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思考模式與提問-轉錄自謝老師部落格

就讀研究所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大概就是要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要有批判力、組織能力與想像力。
不知道是成長背景不希望我們太伶俐,或是自己懶得思考(我不愛玩魔術方塊等要花腦力的休閒XD),
現在看別人的報告,要掌握關鍵問題、提出質疑的時候,總是很難作出完整的說明。
而老師的三個層次的思考方式,讓人比較知道自己的疑問是在哪個階段。
可是,如同老師所說:What的問題,大部分網路都查得到,只是有時得到的還是很片面的資訊,而且在文章當中,有時太過細節(不是重點),並不一定要全盤弄懂。所以就不知道怎麼問了 ><
How的問題,對我來說就很有難度了,因為自己方法學不夠紮實,
而且,最糟糕的是不知道要從何問起。
好像一問就牽涉很廣,不問,就只知道片段。
Why的問題,其實是最容易浮現,卻最不容易解決的(想想小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沒有一個是好回答的)。
只好暫時勿忘勿助長了......

結論是:到底要怎麼樣問問題,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呢?


提問的問題大致可分為 what, how, & why 3種類型


What 類型的問題[如名詞解釋],通常 wikipedia 或 google 即可查到,所以研究生若問此類問題,我通常較不直接回答。因為這通常已有標準答案,也易於網路查得到,何必問老師咧!?

How 類型的問題[如如何設計問卷]常牽涉[方法學或數學],需有基本知識以及邏輯思考後,較易進入情況,甚至還需要[實務經驗],才能補充方法學[過於理論]之不足。這類問題,如果學生沒有基礎,老師不易回答,因為幾乎至少要上一堂課,一堂[填鴨教育],效果不佳的。所以我通常會看學生的基礎再答覆,甚至請學生先看看相關的方法學文獻[這也是網路上容易找到的],再來討論。

Why 的類型[如目前的評估工具為何未達理想境界],需要具備廣博的知識與批判能力,甚至主觀判斷。這類型的問題通常沒有標準答案,或是見仁見智。我樂於討論這類問題,但常先詢問學生/助理的見解,之後再補充。但各位想必知道:學生/助理鮮少提出見解/批判,因此我就會請學生/助理多想想,之後再議。那就看他們有無後續了。



我也常問助理或研究生問題,甚至交叉提問上述3種類型的問題,通常被問者,在"what"類型就被我電到了,因為我會追問各種情況,確實掌握清楚。助理/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觀察力甚至記錄能力,否則常常表達不完整,難以滿足老師的[求知慾]。如果我再繼續問 how 或 why 的問題,結果如何,即可推知。想必我的研究生/助理,皆有深刻的印象。



舉個例子,若欲吸收臨床治療師的[臨床經驗],您只需問她/他這3類型的問題:

what: 您的哪種治療技術對於哪類病人最有治療成效? 治療技術之重點為何? 發展此技術花費多少時間?療效的呈現指標為何? 有效的個案比例為何? [請留意順序,因為越後面的問題越難回答。]如果該治療師有多種[珍藏]技術,則一一依序詢問之。

how: 治療機轉為何? 如何再突破以提升療效或縮短治療時程?預計約需多少時間?

why: 為何同樣的治療對於有些個案有效,但有些無效?原因為何? 如何排除臨床上看到的治療成效是因為其它因素(如接受物理治療或自然成長/復原)所造成的進步? 對於效果不佳者,有無其它治療模式? 如何及早選擇/轉換最適合個案的治療模式!?

5 則留言:

  1. 要有自己想法,尤其是研究生,如果沒有自己的想法,我不宜直接給予我的看法。這會讓研究生難以養成獨立學習/思考的能力。

    回覆刪除
  2. 您說的沒錯。
    所以,想法是從多看多問來的嗎?
    因為有時候文章看過就看過了,除了看不懂的部分以外,
    就不知道要問什麼了。
    到底要批判什麼呢?
    是不是要由這三個層次一一檢視了解程度呢?

    回覆刪除
  3. 你可先列出可能可以[問/批判]的問題,組織/歸類一下列出的問題。
    Believe in yourself.
    不要太早說[不知道],好好用力想想,你所知道的。

    回覆刪除
  4. 請問「可能可以批判的問題」是什麼意思呢?
    是不是在歸納的過程中,發現不通的地方,就是有疑義的地方?

    回覆刪除
  5. 批判作者的方法,論述等,請參考論文評析之重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