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還需要重新建構一個OTK架構?
我透過一次又一次的OTK衛教,感受到最明顯的差異是「OTK衛教偏重概念的釐清、OT可提供的各種服務與取得方式,治療師提供的衛教則是以居家活動的安全性、獨立性與練習方式為主」。
例如:OTK衛教會說明OT是什麼意思、OT和PT、ST有何不同、OT可以提供中風病人那些方面的協助。
而治療師的衛教會說明病人目前的能力為何,回家要練習什麼、要留意什麼。
此二種衛教對病人與家屬都是重要的,但是衛教人員無法提供最符合個案狀況的居家活動相關建議,治療師也沒有充分的時間釐清病人/家屬對OT的種種疑惑,或是提供各種OT服務的說明。
因此二者難以互相取代。
未來或許可以調查一下治療師們平常的衛教內容,與OTK衛教的內容作對照,
以凸顯OTK衛教的價值。
表、治療師平常提供的衛教與OTK衛教之對照
|
治療師平常提供的衛教
|
OTK衛教
|
內容
|
1.
提供病房/居家活動
2.
說明日常活動之練習方式
3.
說明個案目前的能力與疾病預後
|
1.
釐清OT相關的概念
2.
說明OT可提供的各種服務內容與適用對象
3.
介紹各種OT服務的取得方式
|
功能
|
1.
加強個案進行病房活動與日常活動的安全性
2.
提升個案ADL獨立功能
3.
讓個案/家屬對疾病有正確了解與期待
|
1.
讓個案/家屬清楚了解OT是甚麼
2.
個案/與家屬可了解OT有那些服務內容
3.
個案/與家屬可依自己的狀況尋求適合的OT服務
|
形式
|
1.
口頭說明
2.
衛教單
3.
海報(張貼於走廊)
|
1.
以平板電腦口頭說明
2.
個案或家屬自行閱讀投影片
3.
紙本教材
|
衛教時機
|
個案治療中或下課後幾分鐘
|
個案/家屬有空的時間
|
所需時間
|
視個案狀況而定,每次說明通常為10分鐘以內
|
視個案/家屬欲了解的內容多寡而定,一般約為1-3小時
|
提供衛教的適合人選與原因
|
個案本身的治療師。因為治療師最了解個案的能力與狀況,較能提供適合的病房/居家活動
|
OTK衛教人員。因為衛教人員較能配合個案/家屬的時間提供較完整的OTK衛教內容
|
looks interesting!
回覆刪除you may make a table to compare with each other.
已補充,謝謝您的建議。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