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20120627欲討論的內容-OTK、OT30、SCI OTK 審稿者意見


I.       OTK
A.    流程已修改。
B.    專家人數已減少,不知目前人數(每個領域各2人,最多共8人)是否恰當?
II.     OT 30
A.    使用”occupational OR rehabilitation”合併姓名縮寫搜尋,是否恰當?
姓名縮寫會找到太多不相關的文章。因時間有限,故加上””以減少篩選時間。
B.    英文文獻通常是顯示縮寫,不易一一找出作者身份。
目前的作法為人工篩選。
III.   審稿者意見
A.    OTK的表面效度和專家內容效度是否會因不同族群而受影響?
應該不會,因為只改了一個選項。
B.    二次訪談方式來取得受試者的高估與低估值之作法是否有理論根據?結果相差過多又應如何解釋?
應可用選擇題與問答題的難度差異作解釋。結果差異過大可用作答線索多寡解釋(但審稿者似乎認為不足)。
C.    研究未能找出影響OTK的相關因子。此結果可能和大部分個案的OTK分數偏低有關,以致未能有合適的變異量找出影響因子。
不懂。
IV.  龍嚴研究補助申請表與其中報告
A.    研究計畫請老師簽名。

OTK收案流程規劃20120628更新




本次修改的內容為第一張投影片的人員區隔與內容,以及第四張投影片的預算規劃。
由於考量資深與資淺人員對於該領域的看法差異不大,因此一個領域僅保留臨床與學術各一人。若能找到兼具兩個領域專長的專家,則可再減少專家的費用。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搜尋多位作者在多個資料庫的文獻的方法(Pubmed+Excel)

這兩週在搜尋1983至今的台灣OT著作,原本以為作者名單確認之後就可以開始分類了,
但是在使用搜尋策略時發現有些問題與解決方法,在此列出。

1.有些資料庫的作者全名的搜尋方法是姓在前,有些是名在前。要怎麼轉換作者的姓名順序?
可以用Excel的擷取名稱元件的功能 把姓名順序對調,例如把Ching-Lin Hsieh改為 HsiehChing-Lin 。
作法為把姓和名拆開,插入一個空格,再重新組合。
姓 B2=RIGHT(A2, LEN(A2)-SEARCH(" ",A2,1))

名 C2=LEFT(A2,SEARCH(" ",A2,1))
空格 D2= (space)
姓名=B2&D2&C2

2.為什麼用Pubmed的全名搜尋找不到2002年之前的文章?
Ans. Pubmed的全名搜尋的功能只適用於2002年之後的文章,2002年之前的文章要用作者姓氏+名字縮寫搜尋,例如: Hsieh CL[AU]。

但是
用姓名縮寫會遇到2個困難:(1)要搜尋很多位作者時,如何快速取得作者的姓名縮寫?(2)用姓名縮寫會找到很多姓名縮寫相同但不同領域的人,要怎麼使搜尋結果更精確?

關於困難(1),可以用Excel的擷取名稱元件的功能 把姓和名拆開,再把名拆成2個(因為台灣人通常名都是2個字),插入一個空格,再重新組合。
姓 B2 =RIGHT(A2, LEN(A2)-SEARCH(" ",A2,1))

名 C2 =LEFT(A2,SEARCH(" ",A2,1))
名1 D2 =LEFT(C2,SEARCH("-",C2,1))
名2 E2 =RIGHT(C2, LEN(C2)-SEARCH("-",C2,1))
空格 F2= (space)
姓名=B2&F2&D2&E2
其他作者的姓名縮寫可以從這個儲存格往下拉,就一次解決了!

關於困難(2),這個部分需要瞭解作者的專業領域為何,再設定搜尋字串。
例如:加上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OR rehabilitation OR "occupational therapist") 把搜尋範圍縮小。但是不可避免的,有可能會漏掉幾篇文章。當時間有限時,漏掉幾篇可能會比從幾萬篇慢慢挑好一些。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20120620會談記錄:上肢動作疼痛與 SSQOL 特定層面之關聯


撰文者:Jenny, Patrice and I

主題:上肢關節動作疼痛與中風後生活品質之關連

分析方法:複迴歸

模型:Model SSQOL(某一面向)= 上肢動作 上肢動作疼痛   BI   FAI
SSQOL共12個面向,可選擇最可能與疼痛相關的5-7的面向分數做為迴歸分析。

分工:前言- Jenny    資料分析與結果:Patrice    資料分析確認與討論:Me

目前的結果:疼痛並未被挑入複迴歸模型中!!所以題目可能要改?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預計之OT30論文歸類



I.       研究對象:列出特定疾病名稱
II.   領域:
A.    生理 (P)
B.     心理 (M)
C.     兒童 (C)
D.    其它 (O)
III.    研究性質;
A.    療效驗證 (T)
B.     評估工具發展與驗證 (E)
C.     描述型研究 (D)
D.    其它 (O)
IV. 論文類型:
A.    原著 (O)
B.     綜論 (M)
C.     文獻回顧 (R)
D.    個案報告 (C)
E.     技術報告 (T)
F.      其它(例如:編者的信)(O)
*A
BBCAE難以區別。
V.    第一作者身份:
A.    OT教員 (Ot)
B.     OT臨床人員(Oc)
C.     其它領域人員(No)

目前規劃之分類方法(同時進行)
1.      除了研究對象,其餘分類方式皆以label 標明上述分類的結果。例如:P T O Ot
2.      group set歸類書目。
3.      Endnote匯出至Excel之後,再用公式拆開各個分類。
4.      研究對象則直接在Excel上分類。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OT30 文獻搜尋與分類方式討論記錄


以下記錄一些OT30文獻搜尋分類的方式。
1.分類文章的作者身分:以第一作者當時發表論文的身分判斷。

2.使用資料庫:Pubmed、PsycInfo、Cinahl。(雖然有些OT轉職為師範體系教師,但先不搜尋ERIC)

3.檔案整理方式:
(1)Endnote:彙整書目,將文獻大致分類。
(2)Excel:由Endnote匯出書目,再將書目做詳細分類。

4.預計進度:
(1)本週先把文獻都找出來,之後再進行歸類。六月底之前先給老師大致的架構分類。
(2)7/7給老師完整的內容。

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倏忽度過三十載

上週花了不少時間整理1983年至今的台灣OT期刊作者,雖然很耗眼力和「手力」(一直重複複製貼上),
但可以看到台灣OT人才出場年代,感覺很有趣。
因為順著年代整理資料,很容易會有:「啊!原來這位老師是這個時候大學畢業啊!」、「這位老師進場很早喔!」或是「這位老師是1995年回國喔!」的想法。

再加上之前整理資料時,必須補上作者現況,
我現在已經對這30年有發表過中文文章的OT作者名字和經歷有些印象。
於是,開始在心裡幻想:說不定之後參加研討會,可以認出這些作者們,還上前去打招呼:「真是久仰大名!現在XX研究進行得如何?」

當然,目前整理出來的四百多位作者中,有不少作者只發表過一次文章。
或許他們最後決定不走學術研究路線了,但是也很感謝他們過去對OT學術的貢獻,
希望他們現在都過得很好 :)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20120614會談記錄-OTK研究規劃


I.       教材內容
A.    已完成:核心價值、醫院生理與小兒
B.     修改中:其它部分

II.    OTK教材修改與測試規劃
A.    重整收案規畫、人數估計與研究預算。
*
應列出明確的架構與完成時間,避免呈現過於零碎的細節。
B.     認知訪談的問題準備:應預期那些是個案在閱讀教材之後一定要知道的,並提出結構化的問題,才能確認個案真的瞭解教材內容。
*
開始配合教材出考題。
C.     疑問
a.       專家意見、國文老師意見、個案與家屬的意見調查之先後順序如何安排?
目前的作法是先專家和國文老師,之後再收集個案與家屬的意見。因為專家與國文老師修改過之後,教材可能更好讀。
b.      暑假之問卷測試是否應從社區機構先開始,因為較費時。而台大醫院較近,可於開學收案?
應先列出預計的收案人數與時間,再討論。
c.       其他類型的教材何時製作?
目前預計所有的教材都撰寫為短文之後,再將可以圖片、動畫的教材製作成圖片與動畫。
d.      思考:既然最終的教材並非皆以短文呈現,是否140篇教材都需讓個案看過?機構的個案如何收?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教材白話比想像中困難一些

最近在修改OTK教材的用詞,
發現很多詞彙平常聽得很習慣,但是要改成一般人也聽得懂得話來說,就會讓句子變得很長,
或是得舉很多例子。
像是:「日常生活活動」就變成平常每天會做的事情,例如自己吃飯、穿衣、洗澡或出門買東西等。
「治療活動」要改成「治療內容」,例如丟接球、丟沙包、盪鞦韆等。
我覺得最難改的就是活動、知覺、認知這幾個詞彙。
截至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想到非常滿意的詞彙。

真是太佩服以前國立編譯館的委員們了,
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發展出適合不同年齡層的詞彙和教材的呢?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20120612論文寫作課程記錄-專題OTK教材發展前言


I. En-Chi (practice effect of FDT)
A. 觀念澄清:信賴區間的範圍增加可使分數改變的解釋更精確。→建議計算第二、第三個信賴區間的範圍,是相對於第一個信賴區間的多少信心水準。
B. 建議在文中交代判斷學習效應的指標為Cohend’s d.
C. 建議刪除「無法確定Time interval 2-3是否會達到高原期」,因為與後一句「建議施測4次以上才能達高原期」矛盾。

II. Me (OTK教材發展)
A. 第一段一開始即可說明「個案與家屬」對醫療專業的知識理解程度對治療順從度有很大的影響,無須等到段落中間才提出家屬也需瞭解醫療知識,因為會顯得突兀。
B. 第三段對於德菲法和認知訪談的介紹過於簡略且片段,無法與題目和上一段(OT概念多元與治療師沒有時間)呼應。
→建議分別列出德菲法和認知訪談的特色與功能,在想辦法連結至OTK教材之發展與驗證。
C. 關於認知訪談的介紹,不宜加上於本研究中的用途,因為屬於方法的內容。
→應考慮德菲法和認知訪談是否為前言的重點、讀者對於德菲法和認知訪談是否瞭解(寫到哪裡,讀者就應該懂到哪裡),再決定介紹德菲法和認知訪談的篇幅以及與方法的切割。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再談存活分析


關於上次提到想用存活率推測個案多久要接受一次OTK衛教,自己想一想,發現有2個問題。
存活曲線的特性是由10的遞減曲線,
但是個案的OTK程度卻可能因為在接受OTK的測驗題目重新記起一些OTK內容(曲線就不是一直遞減了),
而且選擇與是非題型的教育測驗不容易避免猜測造成的影響,
因此存活曲線未必適用於推測個案要多久接受一次OTK衛教。

另外,我又想到存活率估計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處理個案中途失去聯繫的資料。
因此只要定義好何謂「事件發生」(01所代表的意義,例如:0表示BI分數低於60分,1表示BI分數高於60分),或許可以估計個案接受治療之後,療效可以維持多久,或是治療多久之後,個案可以進步到什麼程度。
但是,人為切分01(註)仍可能有些缺點。
因為如果0表示BI分數低於60分,1表示BI分數高於60分,61-100皆登記為1
但是「100分到60分」和「70分到60分」的時間應該是不一樣的,
因此這兩個情況可能不適合放在同一條曲線中一起估計。
至於要把分數分為幾層進行估計,這我就不確定了!
或許可以依據量表本身的分數解釋(某個特分範圍代表某種能力程度)將分數分群,進行追蹤。
以上是我這兩週上存活分析的一些想法。
歡迎大家提供意見囉!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20120605論文寫作課程-OTK教材小兒醫院


I.        Me (OTK教材-小兒醫院)
A.      建議修改重要性的說明:目前列出的重要性的說明並非主要的重要原因。例如:個案瞭解治療器材的目的就是為了知道OT有什麼治療器材、瞭解OT的服務方式的目的就是為了知道有直接和間接二種服務方式。因此直接說明這些原因即可。
*
應思考為什麼目前列出的都是次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
(我的想法:我原本的想法也是:就讓個案知道OT有什麼治療器材、有那些服務方式,就像介紹環境一樣直接說明。但是又覺得這樣寫好像就跟標題一樣了,並沒有進一步闡述,因此才改為目前的寫法)
B.      建議找國小和國中老師確認教材之語句是否符合國小高年級程度。另需考慮部分讀者為台灣新住民,中文程度可能不足以閱讀國中程度以上的文字。
C.      字詞修改:
恢復功能→促進發展
詢問的方式提供OTK→以口頭說明的方式提供OTK
長期復健→治療(無須強調長期,且家屬對於復健的意義可能不瞭解)
心智功能→思考、理解與智力?
輔具評估→根據使用者的身高、使用輔具的情形與輔具的特色,提供個案和家屬選擇或調整輔具的參考。
D.     建議將治療器材、疾病種類分類:超過9個項目,就應該將項目分類。
E.      服務內容 (1)什麼問題可以找OT幫忙的「製作預防關節變形或促進動作的副木」應該不是個問題,建議調整寫法。
F.       建議將abc改為123

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資格考條件確認

資格考條件(Ref)
1.     已修習20學分(含必修3學分)之課程
2.     於考核前一個月,繳交以第1作者完成之同儕審查期刊所接受刊登的原著實證論文1篇,經指導教授同意後於考核前一個月,向系辦公室提出申請。

目前我已修25學分(必修佔4學分),以第
1作者完成之同儕審查期刊所接受刊登的原著實證論文今年六月會刊登,
因此已符合提出資格考之條件。
由於必須於考核前一個月向系辦提出,並且於7/31之前完成考核,
因此這學期如果要申請資格考,最慢要在6/30之前提出。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將存活率運用於OTK相關研究

今天上課廣義線性模型時,老師提到存活分析的概念。
存活分析可以畫出樣本所觀察到的某一段時間長度之分配。
存活分析的重點在於求出存活函數以進行推論。
存活函數的特質為由1到0、持續遞減的函數。
雖然稱為存活函數,但不只可用在估計存活率。
存活函數可以用來描述事件在在多久之後會發生、不同族群的人發生此事件的時間長度有無不同、如果將其它可能的自變項列入分析,要如何知道自變項之間有沒有交互作用。
於是,我突發奇想,
覺得如果可以用存活分析預測個案的OTK程度在接受衛教之後多久就會低於標準值,
此後就每隔一段估計出來的時候再次提供衛教。

剛才用google簡單搜尋之後,發現有人用來估計學生要花多少時間才會通過英檢。
因此,應該也可以倒過來估計個案在接受衛教且OTK分數達80分(亦即存活函數當中的1)之後,過多久時間之後,OTK分數會低於50分(存活函數中的0,表示事件發生)。
或是從50分到80分需要花多少時間。

雖然短期內不可能執行這個研究,但是覺得這個想法滿有趣的,
未來或許可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