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教學助理有感____在生活中落實以個案為中心的思考模式

這學期共有三份教學助理的任務,分別是科學文獻導讀、醫療倫理與服務學習三。


這三科皆須與大學部的同學討論。

科學文獻導讀,對於閱讀文獻略有概念的研究生而言,仍有相當的困難度。

後二者,則是練習以個案為中心的思考模式、建立治療關係的大好機會。


目前醫倫的進度是練習FIFE。通常對疾病的認知與自覺功能較容易問,

情緒與期待則是一般治療師較少觸碰的。

雖然在每一本教科書上都明明白白寫著:個案的動機影響治療成效甚鉅,

但對於情緒的處理,我們所學太少,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專注在一位病人身上。

期待的部分,中風患者如果發病時間不長,通常會期待可以恢復到之前一樣,

發病較久的,就會把標準降低到可以走路(這也有自行走路、拿柺杖走路與拿助行器走路的差別)。

然而對不少人來說,這都是此生難圓的夢想。

到底要如何讓個案瞭解疾病的預後,使醫病之間達成治療目標的共識,

需要很高明的「協商」技巧。

畢竟,現實是殘酷的,但日子還是要過下去。

與其天天期待,天天失望,不如盡快瞭解實情,使治療目標更明確,而不是只有抱著希望(懷疑)、做安心的、或是應付家人的。

因此,掌握個案的態度和想法,是個關鍵。


透過訪談,嘗試以有系統且全面掌握個案的想法。

真實操作,好像不難。但要問得好、且讓個案說出肺腑之言,並不容易。

人事時地物搭配得宜,或許有機會得到想要的答案與資訊,

然而這也不是現在的我能夠駕輕就熟的。

只能說,大家一起學習。



服務學習的部分,是到養老機構練習帶團體。

這也不是我的專長(糟糕,那我的專業技能到底是什麼呢?)。

看著長期住在機構中的長者,心中有無限感慨。

誰不想在家中好好的生活?又為何得在陌生的環境度過餘生又沒有自由?

我們能提供什麼幫助,讓他們活得更有意義一點?

懷舊團體,因著個人的文化背景差異,未必合適。

寵物治療,現在沒有人手邊有合適的寵物,也沒有人有相關教育時數。

不如,就用食物吧?住在機構裡,食物的變化有限,

如果帶個簡單的烹飪團體,或許很有趣。

民以食為天,如此基礎的需求所獲得的共鳴,應該會比前幾項涉及自我實現的活動有吸引力得多。

衷心希望學弟妹設計的春捲和布丁,能夠為那些長者帶來一些歡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