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治療的時候到底要跟病人聊什麼?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是近來網路上熱門的哏,出自樂團五月天的一句歌詞。通常被用在眾人突然靜默,場面尷尬的情況。例如:上課的時候老師問:有沒有知道這題的答案?台下的人就開始裝忙或者低頭,現場死寂。在臨床上也有這種狀況嗎?當然有,尤其常發生在害羞內向的實習生身上。不說別人,就說我自己吧!

我算是比較害羞內向的人,面對生人常不知要說什麼。在臨床實習時,最怕接到手外傷來做復健的病人。他們的治療的項目與難度視距離手術後多長時間而訂。他們需要的復健項目並不複雜,在三十分鐘的治療時間內,通常是接受熱敷、按摩、伸展,接著做肌力訓練。聽起來挺輕鬆,但難就難在「太輕鬆了」!手傷的病人半數時間並不需要像其他來接受職能治療的病人主動參與活動,例如練習丟沙包、單手穿脫衣服。他們通常只要伸出受傷的那手,交由治療師進行按摩、被動關節活動度的伸張與屈曲。如果你讀到現在還沒有發現尷尬的點,讓我再更具體地描述那個畫面:一個跟你不算熟悉的病人坐在你前面,相距不到50公分,你得拉著他的手至少15分鐘。你覺得視線應該要放在哪裡?病人的手上?要開啟對話嗎?如果被句點了要靜默還是繼續找新的話題?新的話題要聊什麼?這都是我的困擾。

猶記得我當時接到一位年約四十歲的男性病人,他在工作時被玻璃劃傷手掌,鋒利的玻璃邊緣將他的屈指肌腱整齊地割斷。即使手術縫合肌腱與傷口,他還是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工作,必須每週到醫院做職能治療二次。我通常在打招呼、告知今天要做的治療項目之後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總覺得什麼都不說挺尷尬,但又不知道如何好好地聊天。真是非常羨慕天生社交技巧良好的同學,跟誰都能聊不停。有一次,甚至沒話找話地冒失問了:「您有想要回去工作嗎?」那位先生靜默了一下,回答:「我想啊!但是回去工作就沒有職災津貼了,而且現在手這樣(功能不如從前靈活有力),也不能回去搬東西。」我瞬間不知道該如何接話了!該安慰他嗎?該鼓勵他嗎?後來,我也忘了當時如何度過剩下的靜默時光。

物換星移,我進入臨床工作、就讀研究所,跟超過上千名病人與家屬互動,也曾像業務員一樣積極地與陌生的病人及家屬攀談,邀請邀請他們參與研究計畫、幫忙填寫問卷。不知何時,我突然被開啟了聊天開關,開始學會關心對方:「今天下雨,你是怎麼來醫院的呢?」「這幾天天氣比較冷,筋比較緊(用臺語說,以便老人家理解),有沒有哪裡不舒服?」或是鼓勵對方:「阿嬤今天很認真,丟了兩回合的沙包,而且很多都丟進籃子裡了!比之前進步了!」「阿公今天練習用筷子夾義大利麵,夾得很順喔!回家有偷偷練習嗎?」似乎,我可以坦然地跟陌生人聊天,不尷尬了!

然而,一直到我擔任學校老師,學習了薩提爾模式,才發現對話有新的層次!對話間,停頓造成的空白似乎不一定需要急著填補。適當的停頓,可以讓彼此把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整理好自己。只要內在安然,就不擔心靜默。我突然明白:人與人相處,真的不需要聊不停,尤其是醫病之間的相處。他們是來做治療,不是來聊天的。能夠好好傳達關切之意、好好地地聊天,既達成治療目標,又促進社交互動當然很好。但如果只有聊天卻沒有實質的治療效果,還不如在表達關切之後停止聊天,安安靜靜地做專業的治療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