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OTES 的檢核表分數是否可直接轉換為數字?

上週在課堂上討論了OTES的檢核表分數與數字版分數的關連,
有同學提問:如果每天都可累積檢核表的記錄,是否有將檢核表的記錄轉換為數值的機制呢?
又,如果有固定轉換的機制,又何需數字版?直接把檢核表記錄轉為數字即可。
總結來說,這個討論議題應該是OTES檢核表的結果可否取代數字版OTES?

老實說,我一開始覺得他們考慮得非常合理。
如果可以直接轉換也不錯,省事不少。尤其是施測手冊就變得非常簡單了!
所有題目都是0-1計分,觀察5次,把每次觀察的結果加總,就可以得到0-5分的計分結果。
看起來量尺數也滿足夠的。

然而,使用檢核表的目的是幫助治療師簡單記錄個案的上課表現,減少憑印象評分的誤差。並不是要它取代原本的數字版OTES。
以下列了2個不適合取代的原因:
1.易增加誤差:檢核表是0-1計分,直接把行為區分為多數時間如此和少數時間如此。數字版是0-1-2-3計分,把行為區分為從不-半數以下時間如此-半數以上時間如此-總是如此。如果直接轉換,檢核表的0分可以是數字版的0和1分,檢核表的1分,可以是數字版的2和3分。亦即每轉換一題,可能就會有1分差距。若是16題全部轉換,再加上測量誤差,那得到的分數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2.難以區分個案參與度的差異:檢核表為二點量尺,評分較粗略,難以區分個案參與度的差異。尤其是一些比較質性的特性,例如:經過多次鼓勵可參與和稍微鼓勵即可參與,程度上還是有區別。個案通常對治療抱持正面態度和通常看不出情緒,則是有質性上的差異。若採用二點量尺,則這些差異就會被忽略,造成分數的高估或低估,亦即增加誤差,不利於估計個案的程度。

看完上述二個原因可能會有另一個疑問:何不每天都填數字版,填五天之後取平均,可減少誤差,還可以得到分數區間。
但是有些題目並不適合每天填數字(例如:主動與治療師討論個人最近的病情、準時出席治療活動、執行治療師建議之居家活動),因此量表設計未要求治療師每天填寫數字版OTES。

感謝大家的提問,讓我把問題想得更清楚了!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2014八大核心研究能力自評雷達圖


上圖是我依據自己過去一年的狀況填寫的八大核心研究能力自評雷達圖,同時加上過去二年的分數作比較。
有進步的是研究方向、研究設計、團隊經營,各進了一分。
退步的是時間管理,退了一分。
持平的是閱讀、統計、寫作、溝通。

有進步的部分,可能是因為OTK和OTES的研究方向越來越明確,不如預期的收案結果和幾經修改研究方法也讓我學到更多研究設計的方法。Symposium讓我增加了團隊經營的概念,深刻體會合作對象非常重要。
退步的部分,可能是因為我發現要做的事情很多,卻越來越難掌握進度,而是看結果決定進度。又,在有收案的日子裡,收案後的疲憊常讓我頭腦放空到無法思考,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強迫自己專注,但效率不佳。因此覺得時間管理不進反退。
持平的部分,主要是我沒有感覺到自己有明顯的進步:閱讀和溝通似乎很難明顯進步,統計和寫作的練習有限。

以上是過去一年對自己八大核心研究能力自評的結果說明。
如果大家有改善收案後疲憊與放空的好方法,請不吝分享。謝謝。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20140512期刊報告記錄


I.        各種類型的研究差異
A.      RCT
1.      容易得到表淺的結果(有無效果、效果大小),無法深入瞭解影響療效的變項、機制。
2.      必須選用良好的評估工具作為指標。因此工具之驗證應優先於RCT
3.      使用的研究方法較簡單:t-test, ANOVA, ANCOVA, effect size
B.      心理計量特性驗證:需要的統計能力較為複雜,而IRT為更進階的能力。

II.      研究方法的選擇:往往視研究目的和分析結果而定。例如:以羅吉斯迴歸分析的結果比SEM建立模型的分析結果更佳/更明確,則選擇羅吉斯迴歸。
III.    收斂效度的效標選擇之注意事項:若評量的概念差異很大,二個評估工具的相關應該會偏低。例如:答對率vs.忽略偏轉的角度、正確率vs.作答時間。
IV.    使用次級資料的優缺點
A.      缺點:
1.      資料有很多遺漏值
2.      研究者的方法學、資料分析能力強(通常有統計分析團隊才能處理不完整的資料追蹤,例如:遺漏值的處理)
3.      資料可能比較粗略
B.      優點:
1.      樣本數大(通常是國家級的計畫)
2.      追蹤時間長

3.      可快速取得
cf.
初級資料的收案品質可能比較好,結果較可靠,但初級資料收案的時間有限,經費有限,難以進行長期追蹤研究。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OTES檢核表是否需附量尺說明

OTES目前包含檢核表與數字版二部分。
為減少評分者之負擔,擬將檢核表之文字敘述精簡為有/無。
與臨床事療師討論之後,她們認為只使用有/無的描述過於精簡,
有時候反而讓她們難以做出「無」的選擇。
若有文字輔助說明甚麼樣的程度算有、甚麼樣的程度算無,
反而可以減少猶豫的時間。
以下列幾題為例,第2、5題屬於可明確判斷有無的題目。
第1、3、4題則有程度和持續時間的差別,因此治療師認為須有明確的「切截點」幫助判斷有或無。
基於方便使用者填寫與使填寫結果盡可能接近個案真實表現,目前仍以附量尺說明的檢核表進行收案。


題號
題目
評分標準
日期與記錄
/
/
/
/
/
1
不須催促即可主動投入治療活動
O > 1/2的活動不需催促即可主動投入治療活動
X > 1/2的活動需催促才可主動投入治療活動





2
主動與治療師討論個人最近的病情(含進步、退步或沒有進步)
O
X





3
可保持專注直到一次治療時間結束
O > 1/2的治療時間保持專注
X < 1/2的治療時間保持專注





4
對治療活動抱持正面或愉快的態度
O > 1/2的治療治療時間如此
X < 1/2的治療時間如此/ 所有時間皆看不出情緒





5
主動向治療師提出自己所接受的職能治療活動的疑問
O
X





參與mini symposium心得(5/14更新,藍字處)

參與這3次mini symposiums之後有幾個心得

I.       自己的報告:
A.   在有像431教室那樣高度及胸的講桌前報告,我就不太會緊張。若是講桌高度只有及腰,我很容易因為(反光)看不清楚投影片或順手地使用滑鼠而焦慮。
B.    口語、俚俗的用詞過多,影響專業性。
C.    方法與結果的部分可能連結不夠強,部分報告只有方法但尚無完整結果,讓人有頭重腳輕的感覺。
D.   做好的投影片一定要好好保存:這次報告的投影片內容有半數以上來自以前專題報告或研討會報告的內容,這些投影片經過少量修改就可以串連起來。因此只要每次都好好做報告的投影片,之後準備會輕鬆許多。因為同一主題的報告之後可能還會講很多次呢!
E.    symposium前後對於自己研究主題的看法差異
1.     symposium前:我覺得OTKOTES的研究方向很明確,可以自成系統或互相串連地研究多年,全部做完應該也差不多可以退休了。
2.     symposium後:我發現OTKOTES放在以個案為中心、以實證為基礎、個人化的OT的概念下,顯得非常渺小。而且每一個環節的影響因子都非常多,多到傾多個團隊之力都不知道可不可以完成其中一半的架構,遑論將結果實際應用到臨床。但是如果沒有完整的構想,就無法看見研究未來的延伸性,也無法與現存的理論架構結合,很容易見樹不見林。所以我認為把每一個議題(例如:OTKSK、參與度)的個別研究做好,會覺得很踏實。把所有研究串在一起,才看得到願景。
3.     有專家私下問我:明明是很具體的東西卻硬要放在這麼大的架構(以個案為中心、以實證為基礎、個人化的OT)之下,有些失焦。我認為第一次看到這個架構的人會嚇到,以為我們一次要關注那麼多議題,而且每個議題背後都有許多影響因素,整體看就顯得一團混亂。但其實我們只能一個一個驗證,無法一次關注到所有的面向。又,這個架構是我們目前的假說,未來還需要多一點實證才知道是否真是如此。

II.    研討會的參與人數並不多。個人認為可能有幾個原因:
A.   研討會主題不易引起興趣:若是治療方式的分享,比較容易引起臨床人員的興趣。
B.   臨床人員擔心自己聽不懂一堆統計分析。
C.   過於理論,無法直接應用至臨床。
D.   臨床人員認為OT能做的有限,研討會常常是分享遙不可及的夢想:例如病歷分析、改善評估工具等。都不是臨床OT可以決定的。反而是復健科醫師、醫院/機構經營者決定怎麼做就怎麼做,因此覺得研討會的內容不切實際/或覺得自己不是目標族群。
E.   宣傳不足
F.   日期與節日相近:五月的研討會在母親節前一週,可能有不少人因為要提早陪媽媽過母親節而無法參與(尤其是已婚的女性治療師,因為不只一位媽媽要照顧)


III. 專家以外的人很少發言

另外,我有一個疑問:是不是學術報告常常意味著無聊的報告?
因為有時候統計的分析和太多理論的陳述,我聽著聽著就恍神了......
如果要既學術又不無聊,可能報告者的語氣要活潑一些、對於報告的「意義」要更凸顯一些。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20140506會談記錄-OTK、OTES目前進展與後續規畫

I.       研究
A.     已完成
1.     教材:三次認知訪談
2.     測驗:三次認知訪談
3.     規畫實際執行流程(含前後測時間間隔)
4.     測試三位外系大一學生作答時間:
a.     完成必修項目的測驗、衛教與再測驗:平均約30分鐘。
b.     完成必修題目的測驗與衛教:各約10-12分鐘。
c.      感想:
1.     題目普遍簡單,答案明顯。
→無妨。因為測驗的目的在於確認衛教之後,受訪者以了解他們該知道的OTK
→選擇題的作答形式可能高估受試者的能力。
2.     教材用詞淺顯。
3.     看完教材有助於立即作答,但似乎不會記住。
→與認知記憶有關。
5.     撰寫開放式問題:
a.     核心價值
1.     請問職能治療是什麼意思
2.     請問您認為職能治療和物理治療有什麼不同
3.     請問您認為職能治療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什麼樣的人?
4.     請說出三個職能治療的原則。
5.     請說出三項職能治療師可以幫助中風病人達成的目標。
b.     服務機構
1.     請問您知道除了醫院之外,職能治療師還會在那些地方提供服務?
2.     請問您聽過輔具中心嗎?那是在做什麼的?
3.     請問您聽過長期照護嗎?那是在做什麼的?
4.     請問您聽過生理疾病職能治療嗎?那是在做什麼的?
5.     請問您聽過職業重建嗎?那是在做什麼的?
c.      相關法規
1.     請問您知道要申請職能治療的長期照護服務,政府有什麼相關的補助或規定嗎?
2.     請問您知道要申請職業重建的服務,政府有什麼相關的補助或規定嗎?
3.     請問您知道要在醫院接受職能治療,健保署有什麼相關的補助或規定嗎?
4.     請問您知道要購買輔具或請治療師到家中做環境評估,政府有什麼相關的補助或規定嗎?
6.     測試開放式提問的OTK測驗:測試3位外系大學生的結果發現沒有一題可正確回答。
→須先名詞解釋,確認受訪者了解多少再進行測試。
→可能為低估受試者的能力。需將題目再改得小一點、明確一點。
→把題目改為向OTK問卷一樣,進行二段式訪談。第一次訪談為問答題,第二次為選擇題。再把二次訪談的分數取平均,應可得知較接近受訪者OTK程度的分數。
→怡靜參與OTK的角色:觀察幾次測試的情形、一起討論進度與解決方式。
7.     問題討論若改以二段式訪談,如何驗證心理計量特性?測驗是否虛設計複本?
→知識型的測驗的概念組成常是組成性的結構 (formative),除非找到反映型 (reflective)的最下層概念,否則難以驗證心理計量特性。因此目前暫不考慮驗證心理計量特性的問題,亦不發展複本測驗。效度部分或可改用外在效標作為判斷依據。例如:專家認定達到標準。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20140506論文寫作課程記錄-IRT、MID

I.      寫作技巧
         A.    段落層級
1.     字句
a.      句子提到的概念須對等:
反例:外在指標法常使用個案自陳能力改變程度之評估工具做為外在指標,以評估個案自覺醫療人員判斷有意義之改變。
→醫療人員判斷並不屬於個案自陳。
b.     結尾句不適合提出另一個議題。
2.     結構
a.      以提綱挈領的方式撰寫為佳:例如評論目前病歷涵蓋之面向不足,則應先定義完整之面向包含那些。
3.     思考判斷
a.      需判斷論文內容於整體架構的層級與重要性再決定是否增加該部分的內容:論文的內容應該有重要性的層次之分。例如主題為「中風病人職能治療之病歷資料分析與改良」,最重要的應該是目前病例分析的現況,撰寫病歷所使用的評估工具之信效度介紹則較不重要。
b.     投稿期刊論文時,需視標的期刊增減背景知識的說明:若是投稿主題明確的期刊(例如神經醫學),就不需要太過詳細淺顯的說明,直接切入重點即可。

        B.    文章層級:無。

II.    其它
          A.    IRT
1.     reverse/ disordered 概念澄清:以PCM分析資料時,可以看到各題各選項的閾值。若閾值的排序與選項難度的排序不同,一般稱作reverse/ disordered。然而選項難度不可能錯置,因為「很困難」一定比「有點困難」更為困難。因此當此現象發生時,不宜稱作難度錯置,而應解釋為某一選項很少人選擇(選擇時傾向選擇其它選項),因此不易準確估計此選項之閾值。此外,也不宜把特定題目的此選項與其它選項合併,因為這會造成量表各題的選項數目不一致,不利於臨床人員使用量表。
2.     樣本數大,每個能力階層的人數都差不多,估計的結果才會準確。
3.     選擇分析模式時應交代:
a.      PCMRSM
b.     選用PCM時,有disordered/ reversed 現象時會如何處理:例如刪題、合併選項並重新驗證。
4.     應交代不fit時是不要刪題、刪或不刪的原因為何(從數據和概念上解釋)
5.     解釋 person–item map時,應看一下題目涵蓋的範圍,人數的分布是否均勻。例如將所有個案依程度分成幾個區間,看一下每個區間的人數是否差不多。若差異很大,則人數較少的區間的估計誤差就會比較大。
         B.    撰寫Minimal detectable change (MID)論文的注意事項:
1.     應註明外在指標/李克氏量尺的每一個量尺詞。
2.     應說明自評為退步的結果應如何處理與解釋。
         C.    預期觀眾可能看不懂投影片的圖示時,應增加文字說明以輔助理解。

         D.    研究計畫可以盡可能寫得完整,甚至圖文並茂,未來就可把這些內容做為教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