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英文研討會的報告方式」聽講心得

本次演講的講者相當風趣,他在報告時的時間掌控、重點掌握都很精準。
雖然他演講的內容半數以上為已知,但仍有一些收穫。

1.上台時不要一直道歉自己的英文不佳
2.做好電子產品可能壞掉的各種準備
3.投影片最後可以準備幾個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如果有人問就可以馬上回答,如果沒有人問,在現場沒人提問時,也可以自己說:「以下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免場面尷尬。
4.勿使投影片搶了講者的風采!
5.當你發現有人就是想在討論時爭辯或是長篇大論,可以請他會後再來找你討論。
6.如果國際研討會的聽眾英文不佳,導致你聽不懂問題,除了可以詢問主持人,也可以用你可以回答的方式回答。盡量避免大家一起進行「英文猜猜猜」的遊戲。
7.養成報告後修改投影片的習慣,可減少下次準備的時間。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生活寫照

我不在家,就在學校/辦公室。
我不在學校/辦公室,就在前往學校/辦公室的路上......

改編自褚威格《昨日世界》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
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地球村就在你身邊

上上週到中正紀念堂散步,發現周遭的人講英語、日語、韓語、粵語和標準京片子的人居多,
講台語和一般國語的人屬少數。
心中有些驚訝。

今天中午在小小福用餐,旁邊坐了三位講日語的學生,在他們隔壁的是講英語的交換學生,
講國語的是我和販賣部的阿姨(或許還有旁邊一群沈默的大眾)......

一邊吃飯,一邊懷疑:難道地球已經平了嗎?
怎麼講國語的人,這麼快就被淹沒了?

想遠一點,不只語言,地區特色、個人專長,
或許也將淹沒於快速整合的世界。
如何培養/維持自己的專長與特色,是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一次寶貴的合作經驗__心測期末報告

這學期花了不少時間練習編製量表,也花了很多時間學習與人合作。
雖然有半數的課程要求我可以獨力完成,但這就不是合作了!
合作,是兩個以上的人在同一目的下,做共同的努力。
所以自己跟同伴都要付出,並且互相幫助。

雖然準備作業的過程中,遇過各種奇特的狀況,
像是約好的討論時間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出現、約好繳交作業的時間只有一兩個人做好、
有人總是在討論時間生病或沒意識到要討論,
但是,能夠合作的人也發揮了他們最大的力量,密切交換意見,並完成報告。

今天的口頭報告順利完成,得到老師與同學們的肯定,
讓我更深刻體會合作的力量。
有些工作雖然一個人也能夠完成,但有好的伙伴可以事半功倍。
此外,有盡責的助教,不厭其煩地解答我們各種問題。
讓我們能夠盡量流暢、正確地報告,
修這門課有點「物超所值」呢!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是用心的問題,還是邏輯的問題?

今天跟老師討論到自己文字表達能力的問題,
老師表示我近期的文字彙整,出現了一些落差。
例如:邏輯的連貫、文字的確切意涵,有時候還不錯,有時候一團糟。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是真的邏輯概念不強,還是用心不足?或是有其他原因?

自己想一想,可能都有。
因為有些概念自己看的時候覺得很清楚,別人卻看不懂(有時候是自己累到不太能用大腦思考了......)
有些時候是有多個功課同時進行,因此分散了用心程度;
還有些時候,是自己的理解能力有問題,看不太懂文獻在寫什麼,
彙整出來的東西就丟三落四、或是前言不接後語。

所以,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
多看邏輯訓練的書、多跟老師討論,或許有幫助   吧?
不知道看到這篇文章讀者,有沒有什麼好建議呢?

重新研究FIFE

前情提要:FIFE(patients' feeling, idea, function and expectation after disease)是去年剛入學時考慮的研究主題,但幾經波折,換了PRO、中風知識問卷發展、中風知識問卷發展過程中的認知訪談、中風後憂鬱篩檢量表的發展,又回到中風個案的FIFE。所幸,中風知識與中風後憂鬱與feeling和idea有高度相關,因此也不算是真正換了方向。

考量的重點:FIFE是否與未來畢業論文有高度相關?FIFE量表要做到什麼程度?是否可以在一兩年內寫出相關的論文?

老師的想法
1.預計安排大三、大四學生練習FIFE量表的使用,在臨床上推廣,並做修改。

2.想想可著手的重點、FIFE研究可能遭遇的困難。

3.目前暫不急著修改內容。預計在寒假時畫出幾個至少三層的參考架構、三月進行初步改版、與IT討論適合的單機版、網路版編排與內容、在一兩年內寫出相關的論文。參考架構的犯例如下:
中風知識 ←→個案/家屬教育
             ↓           
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建立共同的治療目標
             ↓
提升治療滿意度與療效
若可以建立好模式,也可以套用至不同主題、族群,例如:用於小兒領域、或個案對職能治療的瞭解。

老師的建議:有些研究主題的入門門檻較高,例如:憂鬱症的篩檢量表,通常會找醫師診斷作為效標,並且大量收案以減少樣本特性對結果的影響。基於人力、財力、時間考量,短期內不易發展憂鬱症篩檢量表。因此,要重新考慮畢業論文的主題與方向。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學習的不可逆:不進則退

就讀研究所之後,不斷試著讓自己的表現更像個研究生。
從選課開始,就要想著選課內容跟未來要具備的核心能力與畢業論文可能需要的知識。
選課之後,因為下修大學部的課,儘管考試或報告分數還不錯,還是要提醒自己:都讀到博士班了,考贏大學生好像沒什麼好得意的。
就像高中生考贏小學生,根本不能拿來說嘴.......
對待知識的態度,更要抱著開闊的心胸接受各種可能,
並且不能再依靠單一知識來源,甚至要學習判斷各種知識的正確性。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果一直用大學、碩班的心態看待博班,就是沒有進步了!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與Tonlin的討論

今天和Tonlin聊過之後,覺得自己英文表達和理解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不過,還是很高興能夠跟他討論他有興趣的事情。
由於自己的妹妹年紀也跟他差不多大,所以不會覺得不知道要聊什麼。
希望他會覺得我是個有趣的「阿姨」 XD

這就是研究生啊!

一覺難求
日前與同學討論耶誕夜要怎麼過,三個人貢獻了不同的答案。
同學A:我要去吃大餐,犒賞自己讀研究所的辛苦。
同學B:我要安靜地在家休息。
同學C:我想要好好睡一覺。
同學A:我已經放棄這個願望很久了(因為無法實現)......

小註、研究生難道只能靠吃東西和睡覺犒賞自己嗎?

選課的理由
上週英文課,老師問:你有沒有修過有趣的課?
我認真想了很久,想不出來在研究所的課有哪一門課是讓我覺得非常有趣的。
我對有趣的定義比較像是「興趣」:即使沒有外在壓力逼迫,仍會主動做的事,不做就會若有所失、非常期待可以從事的時間。
因此,研究所的課程在我的分類當中,主要只分為自己擅長/不擅長、對研究實用/不實用的兩個光譜。
至於是不是對於自己擅長或對研究實用的課程多喜歡一些,
或許有一點吧,正向回饋本來就會增加學習的動機。
但是他們還稱不上是「興趣」,只能說是還算有意思、或不排斥。

若把時間軸拉長,自己整個求學過程真正有興趣的課程是音樂、閱讀、編織、寫作、與少部分的國文課(因為多半都在分析章法、註釋,有點無趣)、還有小兒治療介入(多少也是因為很實用吧),
多數看起來都只適合當「休閒」的興趣。
不過,如果能把學科與興趣調和好,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這就是研究生的日子......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課堂雜記-三種專家與四種合作過程

三種專家
前天與老師談到與專業人員討論的心得,
老師也分享了他對於專家的程度判別:

初級:半個專家,凡事都講得斬釘截鐵,眼界較窄。

中級:半個以上的專家,因為懂得多,所以對任何方法都有所保留,因此無論選擇什麼作法,都動輒得咎。使諮詢者無所適從。

高級:真正的專家,對概念有深刻精闢的瞭解,因此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解概念,並且針對現實情形做出折衝。

儘管自己現在還達不到高級,還會常常犯錯,
但是只要有人願意教,就有機會學、有機會進步,這也是很值得高興的事!

四個合作過程
同心協力→ 同床異夢→ 同室操戈 →同歸於盡
如何能夠在第一階段停留久一點,使雙方得到最大利益,真是門大學問啊!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累積與醞釀的過程__EFA上課心得

今天很難得聽到李晏講解EFA的概念,她真的完全不用數學公式,就可以把概念講清楚了,
真是令人佩服!
由此可見她已經很清楚每個步驟的目的和原理,才能如此深入淺出。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嘗試把過去讀的、聽的、問的,跟她講課的內容對照,
又把觀念釐清了一些。
就像在串項鍊一樣,準備了一盤珍珠後,總是要串起來才算成形。

明天我會嘗試用李晏製作的投影片自己講一次,看看還有哪裡不順,
趕緊補一下,應該有助於概念的理解。

此外,這次上課經驗更加深了我幾個想法:
1.聽與說之間的學習比例有明顯差距:除了之前上過一些因素分析的課程之外,主要還是因為老師要求要報告EFA,因此花了一些時間理解與準備。所以對於今天上課的內容,真是倍感親切!同時也驚訝地發現:自己之前報告過的內容,同學們好像沒有太大印象。這當然可能是因為我講得不夠好,也可能是聽者和講者所下的功夫有差,所以練習報告,收穫最大的還是報告的人。

2.親自操作有助學習:這學期在心測課程中,實際練習發展問卷、收案、進行項目分析,甚至誤用EFA還被助教在千鈞一髮之際提醒,這種種過程都對於瞭解因素分析在發展問卷中的角色很有幫助。否則,「題目之間的相關」和「因素之間的相關」,永遠都是抽象的概念。學習,還是要從做中學!

3.學習,是累積與醞釀的過程:還記得自己彙整的第一篇精讀文獻,就是因素分析。那時碩一剛開學,一篇因素分析看了一週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所幸,李晏出場解圍,總算對因素分析有幾分印象。之後又聽了幾堂因素分析的課,加上這學期修了心理測驗和老師開的獨立研究,總算對因素分析/心理計量特性的輪廓慢慢清楚。
我是個太慢熟的學生,得花一年半的時間才搞清楚因素分析/心理計量特性到底可以做什麼,
但是,透過累積與醞釀,在不經意的時候發揮的功能,其實也滿驚人的,
至少,我對於今天自己能聽懂EFA的概念這件事相當驚訝!

感謝老師提供了這個機會,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深度學習。
之後,還要繼續挖寶囉!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Ability, capability, actual performance, and percieved difficulty的差異

 與管管、香香、詠如、菀薈和Jenny討論的結果

情緒障礙課程隨記與疑問

隨記
1.篩檢的目的為協助診斷。因為有許多疾病有共同的症狀或表現,在診斷初期必須仰賴包含特定關鍵字詞的篩檢表,將可能的疾病範圍縮小,以便快速精確地診斷。(若不透過篩檢表,很可能要花一段時間觀察、更改診斷)

2.結構式測驗可具體、有系統地掌握個案的問題,但較適用於輕症個案。
→認知能力較低或行為較混亂的個案不易配合評估,較適用半結構式的測驗。
若個案的嚴重度呈常態分配或正偏,則結構式測驗的適用性較高。(或許PEP-3較適合高功能自閉症個案?)

3.兒童行為檢核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為多軸向的測驗,包括父母評量(parent report)、老師評量、認知測驗、生理測驗與直接測驗(個案自陳)。由於現代父母與小孩相處時間不長(小孩多在學校、補習班、才藝班或做復健治療), 不易看到小孩全面的行為。但老師也看不到小孩在家中的行為,因此綜合各種來源,篩檢結果較可能接近真相。

疑問
1.DSM-IV與DSM-V的診斷與編碼是否有對照?

2.以符合DSM-IV條件多寡來判斷病情嚴重程度,是否有以效標參照測驗作為常模參照測驗使用的疑慮?(若雖然符合很多項,卻不是每個程度都很嚴重,又應如何定義嚴重程度?)

3.當同一問卷的切截點都不同,如何互相比較篩檢結果與心理計量特性?
或是只能由ROC曲線下面積比較可以正確篩檢的機率?

4.何謂精神疾病的主要診斷、次要診斷?
是較重大的或較嚴重的為主要嗎?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PRO的文化議題

昨天上心理計量特性的課程提到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PRO)的文化議題,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為什麼需要臺灣版的偒O以及不同國家的PRO/PRO CAT測量結果是否可以比較?
以下是個人的解釋。

1.為什麼需要臺灣版的PRO?
個案自陳結果代表的是個案機去過去種種經驗、感受、與個人價值觀所做出的表述,而生活經驗必定會受到當地文化、風俗影響甚鉅。
而PRO測量工具就要把個人主觀的感受用客觀的數據呈現,
因此在題目的描述,必須與個案在意的事情相關,才能反映個案的主觀感受。
舉例說明,臺灣地區的老人家或許並不像美國地區的老人家那麼在意是否與子女同住,
而比較在意是否居住在熟悉的地方、有沒有親友。
因此,題目必須有本土代表性。

2.臺灣的PRO與美國的PRO的可比性如何?如果用CAT,可以讓兩個CAT做比較嗎?
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想出/找到答案,只是先把想到的寫下來。

美國人在意的,臺灣人不一定在意;臺灣人在意的,美國人不一定在意。
即使題目相同,反應出來的不一定是同一強度。

但是CAT的好處,本來就是要能跨量表比較,
因此跨資料庫比較,應該不是很難吧?(我猜......)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為什麼會看不懂論文?

今天的英文寫作課與之前的獨立研究,兩位老師都對於難以讀懂的文字有一些解釋,
整理後如下。

如果一段文字很難懂,可能有幾種原因:
1.讀者的理解力有問題:因此無法瞭解作者的寫作邏輯。

2.觀念很複雜
:複雜即難說,難說自難解。但還是「說聽有方便」,還是要盡可能寫得讓讀者理解。

3.作者自己概念不清:因為自己理解得不夠透徹,所以無法把所想的內容歸納成簡單的概念,也無法深入淺出。有時候不但混淆了讀者,也混淆了自己。

4.不想讓人一下子看懂
(1)有些官方文字(official statement)為了降低糾紛、反彈或申請率,會故意把文字寫得模稜兩可或難以理解。例如在減少補助、增加解聘人數、回應輿論壓力等。像是之前facebook因為使用者個人資料外洩時,發言人的說法是:We are going to ready to start to... 亦即:未來某一天,會許我們會處理這個問題。更簡單地說就是:我不怎麼想解決問題。
(2)作者為了維持在這個領域的權威,不想讓人一眼看穿這門學問其實並不難,所以用很複雜的方式表述,藉此讓人升起敬畏的心態。例如:某些法律、經濟學的概念。

不過,在一般寫學術論文的時候,最好能避免這些問題,以免造成審稿者的反感,
但仍要小心避免招致大量反彈的措辭,
例如:嚴厲地批評別人的研究、斷定某事必然如何或不如何。
凡事沒有絕對,所以即使很確定,也應有所保留(註)。


註、以機率副詞來說,機率由高至低為
   is /must be/ may be/ might be/ could be/ can not be/ is not
100%                          40-70%                                         0%

991213專題報告心得

由於已參加過兩次專題報告,大概知道投影片的張數與時間的關係,因此時間掌握還好。
但還是有點緊張,講話速度很快(還講超過1分鐘),連做好的小抄都來不及看,漏掉了一些提綱挈領的重點,
所幸對主題不是很陌生,講起來還算順利。
最大的缺點有二:

一、未能凸顯發展新量表的必要性:
若現有量表有部分心理計量特性尚可接受,何需發展新量表?
下次報告,或許可考慮列出各量表的不足的表格,
使結果更為明顯。
有同學建議:是否應該先自己驗證現有量表的心理計量特性,再決定是否發展新量表。
而不要只靠文獻回顧判斷。
但,如此會耗費許多時間在驗證別人的量表。
若以掌握重要的不足,何需此舉?
例如:內容效度與建構效度受到質疑,測驗分數則不能適當地反應所預測量特質,
分數的高低便無法解釋特質的強弱了!

二、有時候投影片跳太快,雖然講到下一張,但是又想補充上一張的內容,
會在兩三張投影片跳來跳去。
這可能是對投影片內容不夠熟悉或是太過緊張,會漏掉一些該說的內容,
到下一張突然想到,才又跳回去,因此無法流暢地從頭講到尾。
所以,下次在上台之前,應多預留一點時間把內容再順一次,以免過於頻繁地切換投影片,讓聽眾看得頭昏眼花。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幾個值得記錄的想法

電腦也有出錯的時候!
昨天請老師幫忙看投影片,發現幾筆直接由資料庫匯入的書目資料有誤,這讓我相當驚訝。
因為平時為了省時與避免打錯字,都習慣從資料庫匯入書目。
個人推測內容錯誤的原因有:那些資料也是人輸入的,以及語言切換造成的亂碼(例如:非英文的文字在輸出時可能變成亂碼)。
老師的建議是:雖然這不是報告要強調的重點,但品質還是要留意。
作業交出去之前,應快速瞄一下,
以免提供錯誤/無用的資訊。

大家都做的事,不代表是對的有句成語是「積非成是」。當自己深處其間,仍不免懷疑:大家的作法才是普遍被接受的。
但老師的中肯建議是:都讀到博士班了,一定要有判斷力!
例如:在文獻回顧時一篇篇介紹所回顧的文獻,或是在報告最後放上所有參考文獻。
這對於只有15分鐘的報告是相當浪費的。
每一分鐘就像一顆子彈,只有15顆子彈,當然不能輕易浪費,
除非是不知道要說什麼,才用一些不那麼重要的議題殺時間。

這件事讓我對於判斷力有另一層認識:對於我們覺得是正確的事,要勇敢地堅持下去。
千萬不要像從眾實驗裡的多數受試者一樣,選擇了連自己也懷疑的答案。

撰寫專題報告的困難

這次撰寫專題報告與之前的經驗不同,
之前是在茫茫大海撈針,現在則是在特性海域中撈針......
雖然有看到一些方向,卻找不到證據支持自己的說法。
唯一一篇發展中風專用憂鬱量表的文獻的發展理由是:現有量表使用上過於費時,
而不是我想看到的:內容效度與建構效度不佳、特異性與負向預測值過低(而且鮮少有人探討效度)。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預期心理太高,才會有這樣的現象?
在昨天下午投影片的輪廓浮現之前,閃過各種想法:是不是現有量表原本就很適合,是我不應該預期它們不好?
我是不是應該發展重視反應性、區辨力的量表,而不是篩檢用?
就算量表的效度不佳,可不可以把它當成提升增益效度用的量表,來提升篩檢的精準度呢?

投影片的輪廓逐漸成形後,想法轉成:
還好這個主題在暑假後期就慢慢在蒐集資料,否則現在臨時也整理不出個頭緒。
但是,我現在寫的研究計畫真的可行嗎(還好老師說現在可以不用擔心這個)
我會不會寫了一個很空泛的東西出來?

不過,當資料一點點填上去,心裡也漸漸踏實。
這也是研究生的必經之路吧!

心得:之前一年的文獻搜尋是不知道想找要什麼,現在是想要找的東西不一定找得到。這也算是一種進步吧?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對中風專用憂鬱篩檢量表最重要的事

這次專題報告的在文獻回顧時遭遇的一個大問題:為何要發展「中風專用的憂鬱篩檢量表」?

除了一般憂鬱量表常有爭議的身體症狀題目(somatic items)、無法早期篩檢出憂鬱情緒之外,
施用在中風個案的心理計量特性驗證結果不是很好,也是個理由。
但是敏感性、正向預測值偏低並不是現有量表的致命傷,
因為高估患病的機率除了降低醫療效率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危害。
然而,低估個案的憂鬱情緒,便無法有效預防個案自殺(中風後兩年內自殺率最高)、降低死亡率,也會造成不良的預後。
因此,在報告時應強調適用族群的特性與使用目的,
才能夠使聽眾接受:發展新量表確實刻不容緩。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情緒障礙電影觀後感-2

以下分成五個段落來說明「麻木」電影的觀後感。

I.      
角色是否符合診斷的內外表現
男主角Hudson在劇中的明確診斷是自我感覺消失疾患(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與躁鬱症,但著墨在自我感覺消失的部分比較多。躁鬱症的部分比較像cyclothymic disorder,像輕微的躁鬱症,但還沒有符合重鬱症或發作(episode)的情形。電影中比較可惜的是沒有提到持續的時間、與復發的問題。
自我感覺消失的描述
是否符合
感覺生活像在作夢、認為感官知覺都不真實
在社交、工作都造成困擾。
服用各種藥物但沒有產生作用,只變得嗜睡。
可能發生
躁鬱症
是否符合
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要依賴別人來救贖自己
比較像個人想法,非疾病造成
有大量負面想法
對生活、工作失去動機、性趨力降低
易怒
懷疑自己是因為吸大麻而有這樣疾病
與診斷無關,但與許多精神疾患個案的想法類似,都覺得有某個觸發點。
情緒一成不變,會重複/不斷做一件事情,不知道怎麼停止。例如:一直看電視。
嗜睡
不願離開家門
莫名的害怕:擔心自己說了「死」,父親就會死掉!
思考易中斷、無法專注
一天內購買了新房子、車子、電視
是(躁症)
飆車、強調自己慢不下來
是(躁症)




II.    社交網絡與社會支持的問題

除了父親提供支持以外,與母親、哥哥關係不睦。最常陪在他身邊的是合夥寫作的同事和女友。劇中呈現的是:近距離相處的人最能夠提供及時的支持與協助。並且能及早發現問題。而家人不但住得遠,無法提供支持,還容易造成很大的傷害。例如:拒絕接受他、懷疑他的疾病。
III. 介入與改善
本片出現了四位精神科醫師,前兩位只重視藥物,第三位產生反移情,違反醫病關係的原則,而且有明顯的躁症表現!第四位只提供了大家都知道的建議:藥物、醫療協助、接受病情,對主角幾乎沒有幫助。但個人覺得這是因應劇情需求而安排的內容。

IV. 是否服藥與影響
劇中主角從鎮定劑、鋰鹽開始,服用了非常大量的藥物,但完全沒有產生影響(唯一一次有效的是服用了某種藥之後,主角在廁所裡睡著)。但個人覺得那是為了劇情需求才使用那麼大量的藥物(一天吃十幾種藥)來誇大藥物無效。
V.    自己的心得
看這部電影讓我感覺不太舒服,因為整片幾乎圍繞著主角想盡辦法解決他的症狀、以及不太穩定的社交關係在發展,看到自己都煩躁了起來!這也促使我同理躁鬱症的個案或許就是承受著如此煩悶又無助的心理與現實壓力,像是被無形的力量強押在水裡,而別人的任何幫助,都有機會把他拉出水面。所以,陪在主角身旁的好友、父親、女友,都加強了他接受治療的意願。
最後,劇情結束在主角決定接受自己的疾病、讓一切以和疾病共存的方式生活下去。但是過去在精神療養院看到的個案卻時常陷落於各種症狀,都堅持自己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恢復,卻仍無法擺脫精神疾病的夢魘(沒辦法斷乾淨?)。儘管我們都認為個案與家屬的治療意願、配合度對治療效果影響很大,可是,最後還是要大量藉助藥物控制,而且有可能復發。這使得臨床的人員很容易對治療成效感到沮喪。
而劇中主角大概是對藥物非常不敏感的人(或因應劇情需求),不管服用什麼藥物,似乎都沒有解決他的症狀,當然也沒有改變他的個性(或許是疾病的症狀?)。而四位精神科醫師提供的藥物和認知治療,對他的幫助似乎不大。整個劇情,好像對精神醫學的諷刺!反而是他決定接受疾病,重建社會網絡,生命才看到一線曙光。這讓我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自己挑錯片看,或是,治療精神疾患就是這樣,研究上是從試誤中建立理論、再從理論中去實驗;臨床上是把知道的治療方式依照文獻的記載來用看看或調整著用,因此,沒有最好的治療方式。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中風為老年自殺的第二大族群

這學期跟著醫學系大六的同學一起上精神醫學,聽見很驚人的消息:
65歲以上的自殺者當中,排名第二的竟是中風個案(第一名是患有精神病的個案)。
這顛覆了過去的想法:中風個案因為動作功能缺損,自殺率低(不方便自殺......)
研究結果卻發現:65歲以上的自殺者當中,約有48% 為中風個案。
可能在醫學中心看到的都是比較嚴重的個案,住院期間都很虛弱,但出院後動作能力漸漸恢復,
開始擔心自己一輩子不會好、拖累家人、自尊受創......,就自我了斷。
而最常見的自殺方式(就全部自殺個案調查結果而言)分別為:上吊(不分地區)、燒炭、喝農藥(鄉村地區較常見)。

這些研究加強了我研究中風後憂鬱的決心,
因為,如果能夠早期篩檢出來,並積極介入,
應可避免自殺率與自殺成功率。

參考資料:

Forsstrom, E., Hakko, H., Nordstrom, T., Rasanen, P., & Mainio, A. (2010). Suicid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suicide victims during the years 1988-2007 in northern Finland. Journal of Neuro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2(2), 182-187.
Placido, A., & Sposito, A. C. (2009). Association between suicid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ime series of 27 yea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135(2), 261-262.
Wild, S. H., Fischbacher, C., Brock, A., Griffiths, C., & Bhopal, R. (2007).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and circulatory disease by country of birth in England and Wales 2001-2003. J Public Health (Oxf), 29(2), 191-198.
Willey, J. Z., Disla, N., Moon, Y. P., Paik, M. C., Sacco, R. L., Boden-Albala, B., . . . Wright, C. B. (2010). Early depressed mood after stroke predicts long-term disability: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roke Study (NOMASS). Stroke, 41(9), 1896-1900.
Williams, L. S. (2005). Depression and stroke: cause or consequence? Seminars in Neurology, 25(4), 396-409.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情緒障礙電影觀後感-1

這週三要交一份情緒障礙(限躁鬱症)電影的觀賞報告。
不同於以往電影觀後心得的書寫方式,老師要求我們要把劇中提到的疾病與疾病的描寫列出來,
並且對照醫學資料,確認電影情節的描述是否符合真實情形。
於是,透過網路搜尋適合的電影,決定看美國電影「麻木」(Numb)。
(劇中的男主角比較多焦慮、憂鬱的情形,躁症的症狀不多)

由於要比較劇情與真實病情,必須一直暫停、紀錄主角說的話、做的事和他的想法。
沒有抄到的還要倒回去看,簡直像在做質性研究一樣,
把一部片翻來覆去地看,花了一個多小時,也只看了1/3   寫到這,不禁佩服那些決定作質性研究的學者,
他們除了有很好的觀察力、文字表達能力,一定還有超級耐煩的個性,
才能把所有對話內容謄錄出來、或是反覆觀看一段影片,從中找出蛛絲馬跡。

一邊看著電影,一邊暗自慶幸:還好自己選的不是純質性研究......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時間,是抉擇後的產物

最近發現:有些事情雖然不是很難達成,但因為時間不充分,
只能倉促完成,或選擇放棄。

於是,投注多一些時間的地方,像是得到充足養分的花,燦燦然開著。
投注時間少一點的地方,像是拼命長葉的盆栽,能維持著生命就好。

雖說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總要有所取捨,才能夠使最重要的事情得到最想要的結果。
還是會有些貪心,覺得如果可以面面俱到,該有多好。

然而,時間是抉擇後的產物。
因此,慎思明辨之後,就篤行吧!

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不貳過

以前讀論語,聽孔子稱讚顏回是不遷怒、不貳過的賢者,
並不特別覺得「不遷怒、不貳過」的難處,
現在越來越發現這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不貳過。

會犯錯,有部分是個人習慣造成的。
要改掉壞習慣,就像要努力培養新習慣一樣,
得花上21天,才能使新習慣穩定。

所以,現在要培養的新習慣是:
1.盡可能在每天開始工作之前,列出預計的工作內容,
預留足夠的緩衝時間,讓預計要完成的事情完成。

2.即使有不想面對的事/作業,也要勉強把它排進待辦事項。或許,久了就習慣了!

3.盡可能避免再犯老師曾經指出來的缺點。

這三件事,是今年結束前,最想達成的事!
這應該是給自己最好的耶誕禮物 :)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老鼠也憂鬱? - 幾個特別的動物實驗

這週情緒障礙的課程提到關於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動物實驗(註一),
雖然我未來進行動物實驗的機率很大,但仍覺得有些想法值得紀錄。

本次課程是講者是藥理所的老師,研究對象全是大鼠(rat)和小鼠(mice),研究目的皆是測試藥物是否會改變行為(因為只能從行為推測動物的種種特性)。
研究內容提到的動物實驗分成四類:(1)學習與記憶、(2)憂鬱、焦慮和社交行為、(3)動作功能、(4)以及疼痛感覺。
其中,我最有興趣(但不代表我要進行這樣的實驗)的是(2)和(3)。
(2)憂鬱、焦慮和社會行為。

我覺得只要有思想的生物,就可能會有憂鬱和焦慮的情緒。
只是,憂鬱的老鼠是什麼樣呢(應該不會自殺吧)?

老師提出了兩個研究老鼠憂鬱方法:第一種:把老鼠丟到小游泳池當中,如果他游一下子就不游了,代表憂鬱程度較高。
第二種:把老鼠從尾巴拉起來,如果他掙扎一下就放棄掙扎了,代表憂鬱程度較高。

對於第一種研究方法的假設,我仍存有不小疑惑。因為牠就算不游泳,也不會沈下去(可能水母漂是牠的本能),反正也上不了岸,何必花費力氣?
反觀吃了抗憂鬱劑的老鼠,整整五分鐘都在游泳。
看似精力旺盛,然而我卻無法把「因為吃了抗憂鬱劑而產生輕躁行為」的可能性排除。
對於第二個研究,我的想法是:說不定掙扎比不掙扎還痛,那還是不要掙扎好了!
同樣的,我對於藥物的作用,存有與前一個研究相同的疑慮。
其次,是測量老鼠的焦慮程度。
研究方法是把老鼠放在架高的十字走廊上。縱走廊有高高的圍牆且光線陰暗,橫走廊只有矮矮的圍牆,光線明亮。
如果老鼠總是留在暗區的時間長,就表示他比較焦慮。
由於老鼠的天性是喜歡在暗處活動,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老鼠吃了藥之後喜歡在亮處活動,表示牠有冒險犯難的精神!

然而,回推到人類,在亮處活動的老鼠會讓我想到躁症個案的正性症狀和異於常人誇大的行為......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治療師的治療目標=個案的治療目標?

上週日研討會時,有治療師表示:台灣的看護文化,使得病人獨立的意願更低。
而臨床職能治療師好像只是做一些訓練動作的活動,但個案並不積極認真,
在家也沒有練習,因此成效不彰。

對此,老師提出了很有意思的想法:
到底我們提供的治療,是為了達成誰的目標?
是治療師的目標或是個案的目標?

過去在臨床工作時,也會覺得有些個案配合度不佳、治療時既不認真也不積極,
又不願意停止治療。
到醫院復健對他們而言,像是「做安心的」,或是對自己與家人有個交代。
但是問到他們對治療後的期待是什麼,得到的答案通常是:可以像像過去一樣,出門去玩、去找朋友、自己吃飯(註一)。
面對付出與期待的巨大差異,治療師往往就會自動想辦法彌補這個差異,
然後比個案更認真地執行治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