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正在臨床實習的學生會談,了解他們的適應狀況。幾個學生七嘴八舌地分享心得,其中他們最不習慣的就是醫療人員總是用晶晶體(中英夾雜)說話,讓他們的理解速度降低不少。一個學生故作專業地說:「同學,那個阿伯已經onset很久了,一直有shoulder sublaxation的問題,PROM要小心。」旁邊的其他同學笑得東倒西歪,笑完之後又一臉不解地問:「老師,臨床的人為什麼不能好好地講中文或英文呢?」
醫療人員慣用晶晶體溝通確實由來已久,而且不只是台灣,在日本、韓國也是。到底為什麼不能一整句講中文或英文,一定要穿插呢?是英文太好還是中文太差嗎?
我和幾位醫學院老師討論醫學院晶晶體現象之後,我們認為一開始中英夾雜確實具有實用目的。但使用得愈來愈廣泛,卻演變成另一種風氣了!
實用目的大概有三個:易溝通、不出錯、避免病人和家屬聽到(懂)不該聽的內容。
- 易溝通:醫學專有名詞的英文有時候很長或很多音節。每個字都完整念出來挺花時間,有些人甚至無法正確唸出專有名詞的全稱,因此會用英文縮寫溝通。例如:個案的wrist 做radial deviasion的時候thumb會痛,可能是媽媽手(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De quervain's syndrome)。可以進一步測試他的APL (abductor policis longus)和EPB (extensor policis brevis)按壓會不會痛。
- 不易出錯:醫學英文專有名詞的中文翻譯沒有完全統一。所幸大家為了國考,都採用差不多的英文教科書。為了避免溝通上出錯,講英文反而比中文保險。
- 避免病人和家屬聽到(懂)不該聽的內容:醫療環境為了工作需要,醫療人員在交班或跨專業合作時可能有些關於個人隱私的內容,例如疾病診斷、嚴重程度等。為了避免病人和家屬聽到(懂)其他人的疾病隱私,造成資訊外洩或不必要的恐慌,也可能是抱怨哪些病人和家屬不好相處,用英文行話溝通比較省事。
至於為什麼變成風氣呢?或許就是講得太習慣了,以至於一些不需要特別用英文講的詞彙也變成英文了,甚至還會隱隱有種專業的自豪感。例如:那篇paper的data看起來沒有很多。不知道他的patient是不是限制得很嚴格?
目前我看過最神奇的中英夾雜還加了台語。一開始聽到「李ㄟ(台語:你的)p value怎麼都沒有significant哈?」「老人家底厝內面(台語:在家裡)有在gardening,QoL咖賀(台語:比較好)」之類的三種語言混搭,我還會懷疑是自己聽錯。不過入境隨俗,我慢慢練就見人說人話的功力,隨時可以調整中英台語交雜的比例......
話說回來,我還是建議實習生除了聽懂醫療晶晶體,也要學習用晶晶體和其他醫療人員互動。這樣大家比較容易覺得你們是同一國的,也會覺得這樣才是專業的展現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