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常總是想到要如何發展適用於某些對象或功能的評估工具,
然而,評估工具所測量的內容,是否與治療目標相符?
若不符,測出來的結果如何當療效指標 ?
2.在寫報告時,有時會懷疑自己的作為,好像只是專注在很小的事情上。
到底這麼辛苦地鑽研這麼小的事情,對人類有沒有貢獻?
因此需要時時澄清自己的研究目的、重要性與意義何在?
先說服自己,才能說服別人啊!
3.在實證醫學蓬勃發展的時代,療效驗證是許多研究人員喜歡的主題。
然而,慢性疾病的介入後的改變量其實有很多影響因子,
包括:個案自己痊癒、個案心態改變、個案接受不同治療、個案改變生活習慣、生活發生重大改變等不是研究人員可以控制的因素,
以及個案隨機分配、治療計量控制與配對、找到適合的評估工具等研究人員未必能夠控制的因素。
總而言之,改變量的測量遠比想像的複雜。
而統計意義有時也不能完全代表臨床意義。
那麼,療效驗證到什麼時候才能夠發展得比較完善呢?
1. 符不符合並非絕對,而是程度。 療效指標可分為主要與次要指標,主要指標通常與治療目標一致,或很接近。次要指標就比較遙遠了。
回覆刪除2. 一步一步來,基本功力先培養好,視野打開後,就能規劃/執行大研究。
3. 我不瞭解「改變量的測量」之意義。「統計結果也不代表臨床結果」 這非絕對。「療效驗證到什麼時候才能夠發展得比較完善呢? 」這是「完善」程度問題。
general comments: 很多事情並非「是非」二元化,二者之間還有許多「程度」差異。
To 老師:
回覆刪除感謝您的解惑。
第三個想法,原文已修改為「統計意義不能完全代表臨床意義」可能會比較恰當。
而程度(比例)的問題,對於初學者來說,有時候會有點不容易掌握的感覺......
To 老師:
回覆刪除有時候雖然覺得自己專注的題目很小,
但其實目前也沒有能力做很大的題目。
因為很難完整,更不容易深入。
所以,還是從培養能力開始吧!
有關「程度(比例)的問題」,一般人喜歡「黑白」分明,簡單明瞭。只是實際上,黑白之間還有許多連續地帶(灰階)。二分法過渡簡化,反而看不清楚真相。
回覆刪除「有關能力/功力培養」,就是需要時間,一點都急不來。但就跟小孩子,希望趕快長大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