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日 星期四

不當學生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近日完成期中考成績輸入,發現有些班級處於生活品質過於良好的狀態,即使是已知的考題,作答仍不理想。H正是那一班的學生。她在得知有接近半數同學跟自己一樣不及格之後,憂欣摻半地問我:「老師應該不會當這麼多人吧?」我實在很難告訴她答案。期中考表現不佳,期末猶有可為。但如果是期末考考這樣的成績,應該當掉不及格的學生嗎?

是否當掉表現不佳的學生?真是大哉問

目前看過三種作法:
1.無論如何,不當學生。只是時常抱怨學生的學習狀況不佳、表示對大學生的素質不抱太多期待(即使是頂大也如此)、考試輕鬆考,並設法調分數調到全班通過。

2.如果當掉學生不會導致延後畢業,就安心地當學生。有些課程的授課時間不容易衝堂,因此重修生只要在明年再選修一次即可,不用擔心畢業時程延後。

3.成績算出來是多少就是多少,不會輕易放水但也不刻意刁難學生。頂多加上補考或加分報告,讓被當掉的學生心服口服。

個人採取第3種做法,目前當過最多學生的一次大約是修課人數的10%,多數時候是2-6%。儘管如此,在系上仍屬「大刀」。有時候不禁想:自己這樣的堅持是不是有點傻?明明選擇其他方式,可以增加學生的喜愛程度,也可以減少學生得知被當掉之後的各種哀求與威脅,以及家長的「關切」(註1)。而且學習態度不好的學生去臨床實習可能也會被當掉、國考可能考不過、未來找不到本行的工作,根本不需要在學校就當掉他。讓社會教育他就好了,何苦自己要「當壞人」?

抉擇關鍵:會不會後悔?
然而轉念一想:如果罕見的瑞士起司理論(註2)發生了,以致於他在業界的作為抹黑母校,甚至未來成為我的治療師,我敢讓他治療嗎?如果這類學生愈來愈多,積非成是,我會不會後悔當初沒有讓他們再學一次?答案是:會!既然知道自己會後悔,選擇時就沒有太多顧慮了!因為很多時候「起司還沒貫穿」,學生在臨床實習的時候就出狀況了,還是得要學校老師去收尾(一樣是造成老師自己的困擾)。
有鑑於此,每年教新班級的時候,我都會進行學習態度調查,試圖了解大學生對於學習的理解與想像。例如:老師說的一定是對的、教科書一定要整本教完、老師可以回答所有的國考題、不當學生的老師才是好老師、上完課就可以通過國考、只要有繳交報告就一定會及格。從學生的作答發現:確實有些學生認為一律給過才是好老師。於是我每年都再重述一次:沒有通過標準的標準,根本算不上標準。

如果只要繳學費就一律給過,被當作學店也是不意外了!

註1、曾有學生在得知期末考成績不及格之後的一小時內,家長就打電話來關切為何小孩成績不佳,是不是老師在問答題的部分刻意刁難?然而該次考試,班平均超過八十,該生僅考了四十幾分,家長還是堅持小孩有努力、有作答,不論內容為何都應該給分。

註2、瑞士起司理論 (Swiss Cheese Model)是指幾個漏洞同時發生而導致罕見的重大危機。就像是起司上的洞剛好全部排在同一直線上,導致起司被貫穿。用在本文,就像是在校表現不佳但是被放水通過,臨床實習選到涼站而沒有被嚴格教育,國考前報名補習班而終究通過國家考試,應徵工作時剛好有職缺。儘管知識、技能、態度都不好,但因為已經就業,所作所為多少會造成母校的困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