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侷限-誘發動作治療的療效驗證文獻的結論

在醫療領域,療效驗證是多數人有興趣的主題,
但是療效驗證的研究不容易執行的地方包括:
1.沒有非常適合的評估工具
2.很難做到單盲或雙盲
3.不易確認結果是由哪一種治療方式造成的
因此,療效驗證的研究不容易做得非常嚴謹。

老師建議以OT常聽到的侷限誘發動作治療(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的療效驗證文章,瞭解一下目前OT很常聽到的患肢迫用療法是否真的有效。
因此參考了下列兩篇文獻的結論大致如下:
雖然經過CIMT治療後,對於上肢失能(中風/腦性麻痺)有中度正向影響,

但是多數研究的檢定力不足、個案量過少、出版偏差(publication bias, 例如:正面結果比負面結果容易被接受)太大的問題,而且也沒有治療後六個月的療效確認,因此無法確認CIMT的療效是否可以維持到六個月。此外,CIMT是個多面向的療法,因此不易確定療效是來自於限制好手,或是壞手的練習方式與練習量。而且較適用疼痛或痙攣問題較少的個案。

建議未來研究可以上肢功能或失能程度當作主要結果、將量化的生活品質作為療效指標、提升個案量、使用對照組、增加治療後結果的追蹤、更隨機地選擇個案。

由此可知:驗證療效,是很漫長的路啊!

Sirtori, V., Corbetta, D., Moja, L., & Gatti, R. (2009).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for upper extremities in stroke patients. Cochrane Database Systematic Review(4), CD004433.

Hoare, B. J., Wasiak, J., Imms, C., & Carey, L. (2007).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upper limb in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Cochrane Database Systematic Review(2), CD004149.


圖片出處:http://picsdigger.com/keyword/constraint%20induced%20movement%20therapy/
註、曾有人建議我進行民俗療法對於中風個案的幫助的研究,但是由於民俗療法可能會使個案受限於某一機構、樣本數可能不夠、不容易達到單盲,而且不容易找出對照組(雖然可以考慮做前後測的比較,但同樣會有推論性不足的問題),因此目前仍傾向於發展合適的評估工具,使療效有朝一日可以被準確地驗證,造福需要的人。

1 則留言:

  1. [而且不容易找出對照組(雖然可以考慮做前後測的比較,但同樣會有推論性不足的問題)]
    [因此目前仍傾向於發展合適的評估工具,使療效有朝一日可以被準確地驗證,造福需要的人]
    二者內容有點遙遠(語意跳躍),而且後者(主詞)不清。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