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口試委員之提問與我的回應/後續處理方式(1/15與老師討論後更新)

以下表格整理口試委員於口試當天提出的問題、我的回應與後續處理方式,以便進行論文修改。


提問/修改建議
回應
後續作法
成效指標之選擇


1.      為何選擇參與度與ADL做成效指標?
文獻回顧發現提升病人/家屬醫療知識,有助於提升治療配合度。而OT強調病人主動參與活動,因此改為活動參與度。又,維持/提升病人之ADL獨立為OT主要的治療目標,故選擇之。
於前言中補充說明為何選擇ADL作為成效指標。
2.      OTK提升真的可以提升參與度嗎?是假說還是有文獻支持?
過去文獻指出提升醫療相關知識可以提升病人的配合度,但無OTK之相關研究。
前言中交代提升醫療相關知識可以提升病人的配合度,但無提升OTK即可提升OT參與度之證據,因此本研究欲驗證之。
3.      參與度量表是否要重新選題之後,再重新計算成效?
可。但是刪題之後會有更多人因為成效測驗滿分而必須被排除。
因為OTES分數只能有一個,否則會很混亂。所以刪題後重新分析。
(刪題後剩下49人)
4.      成效的測量時間是怎麼選的?是否有文獻支持?是否因為時間太短還看不到變化?
重新搜尋文獻:找看看有無說明衛教到行為改變所需的時間。
在討論的地方補充說明研究的時間規畫 (time framework)是否恰當、目前的時間規畫對結果可能的影響。
5.      如果影響參與度的因素眾多,OTK是否不是重要的影響因子,那為什麼要選OT參與度作為成效指標?
依據健康信念模式,知識是造成行為改變的因素之一,但並非唯一。而且導致個人行為改變的觸發因素可能因人而異。(所以教材內容可以參考健康信念模式,盡可能涵蓋影響行為改變的個人信念,以期造成行為改變。)
於討論的地方說明影響參與度的可能因素有那些、本研究漏掉蒐集那些參與度因素,列入研究限制。
6.      是否有其它outcome可以看?
本研究有記錄病人與家屬是否認為獲得OTK很有意義,但不確定是否適合作為成效指標。
於討論的地方說明從提升OTK到影響OT參與度與ADL恢復的可能機制為何,本研究中有那些機制未探討。
7.      病人的治療內容並未因為衛教而有所不同,但參與度還是依治療師而異。或許應該列入研究限制。
同意
納入研究限制
於討論的地方說明影響參與度的可能機制、說明本言可能遺漏了那些機制。
8.      如何確定OTES讓不同治療師評估,結果可信、可以互相比較?
在方法的地方說明有施測手冊
在方法的段落補充說明治療師皆接受OTES評分訓練,並閱讀施測手冊,可提供標準化之評估。
9.      OTES的心理計量特性如何?如何確認它可以作為成效指標?
目前有進行初步資料分析,結果還可接受(內容效度、信度、建構效度)。但未驗證反應性。
在方法的段落補充說明OTES的心理計量特性。
OTK架構之建立


為什麼OTK架構的形成沒有納入病人與家屬的意見(以個案為中心的概念)?
在形成初步OTK架構的時候已納入病人與家屬的需求
在方法的部分補充說明前述回應
OTK教材之設計


OTK教材為什麼選擇以ppt形式呈現?
過去研究顯示病人希望獲得衛教手冊與網頁資料,而投影片教材較容易轉化形式以達成此二目的。
在方法的部分補充說明前述回應
資料分析


1.      病人與家屬身份不同,為什麼要一起分析?
迴歸分析結果發現被衛教者的身份與成效指標的分數變化沒有顯著關連
將病人與家屬分開分析,並且以單變量結果呈現。
於討論中補充說明前述回應。
2.      為什麼做迴歸的時候要控制ADLOTES前測分數?
病人的能力可能影響參與度,而參與度也可能影響病人未來之功能恢復。
迴歸分析可能有問題,刪除之。
於討論中補充說明前述回應。
刪除迴歸分析的結果。
3.      迴歸分析中,病人年齡、被衛教者年齡與衛教者身份概念重疊,建議排除被衛教者年齡,重新分析。
同意。已重新分析,結果差不多。
刪除迴歸分析的結果。
將重新分析的結果更新至論文中。
刪除迴歸分析的結果。
結果


OTK提升的流程沒有每一步驟都對到?
沒有。需重新思考提升OTK對於臨床的意義為何、有何價值(例如:推廣OT、心態改變)。
刪除圖一(提升OTK的重要性)。僅於討論中討論提升OTK到提升OT參與度、ADL的可能模型/機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