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分成五個段落來說明「麻木」電影的觀後感。
I. 角色是否符合診斷的內外表現
I. 角色是否符合診斷的內外表現
男主角Hudson在劇中的明確診斷是自我感覺消失疾患(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與躁鬱症,但著墨在自我感覺消失的部分比較多。躁鬱症的部分比較像cyclothymic disorder,像輕微的躁鬱症,但還沒有符合重鬱症或發作(episode)的情形。電影中比較可惜的是沒有提到持續的時間、與復發的問題。
自我感覺消失的描述 | 是否符合 |
感覺生活像在作夢、認為感官知覺都不真實 | 是 |
在社交、工作都造成困擾。 | 是 |
服用各種藥物但沒有產生作用,只變得嗜睡。 | 可能發生 |
躁鬱症 | 是否符合 |
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要依賴別人來救贖自己 | 比較像個人想法,非疾病造成 |
有大量負面想法 | 是 |
對生活、工作失去動機、性趨力降低 | 是 |
易怒 | 是 |
懷疑自己是因為吸大麻而有這樣疾病 | 與診斷無關,但與許多精神疾患個案的想法類似,都覺得有某個觸發點。 |
情緒一成不變,會重複/不斷做一件事情,不知道怎麼停止。例如:一直看電視。 | 是 |
嗜睡 | 是 |
不願離開家門 | 是 |
莫名的害怕:擔心自己說了「死」,父親就會死掉! | 是 |
思考易中斷、無法專注 | 是 |
一天內購買了新房子、車子、電視 | 是(躁症) |
飆車、強調自己慢不下來 | 是(躁症) |
II. 社交網絡與社會支持的問題
除了父親提供支持以外,與母親、哥哥關係不睦。最常陪在他身邊的是合夥寫作的同事和女友。劇中呈現的是:近距離相處的人最能夠提供及時的支持與協助。並且能及早發現問題。而家人不但住得遠,無法提供支持,還容易造成很大的傷害。例如:拒絕接受他、懷疑他的疾病。
III. 介入與改善
本片出現了四位精神科醫師,前兩位只重視藥物,第三位產生反移情,違反醫病關係的原則,而且有明顯的躁症表現!第四位只提供了大家都知道的建議:藥物、醫療協助、接受病情,對主角幾乎沒有幫助。但個人覺得這是因應劇情需求而安排的內容。
IV. 是否服藥與影響
劇中主角從鎮定劑、鋰鹽開始,服用了非常大量的藥物,但完全沒有產生影響(唯一一次有效的是服用了某種藥之後,主角在廁所裡睡著)。但個人覺得那是為了劇情需求才使用那麼大量的藥物(一天吃十幾種藥)來誇大藥物無效。
V. 自己的心得
看這部電影讓我感覺不太舒服,因為整片幾乎圍繞著主角想盡辦法解決他的症狀、以及不太穩定的社交關係在發展,看到自己都煩躁了起來!這也促使我同理躁鬱症的個案或許就是承受著如此煩悶又無助的心理與現實壓力,像是被無形的力量強押在水裡,而別人的任何幫助,都有機會把他拉出水面。所以,陪在主角身旁的好友、父親、女友,都加強了他接受治療的意願。
最後,劇情結束在主角決定接受自己的疾病、讓一切以和疾病共存的方式生活下去。但是過去在精神療養院看到的個案卻時常陷落於各種症狀,都堅持自己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恢復,卻仍無法擺脫精神疾病的夢魘(沒辦法斷乾淨?)。儘管我們都認為個案與家屬的治療意願、配合度對治療效果影響很大,可是,最後還是要大量藉助藥物控制,而且有可能復發。這使得臨床的人員很容易對治療成效感到沮喪。
而劇中主角大概是對藥物非常不敏感的人(或因應劇情需求),不管服用什麼藥物,似乎都沒有解決他的症狀,當然也沒有改變他的個性(或許是疾病的症狀?)。而四位精神科醫師提供的藥物和認知治療,對他的幫助似乎不大。整個劇情,好像對精神醫學的諷刺!反而是他決定接受疾病,重建社會網絡,生命才看到一線曙光。這讓我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自己挑錯片看,或是,治療精神疾患就是這樣,研究上是從試誤中建立理論、再從理論中去實驗;臨床上是把知道的治療方式依照文獻的記載來用看看或調整著用,因此,沒有最好的治療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