隨機抽取。
每一個個案可能是由不同評分者評分。
結果解釋:可推論回整個評分群的評分一致性。概推性強。

Model 2: two-way random
個案隨機抽取,評分者由具備評分能力的人中隨機抽取。
而所選出的評分者,會評量所有個案的分數。
結果解釋:可推論回所有具有此特質的個案和具備評分能力的人。

Model 3: two-way mix
個案隨機抽取,評分者為研究者選定(或方便取樣)。
所有個案都接受選定的評分者評量。
結果解釋:僅能解釋選定的評分者的施測者信度。

ICC分數的差異
即使使用同一筆數據,計算出來的ICC值 Model3> Model 2 > Model 1。然而,由於Model 3的推論性很有限,因此接受標準就不再降了(接受標準同樣是團體比較>0.7 個人比較> 0.9-0.95)!

後記:
ICC的內容實在相當廣泛,因此報告了第二次還是掌握不到一半。
不過,相信在報告第三次的時候,一定能瞭解更多ICC的意涵 : )

這就是博班生的日子...

如果可以為了明天的考試、後天的作業在辦公室留到十點,就很可能為了下週的報告在系館待到十一點才離開。這就是博班生的日子......

每天起床都忍不住思考今天幾點可以再回到夢鄉。這就是博班生的日子......

每天在工作表添上新的待辦事項(讀文獻彙整文獻/大考小考/大作業小作業/大報告小報告 ......),刪去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添上去的速度。這就是博士班的日子......

每次有空可以安心地坐下來思考,忍不住問自己:我是不是忘記做什麼事了?
為什麼我現在可以休息?
這就是博班的日子......

時間永遠不夠用,每次跟別人約時間前一定要說:「等一下,我看一下行事曆。」運氣好的話,當週可以。運氣不好的話,就是兩個月後了!當然,緊急事件或是很難湊齊時間的團體報告,務必要善用「只有網路,沒有距離」的優勢,盡可能把討論完成。這就是博班生的日子......

寫下這些不是抱怨,而是讓自己漸漸習慣人生中的不可逆、以及該接受的現實。
搞清楚現實狀況,才有可能接受它、處理它。
未來或許還有更多新發現,希望自己能夠像現在一樣,泰然處之。
該面對的就面對,沒有什麼好躲/拖的!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加強自己執行力的「思想準備」

最近發現自己的工作執行力明顯下降。
許多事都拖到最後一刻、甚至超過期限才繳交,這真的是很不好的習慣。
因此我得找出一個讓自己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作業/該做的事的方法。

「非願不足導行」,用來解釋拖拖拉拉的行為非常適合。
因為不是載欣載奔地去做這件事,所以需要一點(或很多點)勉強。

忘記在哪裡讀過一個堅定自己決心的方法:「需要、想要、做得到、決心要」。
為什麼我需要寫作業、花那麼多時間搜尋/閱讀/思考?
因為我需要透過這些資料擴充知識、眼界。這對於未來的學術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所以,我想要未來在學術研究上有點成就,就必須付出努力/代價。
而這些代價顯而易見的,就是我的時間和心力。
有些時候不是不能,而是不為。
做好妥善的時間分配,不會的就查資料、請教老師,一定可以做得到。
最後,下定決心:我要今日事,今日畢,才會有成就感!

謝謝老師的提醒。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當學生好,還是上班族好?

有人說當上班族比較好,下班後時間就是自己的。
我想,他是不用加班的幸運人兒。

有人說當學生比較好,時間的運用比較彈性。
我想,他可能忘記學生是沒有下班時間的。下課後,有不少時間是用來閱讀和思考的。

因此,對於那些一邊上班一邊當學生的人,
我只能表達深深的敬意。
至今,我仍覺得自己無法兼顧兩者......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研討會行前準備-聽眾版

今年參加了幾場演講/研討會,雖然經驗值尚不足以彙整出「第一次參加研討會就上手」或「研討會參與指南」之類的文章,
但是整理一下心得,作為自己下次參與研討會的檢核表也是不錯的。

1.確認要聽的場次,因為有些研討會會同時進行好幾場演講。

2.查詢講者的著作(國外學者可查詢Pubmed+CINHAL or PsycInfo資料庫,國內學者還要搭配思博網)或瀏覽講者的個人網頁,瞭解講者的主要專長和最近研究內容。

3.擇要閱讀有興趣的文獻/與本次講題相關的文獻,以便在聽課時更深入瞭解內容,或課後與講者討論(也可寄信詢問)。

或許有人會覺得的這三個步驟對於忙碌的人來說過於繁瑣,
但是,如果對方式所謂的「大師」,如果準備得不夠大陣仗,
只能感嘆仰之彌高,未免可惜(尤其是跟自己研究領域極為相近的學者的演講)。
鑽之彌堅才是吸引我們繼續投入的原因!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小故事大啟示:跳脫思考的框架

每週上英文寫作課的時候,老師總喜歡以英文的「腦筋急轉彎」(lateral thinking)來引起大家思考與討論的動機。
這週的題目是:為什麼馬路上的雨水蓋是圓形的?
老師說這個題目是進入Microsoft研究團隊的面試題中的基礎題
如果思考過於中規中矩或是沒有創意,就無法通過面試。
但是,大家所想到的,都還滿「合理」的(說好聽一點是很有學問的樣子)。
所以,答案從「洞是圓的,所以蓋子是圓的」、「圓形的直徑和正方形的對角線一樣長的話,圓形的面積比較大」、到「圓形比較容易讓蓋子跟蓋口吻合」都有。
最後,有一位聰明人出現了!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40週年系慶研討會心得 3-3

ICF 與 PROMIS 的競爭
近幾年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ICF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在台灣備受矚目,
因為政府有意推動ICF成為新的疾病編碼。
而美國國衛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近年則積極發展個案自陳結果測量系統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Measurement System, PROMIS)以瞭解個案本身的主觀感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也把個案自陳結果(patient-reported outcome, PRO)列入藥品的標示之一,因此更增加了PROMIS的實用性。
再加上NIH發展的工具箱(NIH toolbox)如果與PROMIS結合使用,包含的面向更為完整。
因此,ICF和PROMIS很有可能會互相競爭健康評量的「市場」!

雖然我起初並不覺得有兩樣評估工具有何不妥,
但這兩個工具都有龐大的研究團隊、且以引領國家、國際之姿出現,
確實有當年「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之統計分類」系統(ICD)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系統(DSM)互相競爭的可能!

至於,要選擇哪一個作為未來研究發展的依據,就見仁見智了!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可為與不可為?

有些事,好像再怎麼努力,成果只是平平。

有些事,可能真的有點天賦,只要夠努力,加上一點靈感和奇妙的直覺,
通常可以有不錯的表現。

如果我還能有一點點天賦,能夠早點區別這兩者,
找到適當的學習方法,會不會學習得更有效率一些?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信度說明練習

今天下午找詠如練習說明信度的概念,除了練習自己的表達能力、也確認自己是不是正確理解。
為了降低理解的困難(也是降低講解的困難)就把複雜的統計概念和算法略過,
只說簡單明信度的想法、再測信度和施測者間信度的定義、統計指標、判讀方式、臨床意義與價值。
我說明一次之後,再請她用自己的話複述一次。

透過詠如的複述和提問,我發現三件事:
1.自己有些內容解釋得太過含糊,以致於她覺得所有信度估計值的訴求都是一樣的!
例如:只說「估計信度的目的是為了要瞭解測量結果的可信程度」。就會使她聽得有點困惑。
因此需要進一步說明:
再測信度的概念是:只要個案狀況沒有改變,兩次施測的結果應該要相近(相關很高)。這可以讓我們瞭解測量工具是否穩定,並不因為時間點改變而有差異。施測者間信度則是要讓我們瞭解不同施測者的標準是否一致,以免不同施測者間的測量分數無法互相交流。所以,前者的重點在工具的穩定性、後者的重點在施測者間評分標準的穩定性。

2.必須盡可能舉出生活化的例子協助聽眾瞭解
純粹說明原理對講者似乎比較容易,卻易造成聽者的理解困難。
所以要想一些會發生在生活周遭的事來補充。
例如:詠如和管管在同一時間(或相近的時間)去評估同一位個案,評估的結果應該要相近。表示兩人的評分標準是一致的,也就是有良好的施測者間信度。

3. 基礎越少的人,越會問一些重要的概念或細節
由於沒有統計或數字運算的束縛,往往能問到一些重要的概念。
例如:再測信度是否要同一群治療師去測量同一批個案?

有時候,她會覺得自己問的問題很基本,好像有上過統計就會。
但個人的體會是:有些統計和心理計量特性的概念是聽課聽很多次,不知不覺背起來的。
因此向別人說明時,必須改以自己的話、更深入淺出的舉例來說明,不能一直用專有名詞帶過。
所以,找人說明自己學到的東西,確實可以作為判斷學習成效的方式。

希望週三練習下一個段落的時候,能夠講得更淺顯易懂。
謝謝詠如,願意花時間聽我講述 :)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廣度與深度的培養

最近越寫部落格,越發現有許多想法冒出來。
但是,有時並不確定這些題材是否適合記錄下來,
以及如何增加書寫內容的深度與廣度。

與老師討論後,把老師建議的「擴充深度和廣度的方法」記錄下來,
之後就持續努力囉!

深度
1.說明/聽取別人的意見之後,也要說明自己的想法,包括贊成或反對、以及這些想法對未來自己的研究、或相關領域的研究的影響。

2.多和別人交換意見。

廣度
或可分享閱讀到的有興趣的文獻(廣度和深度可相輔相成)

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後知後覺的困難

之前上課和跟老師討論時,老師曾多次強調後知後覺難於先知先覺,
因為先知先覺可以主動掌握自己想要知道的訊息,把自己研究成果開創為新的訊息;
後知後覺就得等著別人給我們訊息,
而訊息只會越來越多(論文量只會越來越多)。
作為追隨者,得花很多時間搜尋、過濾、閱讀和整理訊息,
時常會覺得花了很多時間只做了一點點事。

身為初學者,當然是從後知後覺開始,而且我一開始並沒有發現有何不妥。
但是這學期新增了幾個Pubmed的定期追蹤,
每週就會收到好幾封最新研究的通知信件。
而這一週適逢期中考週,報告、作業、考試同時報到,
沒有太多時間閱讀新研究。
不到五天,優先收件匣像是被洗過了一樣,
全部都是My NCBI  What's news for...
當然半數以上的研究是我有興趣的,但是根本不能在短時間內看完!
突然間,想起老師曾提過後知後覺的困難......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40週年系慶研討會心得 3-2

在參加研討會前一天,與老師確認會參加的場次。
原本預計只參加一場(美國國衛院個案自陳結果測量系統的介紹),但是老師認為:
既然是學系的學生, 就該是學系的一份子。再者,都把國際學者請到家裡來了,當然要好好觀摩學習。
而且研討會還有學術海報,既然未來打算往學術研究發展,就該多看看別人的研究發表。
尤其是國際型的研討會,更應主動參加。
於是,將既定行程調整後全程參與研討會,確實得到不少新的想法!

投影片的風格
由於三位學者分別來自不同地區,研究主題和對英文的熟悉程度都不同,投影片的風格也大不相同。
但是,影響投影片風格最大的因素,應該是對英文/英語的熟悉程度。
Dr. Bundy的母語是英語,投影片文字通常是一小撮提示性的,再於解說中慢慢擴展。
Dr. Fong 來自香港,或許可稱得上是雙語,但仍較擅長中文。
因此使用了許多文獻首頁的圖片或新發展的器材的照片作為提醒,文字非常多。
講解時,有時會照著投影片念一小段,有時會用自己的話說明某一段文字的意義。
Dr. Lai為台灣人,目前在美國工作。她 的投影片也有較多文字,說明方式以簡化投影片上的內容為主。
以我目前的程度,要用英文報告投影片,可能需要寫很多備忘稿,
才不會漏東漏膝、語焉不詳。
而三位學者使用的策略,都可以當作未來報告的參考。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影片推薦:貼心芬蘭:職能治療的願景

日前偶然與同學討論到幾個國家的職能治療在臨床與學術上的發展。
目前學術和臨床上較先進的是美國,而且他們在研究上有較為豐富的資源;

澳洲的研究也不容小覷。在文獻搜尋上,除了美國之外,最常搜尋到的就是澳洲的文獻了!
有同學表示:澳洲學者的研究獨樹一幟,並且更能夠進行學術批評。臨床的部分,則沒有太多討論。
加拿大則是以加拿大職能表現量表(Canadian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 COPM),最廣為人知。
因此以個案為中心(client-center approach)的研究為主流,臨床治療師也偏向理論的運用與說明,較少直接接觸個案。
台灣職能治療的研究風氣雖然不是非常盛行,但臨床和學術都具有一定水準,算是亞洲最先進的!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當聽眾表示聽不懂我剛剛的報告時......

當我盡力準備報告,但聽眾還是一頭霧水的時候,
應該抱持兩種想法:

1.是我理解得不夠清楚,因此無法深入淺出地說明。

2.感謝別人坦承以對,切勿追問為什麼聽不懂!但可以請對方複述某些特定概念,
以協助對方釐清問題,並調整自己的說明方式!

~ 報告時,別忘了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40週年系慶研討會心得 3-1

本次的研討會主題是:以職能為中心之研究和臨床實務。
講者分別來自澳洲、香港與美國。
三位講者的主題很不相同,
主要包括:兒童的遊戲職能(play as an occupation)、成人的中風復健、美國國衛院發展的PROMIS計畫介紹與認知功能量表的電腦化適性測驗(含有較多心理計量概念)。
其中,讓我最心動的,還是遊戲,但是從講者的分享來看,覺得那是個尚未清楚界定的概念。
儘管遊戲看似容易,不過是小孩子的本能,但是要鑽研,也不是三五年能有具體結果的!
所以,如果真的未來有興趣研究,得做好心理準備。

此外,最讓我有感觸的心得是:大部分的職能治療師會覺得職能的概念含括了全人的生活,
也考量了個人、環境、任務之間的整體關係,但是為什麼職能的概念,仍沒有受到廣泛的重視?

與老師討論之後,有幾項推測:
1.因為各領域的專有名詞不同,因此應使用較為普遍的名詞來說明概念,才容易被其他領域的專家接受。
2.因為職能治療人員也不是人人都知道如何清楚界定「職能」,因此,如果它是一個有內涵、值得推廣的概念,就更應該把它定義清楚、並且使非專業領域的人也能接受。
3.職能治療的研究風氣並不盛行,也不容易達成隨機控制試驗(驗證療效)、加上研究方法不夠嚴謹,因此專業期刊的影響值(impact factor)不高,也不容易得到其他專業的認同。

所以,如果希望職能治療的概念能夠被普遍接受,得想辦法解決上述問題,
同時讓其他專業發現職能治療的特色,才有辦法提升專業間的合作與信賴。

註、職能的定義:最簡單、最普遍被接受的說法是:對個人有意義的活動,都稱為職能。包括一個人整天的作息中的工作、娛樂、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職能治療的目的,就是要透過各種個案有興趣的職能活動,幫助個案恢復生活角色、或發展新的生活模式。例如:小孩喜歡遊戲,並且在遊戲中感覺快樂、同時學習各種技能,因此小兒職能治療中,很常將遊戲融入治療。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讀研究所的期待:認知的落差?

最近幾次與老師談到這個問題,到底博士班學生對於學習應該抱持什麼態度?
對授課老師的期待又是如何?

我原本的想法是:如果在進入某個領域之前,有人先幫忙介紹概念,
自己會比較容易上手。
但老師的想法是:研究所就是要自己主動學習,不應該期待別人提供有系統的教學內容。
有系統的教學,是給大學生的,並且是簡化過的(註)。
如果要深入鑽研,必定有一段混亂期(甚至是黑暗期)。
過去一年的我,確實覺得自己越學越迷惑、自己能確定的事情越少!

但是,聽老師這麼提,放心了一些。
如果能確定眼前的路,必定可以快速進展,但也會很快遇到瓶頸。
這時,就要重新找出歸納系統,才能度過瓶頸。

希望自己能慢慢歸納出一些知識!

註、希望得到有系統的資訊,可能與本身喜歡「簡單」有關。但是,化繁為簡的過程中往往犧牲掉某些訊息。因此,我得學習從一片渾沌中整理思緒,才能發展出新的系統。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討論前的準備

今天約了兩場討論,但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完善的準備,
能夠請教與深入的問題不多,只是片段地提出自己報告預計的方向以及較為片段的問題,
覺得非常可惜。

下次討論前十分鐘至半小時,應該停下來整理一下自己的問題,
才能做比較完整的討論。

以今天下午討論的EFA投影片為例,
至少應該把第二層、第三層的大綱列好,
確認要深入或補充說明的地方與行有餘力再著墨的地方。

此外,老師提到「確認閱讀理解」和「概念釐清」的不同。
但是,就自己目前的學習經驗而言,
對於一個在摸索概念的人來說,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些模糊地帶的......

總之,要自己投入多一點時間,跟別人討論才能有多一點收穫。
就像山谷裡的回音一樣吧,自己小小聲地說話,回音只會更小聲......

好書推薦-英文同義詞辭典 Roget’s Thesaurus

在這週的英文寫作課中,同學要閱讀彼此的文章並提供建議。
課堂上,"purer information"一詞引起了小小的討論。

有人建議使用"more precise information",因為覺得用「精準」來形容,比較常見。
原作者的想法則是:因為她的研究方法,可以得到較單純的資訊,而不會有其他混淆因子,所以使用「純粹」。

與老師討論後,老師認為"purer information"並不罕見,接著拿出 Roget’s Thesaurus,分別查詢pure和precise兩個字的同義詞。
結果發現,兩個字的意思不盡相同,但是在此處都可以用。

以原作者的想法,較傾向於含有"unmixed"含意的"pure",所以仍維持原來的寫法。

下課前,老師推薦了他鍾愛的同義詞辭典。
他認為,在英文寫作時有一本好的辭典可以替換語詞(專有名詞當然要統一),
可以擴充思考的廣度、也使文字較為豐富。
不像一般查字典的直線思考,它可以幫你一網打盡許多替換詞彙。

在使用過老師的辭典(較舊的版本)後,我會考慮買一本當作英文寫作工具書。

圖片出處、書籍相關資料
http://www.amazon.com/Rogets-International-Thesaurus-Barbara-Kipfer/dp/0060935448

註、由於本篇討論的是英文的用字與參考書,因此直接以英文記錄較為精確。所以,這篇不是不小心中英夾雜,而是想忠實呈現用字時的考量。

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記憶沙漏

今天晚上心理計量的課程的主題是建構效度與效標效度,計算方法牽涉到相關與迴歸,因此在課前我就知道一定會被問問題了......
然而沒來得及把概念複習完,有些是一邊聽一邊對照著看。
結果,一些基本的概念還是無法清楚地講給別人聽,
有些想法,甚至已經相當模糊了(但是一講,就又想起來是怎麼回事了)!

明明是花了那麼多時間搞懂得觀念,居然不到半年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我的記憶怎麼像沙漏一樣,隨著時間越漏越多呢?
如果學完之後沒有時常練習,把漏掉的沙子再倒回來一點,
就永遠只能感嘆學海無涯了!

所以,下次上心理計量的課程之前,還是多花一點時間複習統計的概念吧!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研究人員能做到什麼?

今天看著自己最近的部落格,突然想到一件事:研究人員到底是解決大問題還是小問題?
先不論諾貝爾獎得主對人類的貢獻卓越,
我們平日在做的,恐怕是一般人不那麼在意的事。
例如:像是生物醫學的學者,培養的蛋白質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樣子,那又如何?
文史領域的學者終於彙整出一千多前年的當代文學特色或「可能的史實」,那又如何?
我分析了一大堆的數據之後,終於刪掉問卷中的十個不良題目,那又如何?

短時間看,確實讓人心生疑惑:到底我孜孜矻矻鑽研、努力的知識與學問,
對人類生活有何貢獻?
是否我畢生精力之於同一領域的整體研究,渺如滄海一粟?
又或者是,研究就是不斷累積的過程,而成就不必得在我。
我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別人也爬上我堆起的高樓眺望更遠之處?
如此緩慢而細微的堆積,有朝一日,總會在累積足夠的活化能之後,
短時間內轉變了一直以來的觀念與生活,
一如電腦對現代人工作的重要。

所以,還是安心地培養自己的能力吧!
如果吃十個麵包會飽,絕對不是因為只吃第十個麵包的關係啊......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課堂隨記-評估的意義

1.評估的目的是為了確認已知,還是區分未知?
視評估工具的特性與使用目的而定。

2.測驗所傳達的訊息為何?
使用者是否正確解釋數據代表的意義,沒有過度解釋,也沒有傷害到受測者的心。

3.學生是希望主動學習,還是被動被教導?
我覺得兩者都有。如果是後者,老師可能會教得有點無力。
如果是前者,我會期待老師真的準備好了再上課!否則,開放問問題就好了!
雖然我確實覺得自己挖,問題才多,
但是如果上課時,老師能夠有條不紊地陳述,也是很可喜的!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問卷刪題的標準:自由心證?

心測大報告:考前焦慮問卷要開始第二次刪題了!
儘管使用了很多指標協助判斷,還是發現有些題目的指標結果完全相反,
所以要另外花時間討論項目是刪是改。
尤其是適應行為的部分,原本是我們想特別強調的面向,
但是題目間相關結果不甚理想(因素分析倒是還不錯)、又難以區辨正反向題,因此內部一致性的計算陷入膠著狀態。

可是,老師和助教都一再強調:
無論那題是刪或不刪,都要提出合理的解釋。
儘管那題的刪題指標符合很多個,你也可以堅持保留它。例如:那是我們想強調的特色,或是他跟其他很重要的題目有高度相關。
當然,我們也會「合理地懷疑」別人之所以不刪題,是因為再刪就沒有題目了,內部一致性就會不好看......

慢熟的種子:信度概念的培養

昨天下午心測上到測驗結果的信度,講的正是我進研究所一年來不斷聽課、翻書想弄懂、記住的概念。
但是,昨天才終於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大嘆:原來是這麼回事啊!

過去聽了好幾次信度、效度的課程,但是因為看得文獻不夠多,
不清楚這些概念發展背後的目的與價值,
總是覺得太過理論,沒有很貼近的例子協助瞭解。

昨天聽翁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信度的概念,讓人有一種「補上臨門一腳」的感覺!
老師引用了統計分配的概念來說明:
每個人如果被施測無限多次,測量分數都會呈現某種分配。
然而,我們沒辦法對一個人施測無限多次,又要瞭解只有一次施測結果的可靠信、穩定性、一致性、可信賴度有多高,
因此用了許多方式來確認測驗分數的信度。
但是因為信度發展的理論是源自於古典測驗理論,對於誤差的假設較為簡略,
在推論結果時有些限制。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提昇自己研究能力的辦法

1.自己好好進行文獻搜尋、彙整、以及邏輯訓練、再找人說明自己的想法、或找老師討論
2.努力在專家前面自曝其短,多被電幾次應該會比較精一點...

有時候當別人已經為我解釋很多次了,我還是無法理解,
我總是會懷疑自己的大腦是不是哪裡有空洞,為什麼就是跳不過去呢?
有些相關的概念,明明就看過了,卻得看到第11次才恍然大悟 !
真是「乃覺三十里」啊!

心測作業項目分析的困難

今天下午經過3.5小時的漫長討論,完成了部分考前焦慮問卷的項目分析。
原本預計應該可以快速完成的部分,也遭遇了意外的困難。
困難的內容,大致尚可分為人員因素、統計概念、統計軟體使用三種。

人員因素
部分同學未在討論前將分析資料上傳,使得其他成員在討論時還要計算別人負責的部分。延後討論進度。
建議:如果未來在寫自己那部分的作業時遭遇困難,請盡快找同學協助,以提升討論效率。

統計概念:
1.不知道刪題後的信度(各向度間)如何計算。
2.適應行為因為不確定是反向題(註),因此不知刪題後信度、各項目間相關如何計算。
3.各題間的相關是不是只要有一個大於0.3就可保留?

統計軟體使用:
1.明明大家都是用同一筆資料,但是SPSS算出來的結果有些題目差異很大
尤其是某些項目沒有遺漏值,不知道SPSS為什麼自己抓了24筆遺漏值出來...
2.統計軟體的操作熟練度不足,需要花一些時間摸索。例如:反向題的數字轉換、統計公式的使用。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團體報告的困難

這學期有一個團體合作的大報告,一組約6-7人。
可是,「人多好辦事」以及「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情況,都發生過。

前者,在收集問卷的時候成效斐然,一下子就有400份問卷了!
後者,在把個人分配的任務上傳到網路時,有時會有人忘記上傳、或是上傳份數不足,延誤整體進度。

但是,如果都不跟別人合作,不但無法與別人交流想法、做出完整的報告,也會把自己累死。
然而,面對同組成員的「小錯誤」,到底應該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呢?
是要「寬宏大量、以和為貴」,還是「溫和有禮的多次提醒,但下不為例」?
真是不容易拿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