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教職前,常聽到有人說新進教師的前二三年很辛苦,需要備課又要做研究。度過前三年,就會輕鬆許多,因為要教的課已經備過一輪。然而今年我已第四次教同樣的課,卻沒有覺得輕鬆多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歸根究底,至少有三個原因讓我必須花大把時間備課:
1. 科學在進步,課本會改版:課本如果改版幅度大,上課講義與投影片就得隨之大改。如果教的是不太會改變的知識,或許可以跳過這一項。
2. 老師需要溫故知新:由於每種課程一年只教一次,這些課程又不是日日接觸的知識技術(應該沒有多少人同時深入研究醫療社會學、肌動學、與各類疾病的復健吧?),講授前需要花不少時間讓自己喚醒暫時封存的記憶。
3. 老師想調整教材教法:教學完養成記錄學生表現的習慣、期末收到學生的教學回饋,都會讓老師想調整教材教法。例如:講授方式、講授重點、教學活動、講授與實作的時間分配、作業內容的規劃、講義編排、更新影片。
曾聽過一些神人教師,可以不用備課或是花很少時間備課就能直接上台,心裡很是羨慕。可能是他們的知識含量與實作能力遠大於學生,信手拈來的概念已經夠學生學四年,又或是學生自學能力強,不需要老師提供太多協助。學生會自己閱讀、理解、批判,甚至應用之後再請教老師。老師只需要回答學生卡住的問題,不需要自己額外準備。但這畢竟與我的現況相距甚遠。
精準計算時間,發現根本透支?
回顧自己的番茄鐘記錄,即使是最沒有壓力的課,一小時的課約需準備2.5小時才能從容上台。如果是自己不夠專精的領域,大約準備4小時。大學教師在沒有減鐘點的狀況下,一週授課至少9小時(註)。假設以最低標估算每週上課、備課所需時間,9*(1+2.5)=31.5。再加上每週翻轉教學預錄影片半小時,錄製前的準備時間、錄製、轉檔、上傳時間約5小時。31.5+5=36.5,一週的工作時間幾乎用盡。在如此時間安排下,還需推進自己的研究進度、輔導學生、完成行政雜事、申請各種研究計畫(常見基本款:科技部計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2個大專生計畫),真的得大量動用下班的時間才能完成。
所幸,看到學生上課專注、認真思考與討論、踴躍回答問題,就覺得備課的辛苦是值得的。然而這樣的熱情通常在看到學生的期末教學回饋就會熄滅,因為總會有學生提出令人灰心的回饋。例如:在這門課沒有任何學習、報告太多很辛苦、老師不如資深臨床治療師專業之類的。甚至在同一堂課出現兩極化的回饋:「老師考得太簡單,對認真的同學不公平」與「考試太難,抓不到重點」。自己通常要調適一週才能滿血復活。
有時候備課到深夜,日出前又繼續早起備課,忍不住會懷疑:花這麼多時間到底是怕學生學不會,還是擔心自己在台上講不清楚或心虛?或是擔心學生學不紮實卻還考過執照,以後衰到自己(人都是會老的……)?可能都有。只是有沒有可能做一些系統性的調整,讓自己可以更有效率地備課呢?我目前的作法是盡量在每堂課之後進行行動後回顧 (after action review, AAR),把做得好和做不好的地方都記錄下來,並修正課程中講得不順的地方。每年去蕪存菁,或許到了任教第十年,我也可以輕鬆備課了?
如果你也是在任教幾年後發現備課還是很花時間,你真的一點都不孤單。
因為,我也在這裡 :)
後記:每次跟學生解釋備課很費時這件事,都要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說明。學生上台報告20分鐘,事前的討論、蒐集素材、彙整、製作投影片、演練等事項加起來,應該也有4小時吧?而且學生報告的時候通常不用設計教案、規劃與台下的互動。如此一算,學生似乎有點理解為什麼大學老師們總是看起來很忙了!
註、有些老師很幸運,同一門課教不同班,因此備課時間大幅減少。但多數時候,不少大學教師其實是同時教授超過六門不一樣的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