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20100429會談記錄-方法學作業、專題報告大綱

這次討論一樣相當有效率,而且讓人重新看待自己的作品與思考方式。

關於專題報告的討論
1.有時不知道該從哪裡問,也不知道問什麼,而有些問題只是信心不足而問(相當一針見血)。應當對自己有信心。如果要問,應使問題更明確。
2.文章的重點何在?如果是重點,應該多深入發揮。例如:焦點團體是這次報告的重點,就應多闡述一些,使講者與聽眾都有新的收穫。例如:如何進行焦點團體會談?應該由會談中得到什麼?文獻回顧上學期已做過,2-3分鐘的說明即可;至於信效度驗證云云,皆屬後續處理,簡單帶過即可。
3.若焦點團體是重點,標題宜重新擬定,使人知道研究的重點為何。
4.焦點團體的進行次數:先訂好預計目標(完成標準),實際執行2-3次才知道何時可以結束。
5.焦點團體的對象是個案、家屬或專業人員?或是,都納入?(再想想)


方法學:
1.先確認自己這篇想強調的重點。是以個案為中心的醫療、中風知識的內容、中風知識文獻的回顧、或是中風知識問卷的發展?確認重點,才能掌握文章要強調的內容。
2.流程圖製作方式:在投影片做完之後,不要直接複製貼上到word。而用另存新檔,選取「windows增強型中繼檔.emf」可使圖片畫質較佳。不過缺點是:不能直接在word當中修改(複製貼上的方法可以)。
3.圖表中想要強調的重點,要讓人一目了然,而不要讓讀者去猜測。
4.中風知識問卷的適用對象的條件可再說明。(是針對危險因子較高者,或是對一般大眾)
5.因為批改作業的老師們時間都很有限,最好養成寫摘要的習慣,交代本篇大意。
6.介紹文獻時,應讓人瞭解本篇的貢獻何在,而不是平凡地介紹研究目的和方法。最好能強調回顧了這篇,對研究有何幫助。

自己原本提出的問題
方法學:

1.前後邏輯的連貫是否順暢:先背景簡介(交代動機)再文獻回顧,而後提出自己想要進行的研究方法。
2.適用對象是否以有迫切需求者為主?例如:36歲以上成人。
3.以個案為中心的醫療在此處的意義不明顯,是否需增加篇幅?


專題報告大綱:
1.大綱鋪排邏輯是否順當?
2.文獻回顧的比例是否與一般期刊論文一樣,約1/5?
3.本篇著重於研究方法,然而於焦點團體的各項條件仍不太清楚。例如:應該進行幾次討論?取樣幾次?
4.本篇重在研究方法,如此,題目內容(含選題方式與編排)、心理計量特性的驗證、與後續發展,是否仍須呈現?
5.從焦點團體過度至題目編寫,是否需同時編寫教學手冊?
6.對於圖表的建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