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舊酒裝新瓶:新手上路的第五個月

前情提要:十幾年前,我是一位大學剛畢業的菜鳥職能治療師,也是整個職能治療室的第一位職能治療師。就職後二週才有另一位資深同事加入。整個治療空間與器材是我們共同規劃、歸置之後才誕生的。由於一畢業就獲得建置部門的權利太過少見,我每月寫一篇新手上路的心得作為紀念。簡單說,就是一個從零開始的故事......(更多文章請參考新手上路的第一個月第四個月)。

新部門創立,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讓需要職能治療的病人和家屬找到我們呢?

撲天蓋地宣傳,初見成效
因為擔心新部門沒有人知道,我們在門診時間表加大版面公告、大廳海報、電梯廣告、相關候診室外面,通通放了海報,昭告天下:這家醫院有職能治療師了!如此宣傳了兩個月,終於看到一點點成果。這一兩週,陸續遇到不少來看環境或電話詢問的家長。
除了病人增加,醫師也開始大膽地開立副木醫囑。有手術前就預做副木的,也有開刀後兩三天就把石膏換成副木的。副木款式則從在學校學過的基本型,擴充到較為大型的副木。像是固定膝蓋骨、或是固定手腕到肩膀的long arm splint+ shoulder splint (brace)超長副木。有時會很納悶:固定範圍並不需要這麼大,像是把肩部固定副木加長到固定手肘、或是把Colles' fracture(手腕骨折的一種)的病人從手腕固定到手肘以上。但是較為保守的醫師認為盡量用副木包著比教安全,所以等患者肌腱或骨頭癒合之後,得花一段時間回醫院做復健。

其實,職能治療師在為骨折病患製作副木的時候,通常會固定受傷部位的前後各一個關節(註一),以妥善固定、促進癒合。同時,也需保持沒有受損的地方自由活動,以免傷處癒合了,其他原本好的地方卻關節僵硬、肌肉力量下降了!這樣的觀念,可能還要花一些時間跟醫師們溝通吧!(註二)

以病人為師
最近有一位從剛中風就到職能治療室接受復健的病人在持續進步一段時間之後,能力就暫停在某個程度了。有時放個連假幾天沒來,甚至稍微退步了!病人、家屬覺得相當困惑。仔細想想,中風後大約半年內是神經復原較快速與顯著的時期,之後則以功能性恢復為主。那位病人已年近七十,並且不斷地變老。自然性的衰老也是影響恢復的重要因子之一,可是人們卻習慣地忘了自己正在變老這個事實。

面對日益年長與退化的病人,職能治療的目標不太可能設定為完全恢復病前或年輕的狀態,而是將目標訂在「維持現狀、延緩退化」。面對病人與家屬的疑問,我也忍不住想:到底恢復到什麼程度才算好?如果再也無法恢復到之前的能力,要怎麼說服病人以提升功能為主(註三)?對病人和家屬而言,他們最想知道的就是:「到底要做復健多久才可以畢業?」然而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因為個人病前身體狀況不同、年紀不同、治療參與度不同,治療成效也不相同。

此外,我習慣提醒病人在「畢業」之後還是要持續運動、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要太依賴家人與外籍看護。就像學生從學校畢業並沒有停止學習,只是換個場域繼續努力。有些病人聽懂了,吃飯、穿衣、上廁所等自我照護樣樣自己來,雖然動作慢,家人也不會搶著代勞,他們就進步得快;有些病人則是決定「等自己恢復了再自己做」,可惜這一天似乎遙遙無期……

職能治療師無法逼著病人努力,只能善盡告知的義務,盡力而為了!

在這段時間的工作中,我常發現一些自己不會的事,彷彿病人出了作業給我,限時作答。除了查書本、期刊,我也想嘗試看看做研究,卻不知從何著手。只能暫時先把想法先寫下來、繼續蒐集相關資料。感謝出現在面前的病人與家屬,提供了這麼多學習機會,敦促菜鳥治療師成長。他們也算是不同類型的「臨床老師」吧!

註一、受傷的部位距離最靠近的關節比較遠的情況可能發生在手腕、手肘、膝蓋、腳踝。因為上肢的尺骨、橈骨、肱骨和小腿的脛骨與腓骨都屬於長骨 (long bone),所以在長骨一端受傷,另一端的未必需要固定。

註二、不同領域的醫療人員各有專長。雖然醫療體系習慣以醫師主導,由醫師決定治療方案、判斷是否需照會或轉介其他部門。但醫師在養成過程只有讀醫學系的內容,對於讀其他科系的專業課程並不熟知(通常只花幾小時學習其他專業人員學了四年的專業知識)。因此,跨專業溝通是很必要的。

註三、在職能治療領域,能力 (ability)和功能 (function)是不一樣的概念。一個人可能在截肢後沒有單獨行走的能力,但是可以在裝上義肢後維持行走功能,從而參與 (participate)生活中的重要活動,例如:備餐、做家事,甚至回歸職場,維持良好的表現 (performan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