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OTK論文研究計畫之討論記錄與自問自答的備忘錄

討論記錄
1.撰寫研究計畫時需兼顧理論的最低需求與可行性。
例如:雖然不容易收到中風個案,但個案與家屬人數比例不宜差異太大,以免使研究的方向從「以個案為中心」變成「以家人/家庭為中心」。

2.何時將紙本教材轉多媒體施測與教育?
原本預計紙本教材內容確定之後再決定那些內容要做那些多媒體類型的規劃,
但有些教材確實很適合用圖片呈現,
例如:治療器材、取得方式(流程圖)。
因此考慮下一回認知訪談,部分轉為電腦呈現。
可能遭遇的問題:如果有些項目是電腦,有些是紙本,可能會造成訪員與受訪者的困擾。

備忘錄
1.驗證心理計量特性時,一個個案到底要填幾題?是不是有需要用到那部分的個案才填寫?
→我預計一個個案最多填寫20分鐘的問卷。就目前個案填寫問卷的速度來看,應該可以填寫20-35題不等。
→依據OTK問卷與教材的設計,確實是會用到那些服務的個案才需填寫那部分的內容。因此,如果受訪者沒有接受職業重建的需求,就不需填寫職業重建的問卷。另外,可以預期的是:年紀適合/有潛力就業的中風個案並不多,收案時可能會面臨收不到職業重建的個案的問題。又,如果在醫院收案,可能會收不到需要居家OT和機構OT的個案。

2.驗證教育成效時,要用短版問卷?
→驗證OTK衛教成效時,應該是以短版問卷施測才能快速完成(因為尚未完成電腦化適性測驗。)
但是OTK系列研究流程中並未包含短版問卷的發展與驗證。
因此可能要在題庫的心理計量特性驗證之後,發展短版OTK問卷。
→若個案使用短版問卷評估,如何進行適性教育?
一樣是錯那一題,就看那一題的答案。

3.以個案的ADL表現作為OTK衛教的成效指標可能會有問題:當個案瞭解職業重建之後,個案的ADL會隨之提升嗎?
→ADL表現可作為生理OT、輔具中心、居家OT、機構OT等4個面向的OTK衛教成效指標。但因為職業重建的治療目標不在提升ADL,而是加強就業能力,因此以ADL表現的改變作為成效指標可能會有問題。或可考慮將職業重建面向的衛教成效指標改為有無尋求職業重建服務。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以G*power 計算重複施測的ANOVA所需個案數


論文的研究計畫中需要進行不同教學方法的比較(ANOVA repeated measures),
為了估計所需個案量,因此以G*power 3軟體計算。

為了幫助自己記住設定這些數值的理由,因此寫在部落格上。


G* power 3 的計算

F tests - ANOVA: Repeated measures, within-between interaction
Analysis: A priori: Compute required sample size 
Input::Effect size f = 0.25   預計研究至少有中度效果以上的effect size
                                                       (
effect size越大,所需個案數越少

α err prob = 0.05
Power (1-β err prob) = 0.8  當各組真的有顯著差異時,有80%的機率可以看偵測出各組有顯著差異
Number of groups = 3    個案分為3組:適性教育組1、適性教育組2、對照組
Number of measurements = 2   2次施測
Corr among rep measures = 0.5  預計OTK程度、參與度與ADL前後測分數應該有中度相關
Nonsphericity correction ε = 1  1/(施測次數-1)=1/1=1

Output: Noncentrality parameter λ = 10.5000000
Critical F = 3.2380961
Numerator df = 2.0000000
Denominator df = 39.0000000
Total sample size = 42    總共需42人,亦即一組14人。
Actual power = 0.8034136

預估一個月內再測的流失率為20%,因此預估一組需要收18人(共54人)。
預計此研究可能遭遇的問題
1.當參與者為住院個案,可能不會住超過1個月,再測的流失率會增加。
   →可以先詢問個案出院後是否會回本院治療。

2. ADL分數變化可能受個案中風後時間影響甚鉅。
   →用隨機分派個案或是配對的方式以減少個案特性對結果的影響。
   (但如果個案的ADL程度不會因為介入而有所改變,ADL程度就不是一個好的成效指標)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20121120論文寫作課程-申請職業重建的流程


I.       En-Chi(精神分裂症區辨型執行功能評估工具之發展)
A.     寫作技巧
1.     前言中應強調為何要做這個研究。
2.     用實證文獻支持自己的論點:所有的研究都受成見 (bias)影響,只要持續驗證並且修正研究的論點,即可越來越接近事實。
3.     結語應與該段落的主題相關:反例:主題為討論三個評估工具的優缺點,結語為三個評估工具的心理計量特性驗證不足。
4.     各段落的內容應互相連貫:
反例一:第二段討論三個評估工具的優缺點,第三段介紹羅序分析的優點。
反例二:第三段介紹的羅序分析的優點無法補足第二段提到的心理計量特性驗證。
*
思考羅序分析應如何驗證區辨效度?
5.     介紹目前的評估工具類型之後,應說明自己將採用那依類型的評估工具,或是自創的新型。
*
說明自己將採用哪一種類型之後,應強調其優點為何。
B.     論文內容
1.     應優先考慮論文中與題目相關的內容是否已經具備。
2.     應解釋何謂區辨型執行功能評估工具、現有工具不具區辨效度嗎?為什麼要發展新的工具?(現有的工具只是沒有驗證,而不是工具不具備這個特質)
*
如果區辨效度是重要的議題,應該有相關文獻討論,而不會被忽略這麼久。
*
區辨型工具的意義/重要性何在?
3.     需在文章中說明分類的方式。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自己對心理計量特性的瞭解沒有信心?

昨天與老師討論一份研究計畫的修改建議,
計畫書當中提到:預計發展出來的問卷的內部一致性可達到2個標準:團體Cronbach's α> 0.7、個別Cronbach's α>0.9。
我在閱讀的時候,一直不能理解:當團體Cronbach's α= 0.7時,個別Cronbach's α怎麼可能=0.9?
難道有不同的計算方式嗎?

與老師討論時,老師只問了一句:「一份量表會有幾個Cronbach's α?」
我才恍然大悟:一份量表的Cronbach's α只有一個,只是應用在團體層級和個別層級的差異。
所以計畫書原本的寫法是錯誤的。
內部一致性的判斷標準只要寫「Cronbach's α>0.9 表示內部一致性良好」即可。

之所以會有先前的疑問,就是因為對於自己心理計量特性驗證的理解程度沒有信心,
總是認為一定有什麼概念是自己沒有學過、沒有聽過的,
才會輕易動搖。
至於,要如何增加自己的信心?
應該還是得靠多看、多討論、多寫了!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OTK研究設計的備忘錄

1.個案與家屬的比例為2:1,而非以個差為主,家屬為輔,或是1:1的原因
(1)個案能夠作答的比例較低
(2)家屬通常為個案接受治療的主要決策者
(3)個案在醫院的時間通常用於治療,較不易訪談到

2.題庫的題數很多,驗證建構效度所需人數極多
目前預計題庫共有504題(63個項目*平均一個項目有8個題目)。
如果要同時驗證OTK題庫的建構效度時,需要5040位個案。
考量研究的可行性,有2個可能的解決方法:
(1)將目前的5個面向(OT核心價值、醫院生理、輔具中心、長期照護)的題目各自進行單向度分析。
則只需約1000位個案。(但是1000位個案還是相當多。)
(2)先進行項目分析,可能會刪掉1/4項目分析結果不佳的題目,再進行建構效度的驗證。
則收案人數可以減至666人。(雖然666人還是很多,但已經比5040人減少許多)

3.驗證療效時,需以統計檢定力的公式計算所需個案
雖然分析各組療效有無差異的方式為ANOVA,但是不能以ANOVA每個細格的最低人數來估計所需個案量,
應以統計檢定力分析 (power analysis)分析所需人數,才能提升正確拒絕虛無假設(各組的療效沒有顯著差異)的機率。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OTK問卷與教材之檢核表(待修)


以下表格為OTK問卷與教材檢核表。
每個檢核項目的達成程度以0-5分評分,0分表示沒有達成,5分表示完全達成。

問卷 (9題)
項目
達成程度
用詞簡單易懂

句子簡短(一句話不超過20個字)

題目不會問得太細

題目與個案的日常生活有關

題目的問題明確

一次只問一個問題

答案不會模稜兩可

一個選項只包含一個答案

每個概念皆有1對以上的平行試題


教材
(21題)
項目
達成程度
內容正確

以個案熟悉的事情或過去的經驗舉例,以便個案瞭解

內容與日常生活有關,以便個案於家中應用教材內容

教材結構清楚

教材的重點清楚(例如:以條列式呈現、用粗體標示標題)

教材有強調重要的概念

內容融合理論與實務

教材內容實用,以便個案學習

教材每個段落的連貫良好

提供許多實用的例子,以便個案理解

用詞簡單易懂

內容簡短

句子簡短(每句少於20個字)

內容不會包含太多主題

內容不會太廣泛

內容不會太細

內容的分類完整

刪除被動語句和含意複雜的句子

以圖表呈現統整的概念

簡單補充專有名詞的意義

增加版面的留白面積


問卷與教材之連結
(3題)
項目
達成程度
每個題目都有相對應的教材

題目與教材的連結明顯

每段教材都有相對應的題目


實施衛教的方法(3題)
項目
達成程度
有針對個案答錯的問題提供教材

每隔一段時間就確認個案是否瞭解教材內容

給個案充足的時間提問


參考資料:
1.Farin, E., Nagl, M., & Ullrich, A. (2012). The comprehensibility of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 and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Patient Education Counsseling. 
2.Hill-Briggs, F., Schumann, K. P., & Dike, O. (2012). Five-step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on and adaptation of print patient health information to meet the < 5th grade readability criterion. Medical Care, 50, 294-301.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適當的搜尋關鍵字有助掌握相關文獻

最近在撰寫博論研究計畫,因此較為仔細地查詢了「適性教育」(adaptive education),
但是中英文的資料都不多。
即使在ERIC資料庫查詢,收穫也有限。
前天心血來潮,將「適性教育」改為「適性教學」,
查到的資訊瞬間增加許多。
而且同時得到適性教學常用英文詞彙:adaptive instruction與tailored education。

以Google scholar搜尋適性教學、adaptive instruction與tailored education 等3個詞彙,
資料數目如下:
適性教學:4680筆
adaptive instruction:479000筆
tailored education:275000筆

快速瀏覽了搜尋結果,發現相關性滿高的,
看來adaptive instruction與tailored education應該是教育領域常用的詞彙。

結論:使用正確的搜尋關鍵字有助於快速找到相關、完整的參考文獻。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英文編修的情形

上次老師建議我應該找英文編修幫忙看一下投影片,
因此這次報告的內容有請英文編修提供修改建議。

下圖是與編修者討論的部分內容。
一般黑色的字是原稿,
粗體字編修者的話,
粗體灰底是我看過而且沒有疑問的編修建議,
藍字是我自己新增或修改的內容,
紫色斜體字是我仍然不懂為什麼要這樣修改的地方。
雖然這樣的修改很費時,而且把版面變得很複雜,
但是從中我也發現自己對許多文字的用法不熟悉,或是用得怪怪的(雖不是錯誤,但母語人士不會這樣說)。
希望多練習幾次,可以使投影片的英文更為正確。




20121115論文寫作課程記錄-輔具中心的職能治療師可以幫忙解決什麼問題


I.        Me (輔具中心的職能治療師可以幫忙解決什麼問題)
A.      寫作能力
1.      句子的順序可再調整:
修改前:請問您需要下列那一項服務的時候,可以找輔具中心的職能治療師幫忙?
修改後:輔具中心的職能治療師可以提供您下列那一項服務呢?
2.      標題必須涵蓋後文的內容:例如:「到宅輔具評估」未能包含居家環境評估、提供環境改造與輔具購買的建議所有的概念。
B.      論文內容
1.      增加認知相關的輔具與說明:評估的部分有提到認知功能,提供的輔具也應包含認知功能才能前後連貫。
*
需讓讀者瞭解輔具中心在做什麼、有那些不同類型的輔具、職能治療師可做什麼。
2.      增加專有名詞的名詞解釋,以便讀者理解:不是所有讀者都會看到所有的教材,因此未來製作教材仍應逐篇附上專有名詞解釋。例如:輔具、矯具、輔具中心。
3.      增加問卷題數至目前的2-3倍(本次報告的問卷題數為4題),以減少練習效應。
4.      擬定問卷與教材之檢核表:確認問卷、項目、問卷與教材的連結三部分皆完善。
5.      思考將文字教材轉為多媒體教材的內容、呈現方式與流程:或許部分內容不需要等三回合認知訪談完成,就可以轉成多媒體教材。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從受訪者獲得的修改教材建議:增加出院準備、比較不同領域的OT的服務內容

認知訪談時,可以從個案/家屬作答的思考過程與回應得到修改教材的方向。
下列2點是本週訪談時,從個案/家屬的回應中整理出來、預計新增再下一回問卷與教材的內容。

1.醫院生理需增加出院準備的內容:個案/家屬常表示醫療人員雖然會告訴他們回家之後要繼續做復健或是家裡要改裝得安全一點,但是很少主動提供輔具購買、確切的環境改造需求、居家復健、門診注意事項等重要資訊。由於這些都是職能治療師可以提供的資訊,因此我預計將這些內容列入醫院生理的服務內容當中,以便未來的讀者看到之後,可以詢問治療師相關的事項。

2.列出其它領域的OT服務與醫院生理OT的差異:個案/家屬表示他們目前沒有使用過長期照護、輔具中心或職業重建的服務,或是已經使用了但是不知道,而且他們還是不容易從文字敘述中想像醫院以外的OT到底是什麼情形。因此我考慮再下一回的問卷與教材中補充醫院OT和其它領域的OT的服務內容有何不同。

謝謝熱心提供意見的個案與家屬們 :)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OTK教材與問卷發展應考慮的事項:專家小組的成員安排、OTK項目選取標準、OTK的建構效度


I.        專家小組的成員安排
A.      各領域的OT人數比例安排:可參考目前OT人力分配的比例安排專家小組各領域的專家人數。
困難:目前多數的輔具中心、長期照護的OT多為兼職(多數時間於醫院)且不一定有職登,因此不易由全聯會的人力調查得知輔具中心、長期照護的OT人數。
B.      選用不同批專家的意義:若由發展OTK架構的專家評論每個架構內容的重要性,容易過度代表。(因為發展者當然會覺得他們發展的內容很重要)
II.      OTK項目的選擇標準
A.      應思考實際如何使用
B.      如何判斷何時可停止OTK施測與衛教
C.      比較重要和比較不重要的項目應如何處理
D.     如何將此結果應用於發展項目與題庫
E.      驗證項目重要性的一致程度的價值何在
F.       分成進階與基礎的意義為何?要怎麼使用?
疑問:進階題是否真的比基礎更難?
III.    OTK的建構效度(OTK是否為單一面向)
A.      單一面向的優點:可以有階層性、切截點
B.      如何應用與驗證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20121106論文寫作課程記錄-輔具中心的服務成效


I.        Patrice (responsiveness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HBSF)
A.     寫作技巧
1.      主題句的主詞為訴求的重點:例如:Multiple functional tasks depend on clinicians’ purpose of assessment.
2.      以從大到小(top-down)的寫法有助讀者掌握文章脈絡。例如:本文共有幾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第二個目的是…….
3.      結果的應用應明確:反例:「HFSF可提供臨床人員制訂治療計畫。」此說法不明確,而且不知道如何以結果作治療計畫。
B.     論文內容
1.      functional tasksclinicians purposes應有連結。
2.      需說明有哪些clinician’s purposes
3.      應說明為什麼HBSF的施測時間短。例如:因為傳統測驗對於受測者而言有太多太困難/簡單的題目,而這些題目並不能提供太多關於受測者程度的資訊,因此施測這些題目是多餘的。而HBSF有階層性,不需施測多餘的題目,因此可快速施測,便於臨床使用。
4.      其它段落寫過的概念不需一再重複。例如:其它段落的結語都是HBSF具有良好的心理計量特性,因此這一段可刪除此結語。
5.      應凸顯HBSF的優點以及HBSF和另外2個工具的差異。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第二回合認知訪談記錄:中風個案/家屬對輔具中心的誤解

最近第二回合認知訪談進行到輔具中心的部分。
有鑑於第一回合認知訪談時發現中風個案/家屬對輔具中心相當不熟悉,甚至有一些常見的誤解,
因此這次在設計選項時,我把大家容易誤解的概念家進去,
不少受訪者表示這次的作答比上次困難許多。
原因如下:
1.對他們而言,復健是指醫院裡所有對中風相關的處置:對個案/家屬而言,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和輔具中心都是跟醫院和復健相關的事,可算是一個整體,因此難以區分。
甚至有個案以為語言治療是職能治療的一部份,因為語言治療和職能治療一樣都在3樓。

2.長久累積的錯誤觀念造成作答困難:例如:以為輔具中心一定要治療師轉介才能去。

3.很少使用輔具中心的資源,選項稍微相似一點就難以猜測正確答案:
例如:問:「需要購買柺杖並申請補助的時候,要如何得到輔具中心的服務?」
            選項:(1)到輔具中心掛號
                        (2)請醫師開照會單才能去
                        (3)打電話或直接到輔具中心詢問
                        (4)必須有2位治療師簽名同意,才能夠申請輔具中心的服務
受訪者就會傾向選擇看起來比較不容易達成的那一個。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11/4學會研討會被問到的問題(收案條件與Rasch圖表的呈現)

報告題目:以羅序分析驗證病患健康問卷之信度與效度

問題1:本研究是要探討個案的憂鬱程度,為何還要排除服用抗憂鬱劑和有自殺意念的個案?
答:本研究是一個追蹤型研究的一部份。
排除服用抗憂鬱劑的目的是為了要看海洛因使用者在接受美沙冬替代療法之後,憂鬱情緒是否會改善。如果個案本來就在服用抗憂鬱劑,就不容易看出美沙冬替代療法對於憂鬱情緒的影響。
排除有自殺意念的個案是因為本研究希望追蹤個案至少一年,若有自殺意念的個案在一年之內自殺成功,就無法填寫治療一年後的問卷,因此予以排除。
當然,排除這兩個條件的個案確實會使結果無法類推到所有海洛因使用者,因此這也是我們的研究限制。

問題2:目前的Rasch圖表只呈現項目的平均難度與個案程度的配對,無法看出每個選項所對應到的個案程度大概在哪裡。有沒有其它圖示可以呈現各個選項的難度與個案程度的配對呢?
答:關於圖表的呈現之後會再找合適的圖。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謝謝大家的幫忙


昨天研討會的報告有幸得獎,都是有賴大家直接和間接的幫忙。
直接的幫忙像是提供報告重點的調整建議、建議修改文字的陳述方式、提供投影片的插圖、以及週日上午借我電腦修改投影片。
間接的幫忙像是互相詢問進度、提供鼓勵與支持。
總之,非常謝謝大家的幫忙,
希望我們的研究團隊可以藉由這樣互相鼓勵、互助學習的方式越來越強大!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意外事件:訪談時附近的個案癲癇發作

今天訪談時,隔兩桌的一位住院個案突然癲癇大發作。
他在看護的驚呼聲中直挺挺地倒下去,並且不斷抽蓄。
雖然我是距離他最近的穿白衣服的人,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幫他(除了去找他的治療師幫忙以外)。
接著,就看到治療師們一個個跑進來,執行/下達不同的處理步驟,直到急救團隊趕到。

急救團隊推了兩車器材趕到,就開始急救處理。
一切就像電影演的那樣,儀器嗶嗶叫、器材不夠用、所有人因為無法完全解除狀況而緊張兮兮的,
最後只得送急診。
我也受到影響(驚嚇?),
面對剩下的訪談時有些不專心與不安心。
回到辦公室之後還覺得驚甫未定,
畢竟那是我第一次遇到訪談時周遭有人癲癇發作,而且我對於自己束手無策感到很抱歉。
希望那位個案能夠平安無事。

雖然訪談時遇到附近有人癲癇發作的機率不高,
但是還是把處理癲癇的方法附上讓大家參考。
臺灣醫療網癲癇處理方式:http://www.tw16.net/monographData.asp?m1No=1&m2No=50&m3No=184&mMo=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