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期刊分享Integrating OT services in a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 A look at the outcome

期刊閱讀:在幼稚園課程中實施的整合式職能治療服務

以下內容即使不是職能治療人員也大致上能看懂喔!
重點是在治療師與教師如何合作、在學校環境中時間該如何分配。

這是一篇出自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AJOT), March/ April 2009的文章。
離職前,應辦公室主管要求,要榨乾最後一滴油__再報一次期刊。
既然準備了,就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吧!
篇名:Integrating OT services in a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 A look at the outcome
作者:Bazyk, Susan, Michaud, Paula, Goodman, Glenn, Papp, Paula, Hawkins, Edwina,
Welch, Margery A
研究目的:瞭解整合式職能治療(OT)介入對幼稚園學童精細動作與讀寫萌發
(emergent literacy)的成效。
讀寫萌發的定義:幼兒先學習以表情、手勢與人溝通,在學習用說話、讀寫與人溝通想法。
而這個過程是在環境中逐漸萌發的。這個過程,就稱作讀寫萌發。
研究方法
參與者:3 名小兒職能治療師 & 3名幼稚園教師(施測者間效度達 .95)
受試者:來自城內市區兩所幼稚園有/無障礙的學生共37名,年齡60-83個月(平均71.5個月),
共12名有障礙的學童,一班兩位,且有接受所需之各項醫療服務。

方法
1.評估
2.課程內容(主題式教學):含讀寫、數學、科學與社會學習→融合IEP的目標
3.OT服務:2 days/ wk 於教室,為期七個月
直接治療:團體治療與個別治療
間接治療:課程討論、教室觀察、參與親師與其他服務人員的討論、準備活動
結果:無論是否有障礙的學生,在兩項精細動作與三項讀寫萌發的評估當中,都有顯著的進步。









78%的直接治療採團療模式,其中又有一半搭配其他的輔助治療。



團療是混合有、無障礙的孩童一起,而且不論有無遲緩的孩童與各項表現都有顯著進步。

精細動作的速度改變指標值

nVisual-motor : 4

nGrasping : 9.5

nVMI: 2.3



討論:

1.學童的進步是由於治療的成效或者成長?

→可以速率改變指標值(Proportional Change Index,簡稱PCI)確認。







nPCI=1.00 介入期間的發展速率和前測發展速率相同(即 IR=DRP),並無增進

nPCI>1.00 幼兒介入期間的發展速率先前快

nPCI<1.00 幼兒介入期間的發展速率先前慢

而本篇研究結果,PCI多大於1


2.本實驗無對照組,但可由PCI確認成果。

3.n臨界值的學生進步甚多 →是否應該推廣臨界值之補救治療?


-提供臨界值的學生preidentification services (National Rehabilitation Association,2002)

-早年的短期介入,預防未來的長期治療



4.間接治療時數遠大於直接治療時數(64% vs. 36 %):時間多花在與教師討論以及教育教師可勝任

治療計畫 →不易被保險制度接受


充分的討論與計畫,可避免整合式治療服務看起來只像是「在教室治療」



5.時間分配:間接> 直接、團療>個療


6. 優點:遲緩的學生可向無遲緩的學生學習,臨界值的學生亦可得到早期療育。
限制:對照組或隨機取樣、不易確認何種參考架構最有效

結論

1.系統性的測量有助於訂定治療計畫與模式
2. 教師對治療成效極富影響力
3. 發展共享參考模式極為重要
4. 整合式OT服務對臨界值學生大有幫助
5. 融合教師、合作的計畫與入班介入使OT可自然地提供專業資訊(discipline-specific information與教師專業所未發現但孩子需要的介入技巧
-----------------------------------------------------------------------------------
虛線以下為本篇精華
☆入班治療師所具備之條件:
1.熟知特殊教室所採用的課程
2.瞭解學校的環境對學童能力的限制
3.發展相關治療策略
4.瞭解教師的教學觀
有意義的書寫 vs.書寫練習(加強printing skill)
整合式OT服務≠在教室治療
促進教師與治療師關係的策略
1.學習特殊的教室文化:教師的偏好、確認每位教師心中所認定的優先順序、對孩子個別需求的認定、把班級當成一個整體。 Ex.不同主題的分開使用或合併於一堂課呈現。
2.提供In-service給教師和志工
3.善用教室器材以促進FM與書寫活動
4.慎選加強個別學生能力的治療器材,最好可在教室中取得。
5.每週與教師和其他團體成員討論
6 .花時間在跨專業介入上,ex. 與音樂、美術整合為Co-led groups


最終目的

n使教師可勝任治療師訂定的治療計畫
n直接治療→間接治療
n高控制→低控制

---------------------------------------------------------------------------------------------------------------------------------------------------



個人疑問:
1.不論有無遲緩皆接受練習,有無過度訓練之嫌?
2.訓練成效可維持多久?
3.PCI值是否只適用於標準化評估工具?

4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