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參與mini symposium心得(5/14更新,藍字處)

參與這3次mini symposiums之後有幾個心得

I.       自己的報告:
A.   在有像431教室那樣高度及胸的講桌前報告,我就不太會緊張。若是講桌高度只有及腰,我很容易因為(反光)看不清楚投影片或順手地使用滑鼠而焦慮。
B.    口語、俚俗的用詞過多,影響專業性。
C.    方法與結果的部分可能連結不夠強,部分報告只有方法但尚無完整結果,讓人有頭重腳輕的感覺。
D.   做好的投影片一定要好好保存:這次報告的投影片內容有半數以上來自以前專題報告或研討會報告的內容,這些投影片經過少量修改就可以串連起來。因此只要每次都好好做報告的投影片,之後準備會輕鬆許多。因為同一主題的報告之後可能還會講很多次呢!
E.    symposium前後對於自己研究主題的看法差異
1.     symposium前:我覺得OTKOTES的研究方向很明確,可以自成系統或互相串連地研究多年,全部做完應該也差不多可以退休了。
2.     symposium後:我發現OTKOTES放在以個案為中心、以實證為基礎、個人化的OT的概念下,顯得非常渺小。而且每一個環節的影響因子都非常多,多到傾多個團隊之力都不知道可不可以完成其中一半的架構,遑論將結果實際應用到臨床。但是如果沒有完整的構想,就無法看見研究未來的延伸性,也無法與現存的理論架構結合,很容易見樹不見林。所以我認為把每一個議題(例如:OTKSK、參與度)的個別研究做好,會覺得很踏實。把所有研究串在一起,才看得到願景。
3.     有專家私下問我:明明是很具體的東西卻硬要放在這麼大的架構(以個案為中心、以實證為基礎、個人化的OT)之下,有些失焦。我認為第一次看到這個架構的人會嚇到,以為我們一次要關注那麼多議題,而且每個議題背後都有許多影響因素,整體看就顯得一團混亂。但其實我們只能一個一個驗證,無法一次關注到所有的面向。又,這個架構是我們目前的假說,未來還需要多一點實證才知道是否真是如此。

II.    研討會的參與人數並不多。個人認為可能有幾個原因:
A.   研討會主題不易引起興趣:若是治療方式的分享,比較容易引起臨床人員的興趣。
B.   臨床人員擔心自己聽不懂一堆統計分析。
C.   過於理論,無法直接應用至臨床。
D.   臨床人員認為OT能做的有限,研討會常常是分享遙不可及的夢想:例如病歷分析、改善評估工具等。都不是臨床OT可以決定的。反而是復健科醫師、醫院/機構經營者決定怎麼做就怎麼做,因此覺得研討會的內容不切實際/或覺得自己不是目標族群。
E.   宣傳不足
F.   日期與節日相近:五月的研討會在母親節前一週,可能有不少人因為要提早陪媽媽過母親節而無法參與(尤其是已婚的女性治療師,因為不只一位媽媽要照顧)


III. 專家以外的人很少發言

另外,我有一個疑問:是不是學術報告常常意味著無聊的報告?
因為有時候統計的分析和太多理論的陳述,我聽著聽著就恍神了......
如果要既學術又不無聊,可能報告者的語氣要活潑一些、對於報告的「意義」要更凸顯一些。

9 則留言:

  1. look good!
    或可補充你對於各主題之看法,尤其對你自己投入的主題, symposium 前後,有無差異。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同學們報告的主題我比較沒有特別的想法。
      對於我自己投入的主題,我已經補上symposium 前後的差異。

      刪除
    2. 我看不到那些是你「補上symposium 前後的差異」?

      刪除
    3. 抱歉,我忘記用顏色和明確的文字強調「symposium 前後的差異」。
      我已經用藍字標示我新增的內容,請您再看一下。謝謝。

      刪除
    4. Thanks!
      前後差異所描述之主旨似乎不同,所以我看不出來差異何在!?
      各自(前後)內容寫得不錯。

      刪除
    5. 謝謝您的意見。
      symposium前後的差異,對我來說主要的差別是有沒有想那麼多、那麼遠。
      報告前只想到專注於OTK、OTES的研究,並不是很在意整體的架構。因為就眼前的研究都已經做不完了!
      報告準備時與報告後,必須為整體架構「辯護」、說明為什麼我們要用這麼複雜的架構去看事情。因此才慢慢接受整體架構,更瞭解個別研究和整體架構的價值。

      刪除
  2. 有關你的疑問:no worries. 做好本分即可。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的。謝謝您。
      我只是在想:我不想花了很多時間準備一場無趣的報告,讓聽眾沒有什麼收穫。
      最好是可以找到這場報告和聽眾的連結,讓他們心有所感,才算講者和聽眾有交流。

      刪除
  3. Just do the right things!
    重點在於你自己對於研究主題的瞭解深度與表達能力,是否持續提升!?
    參與 symposium 聽眾的背景還有意願複雜,毋須在意「結果如何」。
    就跟我們聽過很多演講或研討會一般,即使是曾經讓你非常感動的演講,究竟留下多少東西在我們腦袋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