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20100429會談記錄-方法學作業、專題報告大綱

這次討論一樣相當有效率,而且讓人重新看待自己的作品與思考方式。

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和Antonio之善問者

讀了Antonio部落格中關於治學方法進程的討論,
心有所感。
想起入學之初,收到學生證上面的字句,
心裡一直深受感動。
因此把它寫出來,自我勉勵。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本日警句

時間過得飛快,功力卻成長得很慢......

研究生=初學者

昨天與老師簡短地談話,
他說了非常中肯的一段話,讓我覺得自己其實並不是效率太低,而是太「年輕」,太不知道做學問的方法。
他說:初學者總是這樣的。花了很多時間,不知道在忙什麼。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淘金

最近花了不少時間找需要的文獻,

感覺像在淘金一樣!
雖然沙子(與所欲主題相關性較低,而非他的研究做不好)居多,
但還是可以發現金礦!
只是,得投入大量的時間。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20100422會談記錄-評析、方法學、獨立研究、專題作業

精讀文獻選擇應盡量與課程相關,才能有較大的效益。
搜尋主題:中風知識與焦點團體
應避免:迴歸分析與預測因子、Rasch model、診斷依據、等議題,因為太困難或太距離目前主題太遠。

評析作業:4/23下午討論

方法學作業:4/25或27跟老師約時間討論

專題作業:盡快找出適合的焦點團體範本

本日金句:抓住重點,速戰速決!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20100420會談記錄

自覺的困難:
1.資料準備好了卻沒有帶去。因為沒有把它當成報告的重點。

2.講得有點空泛。不知道是表達不好、文章類型、評析表類型的問題,或是準備方向的因素。

3.對各個量表不熟悉。雖然整理了但沒有背起來。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初生-摘要練習曲

昨天,交出了一篇六百字的心血!
除了大學和上學期的專題報告之外,從來沒有花這麼多心力整裡一堆看似同方向,
其實千頭萬緒的文獻了!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待修-名詞解釋-系統性回顧與後設分析

以下是先將找到的內容整理上來,會再做修訂。
系統性回顧  ( systematic review ):
是指針對特定主題作各領域的全面分析,並就著與此主題相關的高品質研究實證,試著定義、評估、選擇並整合之。這些主題通常是為介入、診斷測試或影響預後的因子,結果可用於臨床決策的依據。因此,高品質的隨機控制試驗 (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 RCT ) 對於系統性回顧相當重要。


系統性回顧除了可用於醫療,在心理學、教育研究和社會學領域也很常見。


後設分析  ( meta-ayalysis ):這是以統計的方式,合併各篇研究所得到的結果、確認其效果值(以後設迴歸呈現)、得到總結分析 ( summary analysis ) 的過程。他所得到的後設效果值會比單一假設和條件下的單一研究更能估計真實的效果值。

一個好的後設分析,可提供臨床人員近期的重要分析結果,以用於臨床決策。也使臨床人員能夠確認特定領域的研究觀點與知識,並且在眾多資訊中取得平衡。

參考資料:
1.Foundations of Clinical Research Application to  Practice p.23
2.Wiki pedia


Q.這兩者的差異是不是在於後者有計算效果值,但前者沒有呢?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學會摘要投稿之重新擬題

文章的核心概念包括:
1. 中風病人最相關的PRO層面有哪些?
2. 工具在哪兒?
3. PRO評量,有何用途/重要性

可能的題目:
1.中風相關PRO概念與其工具簡介
2.PRO與此概念在中風患者的應用

有點難想了......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20100411會談記錄-PRO摘要、評析表格

PRO摘要:以下事項需重新整理1.文章架構,可參考範本。
2.前言與文獻回顧重疊部分,需重新調整。前言部分,應說明現有研究之瓶頸,才能連結量表與未來之研究建議。
3.補上研究方法的部分,包括如何找到這些文獻以及有何篩選條件。
4.文章前後使用的詞彙要一致,避免成為隱喻。
5.雖然無明確字數限制,還是得判斷何為重點、該呈現哪些。
6.本文到底要討論的是PRO的應用或是工具,或是兩者皆要,需有明確的方向,且在目的就呈現。
釐清:應用與使用
「應用」為可用在哪些方面、又各自包含哪些內容,「使用」則是以何種形式進行。PRO可應用的層面很廣(可參考PRO的重要性與使用時機),但使用方式則只有量表。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本日金句

如果那件事對你是重要的或緊急的,就應該抓住時間討論!

閱讀心得-What are we measuring?

經過「長時間」的搜尋,終於找到一篇很適合用於PRO文獻的文章。
雖然它並不是出現在點數很高的期刊,卻整理了好幾個PRO量表,
對於正在做類似主題的我很有幫助。

雖然他的搜尋策略未能交代清楚,而且參考文獻年代偏舊,
但仔細閱讀,發現他年代久遠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的參考文獻是直接引用量表發展者的最初文章,
因此較舊。
而且,他所收錄的量表,並沒有遺漏重要的中風適用PRO量表(PRO工具有1200多種,信效度驗證不一、有的甚至還未命名)。
因此,閱讀文獻時,應該要放下自己先入為主的概念,先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內容,
再為什麼想這樣呈現,才不會誤解了作者的意思或錯失了寶貴的資料。

註、研究生好像總是花很多時間做一些無法立即看到成果的事。文獻搜尋就是最好的例子。可能,功力深厚的人,比較容易達到付出與收穫的平衡吧!

寫作注意事項

1.描述同一概念的名詞盡量統一。例如:量表、評估工具、測量工具、測驗,在一篇文章當中,最好固定選一個使用。

2.文章結構要前後呼應。

3.每一段的主題句,應讓重要名詞及早出現。(讓句子以直述句出現,會使讀者較易理解)

4.盡量以容易理解的敘述方式表達,避免隱喻或是會讓人誤解的省略。例如:PRO的概念→Fitzpatrick 等人所提出的PRO概念。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20100407會談記錄-PRO、精六、IRT

小記:每次整理文獻,就覺得好像整理重新拆開的毛線,
需要很有耐心,當然,也需要清醒的頭腦。
難怪現在精力湯這麼受歡迎,因為大家都想要身體健康精神好啊!

學術論文寫作的困難

最近練習用中文寫學術文章、用英文練習寫學術文獻應有的呈現方式,
發現:越寫越覺得自己的邏輯似乎需要好好的釐清。
有時候寫著寫著,就偏離主題了!
有時候會覺得文字沒有辦法呈現完整的想法或是越寫越瑣碎。

原以為,一篇文章的目的和價值何在?
這個問題如果回答的出來,就比較不擔心文章的鋪陳了!
但是在寫作過程中,會不知如何取捨以及先後順序的排列,
也不知道如何凸顯一段文字的重要性。

會不會,自己寫了老半天,只是寫出了一堆垃圾!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會談-隨筆

時間在許多事情上,是很重要的影響因子。
有時候,即使我們體會了某件事情的重要性或價值,
其實已經來不及了!

因此,及早認清現實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