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記:
1.篩檢的目的為協助診斷。因為有許多疾病有共同的症狀或表現,在診斷初期必須仰賴包含特定關鍵字詞的篩檢表,將可能的疾病範圍縮小,以便快速精確地診斷。(若不透過篩檢表,很可能要花一段時間觀察、更改診斷)
2.結構式測驗可具體、有系統地掌握個案的問題,但較適用於輕症個案。
→認知能力較低或行為較混亂的個案不易配合評估,較適用半結構式的測驗。
若個案的嚴重度呈常態分配或正偏,則結構式測驗的適用性較高。(或許PEP-3較適合高功能自閉症個案?)
3.兒童行為檢核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為多軸向的測驗,包括父母評量(parent report)、老師評量、認知測驗、生理測驗與直接測驗(個案自陳)。由於現代父母與小孩相處時間不長(小孩多在學校、補習班、才藝班或做復健治療), 不易看到小孩全面的行為。但老師也看不到小孩在家中的行為,因此綜合各種來源,篩檢結果較可能接近真相。
疑問:
1.DSM-IV與DSM-V的診斷與編碼是否有對照?
2.以符合DSM-IV條件多寡來判斷病情嚴重程度,是否有以效標參照測驗作為常模參照測驗使用的疑慮?(若雖然符合很多項,卻不是每個程度都很嚴重,又應如何定義嚴重程度?)
3.當同一問卷的切截點都不同,如何互相比較篩檢結果與心理計量特性?
或是只能由ROC曲線下面積比較可以正確篩檢的機率?
4.何謂精神疾病的主要診斷、次要診斷?
是較重大的或較嚴重的為主要嗎?
哈囉~
回覆刪除關於ROC 曲線的比較
我之前有在睡眠醫學相關的期刊中看到一種做法是
先以 yuden index 決定 各種方法自己的 clinical cut off
然後直接比較 各種方法在切截點的 特異度 以及 敏感度 (直接用數字比較 沒有做檢定)
當然也可以利用 受試者內的AUC檢定 檢定 同一批受試者 在不同的診斷工具下所形的成的AUC有無顯著差異 (無母數的檢定)
有人已經把這檢定的SAS code寫好了
網路上可以找的到囉~
請參考~
To pieba:
回覆刪除感謝你的分享。
請問為什麼比較AUC要使用無母數檢定呢?
通常篩檢測驗的個案量應該滿多的耶......
或是因為要比較積分後面積,所以選用無母數檢定?
嗨:
回覆刪除也有有母數的AUC檢定
我記得成大統研所有一位馬老師
有做過數種AUC檢定的比較
印象中有些檢定
就是利用大樣本使檢定統計量趨近於Z分配的來做檢定的
所以應該也是可以不必使用無母數的方法
可是我那個時候碰到的問題是
好像那篇文章所提供的檢定是 受試者間(我也忘了 汗)
我又剛好在SAS自己的網站有看到他們寫得出來的吳母數檢定AUC的code
所以就採用囉~
其實AUC的檢定
感覺生統的老師應該會是這方面專家
可能向這個領域的專長教授請教可以得到更正確的
我自己真的都還是一知半解啦 囧
真抱歉~
請參考~
To pieba:
回覆刪除謝謝你的分享。
我會再參考一下別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