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大學生適合參加學術研討會嗎?

月初參加職能治療學會研討會,途中遇見幾位舊識。在短暫的閒談中,一位多年不見的學姐說:「每次學會研討會的論文發表,我都有看到你的名字,你好厲害!」另一位學長說:「你們學校很拚耶,世界大學排名都這麼前面了!」還有一位師長看到我帶大學生參與研討會,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這是揠苗助長吧?」原來參加一次研討會,從眾人眼中可以看到這麼多面向嗎?

說真的,對於自己厲不厲害、學校拚不拚,我沒有太多感觸。但是帶大學生參加研討會到底是不是揠苗助長這件事,讓我思考了許久。

準備研討會論文,到底難不難?
回想自己還是研究生的時候,得花很多時間寫出一篇有品質的研討會論文。首先得自己收案,或從老師的合作對象得到收好的數據,進行資料分析、解釋結果,再經過多次文句修改,才能寫出初步摘要。製作研討會海報、準備口頭報告又是另一番功夫。我在上台口報當天,一定是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不斷順稿、把上台要講的內容重講十幾二十次,並且計時,直到十分順暢才敢上台。但是在學校任課就比較難這麼做。畢竟一週至少九小時的課,時間根本不夠順稿十幾二十次,所以每次上課都還是會有一點緊張……

而正在臨床實習的學生既沒有充裕時間也沒有學術經驗,往往要指導老師從頭到尾大力協助才能完成。

但是如果大學畢業後未再繼續讀研究所,根本不會對學會的活動有太多關注。就算是醫院評鑑要求研討會論文發表,還是需要團隊中有經驗的人帶領,才能做出有品質的報告。萬一他們跟我一樣只在小編制的醫院工作呢?所以,能夠早點見見世面、從看熱鬧到看門道,多了解一點。甚至還可以在我的陪同下認識其他領域/醫院的老師,這樣不是很好嗎?

但是對於從未在陌生環境、陌生聽眾面前報告過的大學生而言,上台報告是非常大的壓力。因此多數時間,我會陪著要上台的學生待在人少的角落,一起重整簡報的呈現方法與思考脈絡。回想過去幾次參加研討會,只要是指導的學生要上台口頭報告,我的時間安排大致相似。我不禁好奇:如果不用陪學生,我會怎麼做呢?

如果自己參加研討會,我會......
如果我自己去參加研討會。我會想要做什麼?我期待獲得什麼?

參加研討會,對我而言主要是想獲得新知與啟發。這和自己搜尋資料庫查資料是不一樣的。搜尋資料庫是由我主動找尋我腦中已經浮現的議題,比較偏精準學習。參加研討會則是被動獲得「菜單」,與會者可以從中發現一些自己沒想過但現在挺感興趣的議題。再加上社交活動:找熟人聊天、交換這陣子臨床/研究/教學的心得。整體而言,偏向發散性思考模式。如果運氣好,遇到某個領域的大師,還能夠抓緊機會多向大師請教(註)。如果有帶學生,就多了一點使命感,得帶領新人走進更專業的世界。

有人說參加研討會就像參加大拜拜,社交意義多過學術意義。我覺得這要視當次研討會性質以及自己參與研討會的目的而定。像我這樣害羞內向的人,說不定帶著學生參與研討會更好。

只是,下次別在研討會當天才大修投影片啦,這樣師生二人都會很焦慮……

註、有些人參與國際研討會就是希望遇見相同領域的大師,向他們請教,或是尋找潛在的合作對象、潛在的論文審查者。有些積極的研究人員甚至會準備自己的名片,希望能在會場拓展人脈。

------------------------------------------------------------------------------------------------

後記

回想大學時期,系上曾辦過幾次大型演討會,系上學生會被要求參加其中一兩場。當時的講者說了什麼現在已不復記憶,但我清楚記得當初同學們的表情所呈現的新奇感與自豪感。我們好像突然走進大人的世界,可以參加一個很正式的場合。聽著一知半解的演講,與世界接軌的憧憬由然而生(至於後面有沒有繼續接下去就不一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