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3日 星期三

這些年,我不斷跳進去的坑:「多,才算好」

上週末參加了一場充實的研習。可惜午休時間太短,多數人精神不濟,又不好意思離場小睡片刻,就這樣耗著。直到活動結束,人人筋疲力竭。有人可能會納悶:有吃午餐就好了,午休很重要嗎?在平時,午睡可能普通重要,但如果研習地點交通不便,必須提早一兩個小時出門,午休就非常重要了!主辦單位的好意是:大家都特地跑一趟了,不讓大家滿載而歸似乎對與會者有些虧欠。但是,他們忽略了人的體力與心力有限。看起來給得多了,對方反而得到更少......

這些年,我每年都跳一次的坑

回想過去授課經驗,我也落入了「老師教得多,學生學得少」的窘境。

我每年都會教兩門紮實的課程:生理疾病職能治療、生理疾病職能治療實習。連續四小時的課,除了講授大量疾病知識、臨床評估、治療方案,還需加上實作演練。學生必須專注聽講與抄筆記,並且在老師提問時互相討論、提出想法,認知負荷很高。在一年一年的備課過程中,我準備的知識愈來愈豐富(畢竟三本教科書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還加上PubMed的論文補充),又想加入過去學生一再敲碗新增的臨床推理/案例討論。最後只得選擇錄製課前影片,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堂中才有充足的時間閱讀病歷、實際演練。

對於有心向學的學生而言,這或許是很紮實的訓練。但也有學生心力與能力有限,直接在教學意見回饋表示「老師破壞了學習這門課的興趣」、「在這一門課花太多時間,佔用其他課程的學習時間」。很神奇的是,同一門課也有學生表示「老師教得太表淺了」、「老師沒有把整本書教完,感覺買原文書很浪費」(註1)、「上完課還是有國考題不會寫」(註2)。如果完全參考學生的教學意見,真的是深不得、淺不得。

然而,經過上週的研習經驗,我不得不思考「少,但是更好」的原則。

少,但是更好

少,但是更好」是美國作家Greg McKeown於2018年發表的一本書。書中提到做事需採用精挑、簡化、準確執行三個原則,以提升執行的成效。如果沒有挑選就直接執行,不但成效不彰,還會讓自己做到流汗,別人卻嫌棄到口水都說乾了!

明年上課,我預計採取的作法如下:

  1. 精挑必須由我親自講授的部分。其他內容提供書面/影片資料讓學生自行瀏覽。自行瀏覽的部分以小考判斷學習成效。
  2. 簡化病例閱讀與討論的過程。可以考慮提早告訴學生要看的病例,請他們預先查單字,上課挑重點提示。此外,簡化作業內容,放過學生與自己。
  3. 準確執行大考一定會考/臨床可能會用到的實作示範與說明。減少學生搞不清楚規則,一直來詢問,問到師生都感到困擾的情況。
醫學院學生要記憶的知識確實很多,但是上課時間有限,把所有教科書都塞進課程裡不僅為難老師也為難學生。不如責任分攤:一定要老師講的才由老師講,學生還是得建立自學能力,否則臨床實習得自己查找資料時,勢必求助無門。

全部都是重點的課程,往往是看不出重點的課程。你覺得呢?

註1:「原文書是工具書,本來就不需整本讀完。就像沒有人會讀完整本字典一樣。」這個觀念每學年都要重申一次,但還是會聽到學生抱怨課本沒教完。老實說,課本可以自己看,老師補充課本沒寫的相關知識經驗,才是最寶貴的。

註2:「上完學校的課程就可以完全回答國考題」,真是個美麗的誤會。學生往往認為自己在這門課已經背很多知識了,怎麼還有題目寫不出來?事實上,知識沒有融會貫通是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某些國考題出得較為冷僻,作為鑑別學生程度用。也有些國考題所涉及的概念只出現在舊版教科書,在新版已經被刪除,因此翻書也翻不到。總而言之,學校不是補習班,國考題還是要靠自己讀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