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20130831會談記錄-OTK、OTES

I.       OTK
A.     OTK可能的結構是否為最下層面向為reflective model
→就目前的OTK測驗的題目而言,題目容易偏離主題而看似reflective model。例如:生理OT的題目容易偏於「生理疾病」而非「生理OT」,因此最後測驗結果之意義未必代表受測者對於生理OT的瞭解。
B.     OTK測驗是否為好的成效指標?
→如果一份測驗只能達到一個目的,則應把OTK測驗分成2種:用於提升衛教成效的(簡短)測驗與作為成效指標的(完整)測驗。博論先完成第一種即可。
1.     提升衛教成效的測驗:
a.     發展特點:
1)     由專家挑選重要的OTK測驗題目讓個案/家屬填寫
2)     將測驗內容單純化
3)     無須設計複本與驗證反應性(因為題目少、面向多,所以不適合)
b.     使用目的:針對個案/家屬的程度與需求提供衛教,提升衛教效率(減少衛教時間)。
*
我的疑問:此種衛教方式,是否為填鴨式教育?
→知識型的教育很容易變成填鴨教育。若要避免填鴨教育,可依據「以個案為中心」的方式衛教,先從對個案而言重要、有需求的教材內容先提供,之後再選擇醫療人員認為重要的內容填寫(若個案不想知道,可能表示他們不需要或衛教的時機未到)。
→可以「重要的OTK調查問卷」調查個案認為重要的OTK內容,實施OTK衛教時,把個案認為較重要的內容排在前面,再依據個案的需求提供個別化的衛教。
2.     作為成效指標的測驗:必須可驗證反應性。
a.     OTK衛教的成效應包含那些?
→或許是提升OTK、改變個案對OT的態度、行為改變(例如:參與度提升,但也可能因為瞭解OT無法達成他的期望而停止OT)。
→台灣實質的醫療模式多為病人聽從治療師的建議,持續會到醫院做復健,因此可能看不出治療參與度。
*
可參考其它衛教之成效指標為何。
b.     其它需思考清楚的問題:
1)     2OTK測驗未來是否可結合
2)     為什麼目前這兩套工具無法結合
c.      補充:TammySK測驗因為多面向、題目少,因此難以測驗分數作為成效指標。


II.     OTES
A.     回翻時,RTES作者只建議刪除一題,是否可跳過實地測試?
→建議請OTES的使用者(參與研究的治療師與實習生)以快出院的1-2位中風個案的上課情況填寫OTES,以作為練習OTES評估與提供修改意見。    *時限:9/2-13
→實地測試時,可由評分的一致性判斷題目的品質:判斷評分的一致性不佳是因為接觸個案的時間長短不一、措辭或個人理解所致,再修改題目。    *時限:9/2-13
→或可進行認知訪談(每位治療師訪談3-5個題目),再次確認治療師所理解到的題目內容是否與我們預期的原意相同。
   
*時限:9/2-6

B.     雙和可否只收建構效度?因為不容易與雙和的實習生取得聯繫,亦可減少治療師評估3次的負擔。
→詢問雙和的治療師是否願意接受評估3次的研究設計。如果不願意,就設計單次評估。如果可以(預期可評估三次的新個案不多),則可提供比單次評估較高的受試者禮品費。
→詢問雙和的潛在個案量。

2 則留言:

  1. looks good!
    I. B. 「博論先完成第一種即可。」可先考慮完成第一種目的之測驗,後續還須考慮如何規劃第二種目的之測驗。
    II.A. 請補充時限。
    II.B. 其它北醫相關醫院如何規劃,請補充。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老師的留言。
      II.A.的時限已經補充完成了!
      其它北醫相關醫院的合作事宜尚在接洽中,預計下週可有較明確的初步規畫。

      另外想再跟您澄清一下。
      請問I.B.的意思是要完成第二種測驗才能畢業嗎?或是指須在博論的討論中提及如何達成第二種目的的測驗?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