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6日 星期日

庭中有奇樹_雞蛋花

日前到學校的行政大樓送公文,經過正門的兩株高大的緬梔(俗稱雞蛋花),發現它們正燦燦然開了滿樹花朵,頗有他鄉遇故知的欣喜。

經典植栽,人見人愛

雞蛋花算是居家常見的園藝植栽,簡單但高雅的花形與馥郁的香氣相當受人喜愛。小時候住的社區有鄰居栽種了兩層樓高的緬梔,在花季的時候路過,可謂捲香風十里朱簾。碧綠的草地上散落著還未枯褐的花朵,白瓣黃心,好似倒在模子裡煎熟的荷包蛋,對比鮮明。我那時想著:如果可以在自己家中也種一株該好多好?搬張椅子坐在樹下看書,微風吹過書頁與樹梢,花朵隨風飄落,應該會是一幅歲月靜好的閒適景象。

後來北上讀研究所,有很長一段時間天天可以見到緬梔。那段時間,幾乎天天到學校附設醫院的復健部邀請中風病人或家屬參與我的研究。運氣好的時候,一天可以約到五位;若是運氣不好,可能一整天的病人都不符合收案條件或拒絕參與。有時,上午還沒過半就可以收工回研究室繼續處理其他研究或課業的事。

從復健部走回研究室有一條捷徑,那就是穿過復健部外面的中庭花園,低頭鑽過運送各種醫院補給品的低矮通道。鑽出來後經過一棵高大的土芭樂樹和人跡罕至卻鄰近大馬路的小徑,越過機車停車場走到大馬路上,再走進由樟腦樹形成的綠色隧道。約莫十分鐘,就可以回到研究室了。

接觸綠植,重拾生活

復健部外面的中庭不大,卻有一片草地,種了一棵極好的緬梔。盎然的綠意總讓我想起古詩十九首當中的<庭中有奇樹>:「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花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所幸雞蛋花會在很漂亮的時候自己掉下來,不用攀折。住院病人常喜歡在那裡小坐,大概是想要暫時離開病房,呼吸外面的空氣、接觸綠植,讓自己不那麼與世隔絕、重拾日常生活的自然之感吧?

那棵緬梔多數時間都鬱鬱蔥蔥,並且毫不保留地開花與路過的人分享。由於每日清晨皆有人打掃,如果我在中午前收工,落在地上的雞蛋花都很新鮮,讓人不免懷疑這些花為什麼早夭了?看來還如此鮮嫩。行程不匆忙的時候,我會揀一兩朵絲毫無損的雞蛋花放在治療服的口袋帶回研究室,用淺褐色的小陶杯裝水供在電腦桌上。

一般來說,剛落地的雞蛋花泡在水裡,只要每天換一次水,可以漂亮兩天。看著桌上的花,覺得自己的生活還有一些值得期待的小確幸。畢竟,全職研究生如我,長期處在挫折之中,感覺事事不如人、對社會人群沒有任何貢獻(因為不能工作)、費盡心力寫出來的論文不斷被退稿、就算被刊登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有幫助到讀者,不知不覺就會冒出「我可能不適合做研究吧?」的自我懷疑。

但是,看著植物只要有點光、有點水,就長得很好。就連落地的花朵也能在水分充足的狀況下持續漂亮兩天,讓人忍不住讚嘆它們從未放棄的生命力。不論周遭的人怎麼想、土壤怎麼貧瘠,它們都會努力迎向陽光,自給自足地行光合作用活下去。開花,也不是為了讓人欣賞,而是為了自己、為了生存、為了延續。

某一次又在復健部的中庭揀花,遇到一位外籍看護推著她照顧的中風病人在中庭散步。看見我撿雞蛋花,好心地用不流暢的國語告訴我:「這個不可以撿。不好的,在我們國家。」礙於語言不通,無法進一步確認她完整的想法,只能跟她道謝,帶著兩朵雞蛋花,與她揮手道別。後來網路搜尋也沒有找到相關的資訊,於是作罷。

畢業之後,輾轉搬了幾個住處,很少再天天遇見緬梔。但由於緬梔隨處可見,即使到了陌生的城市也覺得熟悉。彷彿已經有老朋友幫忙探路,告訴我這個地方不錯,可以安心住下。

如今在偏鄉教書,再次見到花滿枝枒的緬梔。雖不是名校,但已有「好友」在此,此心安處是吾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