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20140430論文寫作課程記錄

   A.    段落層級
1.      思考判斷
a.       邏輯需正確、通順:
反例一:測量執行功能的傳統測驗皆是紙筆測驗 錯誤。也有實際操作型的測驗。
反例二:傳統測驗為XXX。表現型測驗為XXX。→錯誤。看起來只有這二種測驗分類方式、傳統測驗也包含表現型測驗。
反例三:之前的評估工具未參考特定的理論架構而發展,因此學者們對於執行功能的評估結果沒有共識。→錯誤。若執行功能的理論架構不只一個,則難有共識。而且二句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
b.      依據結果訂定研究目的可能造成讀者混淆:例如依據群集分析的其中一個變項將樣本分群,並將目的訂為探討此變項與其它變項的關係。
→建議修改方式:將目的訂為探討多個變項的關係。

        B.     文章層級
1.      前言:
a.       需強調本研究發展的工具的價值。例如:疼痛語詞可用於促進醫病溝通……
b.      發展新工具時,應注意那些內容:
(1)   不評論本研究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本研究未驗證生態效度,則不適合評論之前的工具未驗證生態效度。
(2)   評論其它工具不佳,需要實證資料作為佐證:若只是在論文中提到某類型的評估工具可能不適合用於某種情境,則證據不強。
(3)   應著重於新發展的工具有何價值。
(4)   應評論現有的、特性相似的工具有何不足之處。
2.      方法:
a.       在方法中提到參與者的人數、參與機構的數目可能會使讀者對決定人數與機構數的方法產生疑問,並且想瞭解人數如何分配。
b.      流程:可加上此流程的目的。

c.       增加刪題、選題的方法。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201403-04期刊報告上課記錄


I.        期刊報告注意事項
A.      挑重點報告。
B.      練習評論:未來作相關的研究時,可保留此文章之優點,改善其缺點(尤其是研究方法),即可投稿於相關領域更好的期刊。
II.      提問的方式
A.      問題需明確且特定。
B.      若有重要問題需釐清,需先詢問作者。
C.      需先提出自己的看法,請同學提供想法。
D.     勿期待同學深入閱讀本文,提供特定的意見:例如:某研究法的使用注意事項。
E.      可進一步探討相關議題的省思:
例一:若將健康識能範圍縮小為特定疾病的識能,是否需再將疾病識能再細分為疾病亞型的識能?(癌症識能→肺炎識能、肝癌識能……
例二、OTK架構和癌症識能的架構有那些相似處?為何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III.    特定研究議題
A.      OTK
1.      因為是組成型的結構,因此因素分析結果可能不佳。故目前需先把OTK核心、基本的組成弄清楚,未來仍須大量測試題目才能驗證結構。
2.      德菲法的應用:當專家群的意見和作者群的預期有落差,應如何調整結果?
→彙整專家群的意見後,需有另一群委員決定最後結果是否採納或修改。
B.      評估工具的發展、驗證與選擇
1.      心理計量特性相關議題
a.      計算完成時間與正確率,何種計分方式為佳?
→列出選擇的依據:依據學理或經驗判斷、提出實證研究的結果支持。
b.      敏感性與特異性屬於區辨效度,亦涵蓋於廣義的建構效度中。
c.       認知測驗之MID不易驗證:因為不易找到認知功能正在變化的個案(進步的個案少見,退步的個案則需長期追蹤)。
d.      最小重要差異 (minimal important difference, MID)值屬於團體層級或個別層級?
→屬於團體層級,只能應用於研究。因為是計算一群人認為最小重要差異的分數平均。就臨床上,難將團體平均個人化,因此難以應用。只需直接詢問個案主觀認為差多少才算有差即可。
MDC可分為團體和個人層級的原因是MDC為客觀評量而得。就古典測驗理論而言,所有人的SE皆相同,因此可套用。就IRT而言,可計算出每個人的個別誤差,因此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MDC
e.      相關弱化之修正(Correction for Attenuation):計算二個量表分數之相關時,若測量誤差大,二者間的相關易被低估。例如:客觀認知功能評估工具與自陳式認知功能評估工具相關甚低,可能是因為能夠接受自陳式測驗的個案程度偏高,而客觀的評估工具通常不易區辨能力很高/低的個案,因此造成二者結果的相關偏低。故應發展好的評估工具,才能計算二者間的相關。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20140422論文寫作課程記錄

I.       寫作技巧
         A.    段落層級
1.      字句
a.       避免在前言提出前人的假設:因為容易與本研究的假設混淆。
2.      結構
a.       支持句需支持前述論點:例如:施測者間信度不佳可能是因為施測者之受訓不足→補充為何會這樣認為、那些題目施測者間信度特別不佳。
3.      思考判斷
a.       當審稿者可能對此論文的主題不熟悉時,應於前言增加特定概念的說明。例如:MID的概念、方法學、為何適用於本文。
b.      視投稿目標訂定題目方向:若投稿至基礎醫學期刊,可將標題訂為探討XXX的機制。若投稿至臨床醫學期刊,可將標題訂為XX對上肢動作(臨床人員關注的議題)的影響。

          B.     文章層級
1.      前言:凸顯本研究的價值可增加行文的氣勢。
II.    其它
          A.    以圖片呈現機制和階層性,讀者較易理解。
          B.     有前後測的研究設計,可增加分數變化的散佈圖以探討趨勢。
          C.     心理計量特性相關議題
1.      同時效度的結果無法反應題目難易度的階層性與單一面向性。
2.      Cronbach’s α的概念不鼓勵題目難度有階層,因為可能降低題目間相關。
3.      外在反應性 (external responsibility)結果的解釋:
a.       因果關係:例如:動作能力進步,因此ADL表現提升。

b.      相關性:動作能力進步、自覺困難程度下降與ADL表現提升有關。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20140415論文寫作課程記錄-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PEF、STREAM、pain

   A.    段落層級
1.      字句
a.       標題需把重要的名詞在句子前面:
修改前:Symptom severity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ccompany different types and levels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修改後: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file of children with ASD
b.      標題中需提及樣本族群:例如:中風個案。
c.       Signsymptom的差別:sign為客觀、symptom為主觀感受。
d.      正式施測之前的測試應稱為pilot test,因為field test有時也用於正式收案。
e.       若出現相似但不同的概念,應多加說明:例如:change scoresignificant of change
2.      結構
a.       若主題句提到2個概念,需使2個概念的介紹平均:
(1)   例一:主題句為Children with autism are at high risks of presenting autistic symptoms along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後文需平均介紹emotional problemsbehavioral problems,例如:定義、盛行率
(2)   例二:主題句為Comparisons of the individual-level responsiveness between the STREAM-27 and S-STREAM were conducted using paired t tests and χ2 tests,後文需平均介紹t testsχ2 tests
b.      同一段落的概念宜明確連貫:
反例:認知訪談→先驅研究→認知訪談的判斷標準。

20140417會談記錄:OTES測試結果、澄清收案設計

I.        測試情形
A.      樣本人數:共邀請13人參加,僅9人為有效樣本(因為1人患失智症,1人出院,3人治療師和實習生的填寫時間不一致)
B.      題目層級的結果
1.      一致性百分比改善有限:本次測試發現共6題的一致性百分比有增加超過10%(黃底標示),然而所有題目之一致性百分比皆未達80%(表一)。
表一、二次施測一致性百分比對照
題號
題目
一致性百分比-前次
一致性百分比-本次
1
不須催促即可主動投入治療活動
0.41
0.44
2
主動與治療師討論個人最近的病情(含進步、退步或沒有進步)
0.37
0.33
3
可保持專注直到一次治療時間結束
0.46
0.44
4
對治療活動抱持正面或愉快的態度
0.37
0.44
5
主動向治療師提出自己所接受的職能治療活動的疑問
0.46
0.33
6
容易受治療師的鼓勵而更加投入活動
0.33
0.67
7
仔細聆聽治療師的指示或看動作示範
0.40
0.44
8
正確地執行治療師設計之治療活動,而不會自行調整活動內容
0.52
0.56
9
願意嘗試新穎或不熟悉的治療活動
0.36
0.44
10
可接受對生理或心理有挑戰性的活動
0.43
0.78
11
願意接受治療師的建議以修正自己的動作或其它表現
0.48
0.67
12
配合並遵從治療師的指示
0.49
0.67
13
可於治療結束前完成治療師建議的活動次數或時間
0.53
0.67
14
盡力參與治療活動
0.58
0.56
15
準時出席治療活動,且不會無故缺席
0.58
0.67
16
執行治療師建議之居家或病房治療活動
0.41
0.33

2.      較主觀判斷的題目不一定一致性較差,例如:第61012題。
3.      7題各有一組施測者的評分差異達2分以上:分別是第245691016題。其中,第2和第6題的差異為3分。
→有點難猜測原因:因為題目種類差異大,這些題目的評分皆來自不同治療師與實習生。
C.      總分層級的結果
1.      ICC=0.55 (0.46-0.84)
2.      2人總分差異超過5分。
D.     後續作法:
1.      找尋一致性不高的可能原因:
a.      與治療師和實習生討論一致性特別低的題目之評分標準(可不提及這些題目的一致性比較低)
b.      觀察一位個案接受OT 3-5次並進行評分:需徵求組長、治療師、實習生與個案同意。觀察後再探討可能造成差異的原因。
2.      繼續測試至下週實習生離站為止。預計再收5-6人。

II.      澄清收案
A.      無其它訪員。

B.      需簡化研究流程以便治療師執行:僅收案一次,不收預測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