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以自己的名字收到喜帖且機率逐漸上升。
但是參加幾場之後,發現婚禮的內容總是大同小異,少有動人之處。
好像只是憑交情包紅包、跟新人匆匆打個招呼,
翻看婚紗照,順便分析一下各場婚紗攝影的異同、
然後去吃一頓大餐(偏偏自己的胃腸還禁不起撐)、同時跟平常不易碰面的老友們聚聚,跟半生不熟但認識許久的朋友打聲招呼。
雖是喜事,還是有不少小問題待解決。
以下列出幾項個人覺得婚宴令人困擾的原因:
1.致詞長、儀式多:十二點整開席的意思就是一點半或許可以開席,之前的時間預備來讓大家遲到以及貴賓致詞用。然而,如果太「準時」出席,恐怕就會坐在全無熟人的桌次,全桌又無人談得來,就只得默默吃完,早早退席。
2.席間太多流於形式的小活動:婚禮主持人為了炒熱氣氛,往往喜歡要大家舉杯說祝賀語或是鼓掌,但是可能東方人生性拘謹,總顯得尷尬而無法表顯誠意。
3.參加正式場合的前置作業繁複:服裝與儀容的部分,女生的困擾或許大過男生。雖然自己不好裝扮,卻也不能像平時上學那樣總是牛仔褲配起了毛球的毛衣、紮個馬尾就素顏出席 (天生麗質的人或許可以啦,可惜我沒那麼正)。尤其是最三個月簡直是婚禮旺季,常在不同場婚禮遇到同一批人,總是同樣裝扮似乎有點怪。
4.與同桌者相處不洽:無共同話題、或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或不斷被探問身家資料。總括而論,就是在綁手綁腳的狀況下吃完一餐,還不能太早離席,以免錯過新人一桌桌的敬酒。
5.參與婚宴所費不貲:紅包有行情價、交通往返的費用、置裝費(女性特高)、造型費(視個人而定)。簡單舉例來說:如果對方是認識一年以上且大於點頭之交的交情、婚宴在台中的某大飯店,出席一場婚禮的費用至少包括1200起跳的紅包、火車票自強號676元、計程車或公車費200-400元,少說也是2000元以上的花費,對學生而言更是一筆大支出。
6.最後是自己的問題:坐在素桌,無法跟認識的人同桌,而且素桌常見的問題不外乎上菜慢、菜已涼、菜色為外包餐廳負責所以餐具較簡陋、服務較少或較差、素食人數多於預估,只好大家擠一擠。
當然,婚宴上還是會有好笑的事情發生,例如新人的同事或同學們喜歡起鬨要新人做親密的動作或是才藝表演,看來新人還真不好當。
而那些玩笑開得大的人,難免被提醒小心日後「現世報」歷歷不爽。但還是有生性促狹的人,場場總得搞點花招,完全呈現債多不愁的樂天!
如果自己未來有機會結婚,只想公證結婚、舉行家宴就好。
那些賓主盡「昏」的繁文縟節,能不能省省呢?
註、話雖如此,對於交情深厚的朋友的婚禮,還是會想去獻上祝福的。
其實就是...看好友有沒有要一起去,有的話就偕行,沒有的話就包個六百元缺席就好~
回覆刪除To Antonio :
回覆刪除同意。
然後就會有一個人,帶了大家的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