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務會議最末,老師們習慣交流一下學生們的學習狀況。例如:「某學生蹺課蹺很兇,心思都放在辦活動」、「某學生在學校的時候很有主見,實習的時候個性完全翻轉」。最讓人意外的則是某些在學校學習態度不積極的學生,經過臨床老師的調教,成了積極向上的實習生模範!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學生在學校「擺爛」,到臨床卻換了個芯?
從「擺爛」到模範生
經過多次討論與觀察,我認為引導這些學生力爭上游的原因至少有下列幾項。
- 想在新環境重新開始努力。
- 實習不通過很丟臉。
- 圈子太小,壞事傳千里。
- 與他校學生有競爭壓力。
- 病人就在眼前,無法擺爛。
- 學校老師和臨床老師的人設不同。
- 希望獲得臨床老師的好評,有助於未來找工作/建立專業自信
- 在學校著重知識,在臨床著重實作。(有些學生擅長實作、社交,不善記憶與理解)
其中,我覺得第3-6項最有意思。
圈子太小,壞事傳千里:職能治療臨床工作人數並不多,2020的統計資料顯示台澎金馬地區有職業登記的職能治療師僅4181人(出處:表格 (dgbas.gov.tw))。每一屆的實習生約四百人。乍看之下很多,但是目前有職能治療系的學校沒幾間,完全不需要「六度分隔」(註)就可以連到全台灣的實習生。實習生三不五時就會從梯友口中聽到遠在他方的同班同學的實習狀況,因為梯友的同學可能正好跟自己班上同學在同一單位。
與他校學生有競爭壓力:臨床實習單位通常會收多個學校的學生,因此學生在實習期間會認識不少他校學生。而實習生之間處於一個既競爭又合作的微妙關係。雖然沒有說破,排名前面的學生還是會擔心自己表現不好,被其他學校的學生超越。同樣的,排名靠後的學生也以自己能做得比其他學校學生好、更能夠回答臨床老師的提問而自豪。或許就是這樣的微妙關係激起了學生的好勝心。
在學校就像在自己家,可以安心「做自己」。出門在外,還是要有點樣子。
病人就在眼前,無法擺爛:在學校的時候,雖然有臨床見習,對於病人的樣貌與需求還是很難具體理解。考試成績不理想還會跟老師軟磨硬泡,堅持自己有理、硬要老師放水。但是在臨床,病人就在眼前。無法處理症狀、無法提升功能就是實打實的失敗,爭論無效。病人是花錢來做治療的,總不能讓病人白來吧?稍微有點自尊和進取心的學生就會設法提升自己的各項臨床能力,不會輕易放棄努力。
學校老師和臨床老師的人設不同:這是讓學校老師最無奈的事。一邊是好聲好氣講話、事事關心的佛系指導者,另一邊是實事求是、不允許治療出差錯的治療師。在誰面前必須收斂心神、學不來也要努力學會,真是一目了然。有時候忍不住想:愛的教育、鐵的紀律,到底要如何並行?或者,乾脆也不用改變什麼,直接把學生送去臨床,讓臨床老師妙手回春?(這樣臨床老師可能會崩潰吧?)
說來說去,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如果換個環境就能把酸枳變為甜橘,是否該讓學生早點到臨床實習,開闊眼界與心胸、調整心態,可能學得更快更好?
------------------------------------------------------------------------------------------------
後記:並非所有在校表現不佳的學生在臨床都會大轉變,有些人就是毫不意外地呈現「我就爛,不然不要實習了」的姿態。但不可諱言,正向發展的學生比例不低。或許,這些學生只是不擅長知識學習,缺乏一個展現自己能力的舞台?
註:六度分隔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透過朋友的朋友而連結上。六度,是指透過連結六個人(意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就可以連結上一位完全陌生的人。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 Wikiped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