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問題]量表可不可以有標準答案

最近在跟學妹討論發展OT knowledge(對職能治療的瞭解程度)量表的題目內容,
但遭遇一些技術上的問題,
包括:題型、題目內容、以及選項是否有正確答案。

題型攸關乎最後的計分與分數解釋,如果題型有是非、選擇、配合、問答、視覺對比量尺(visual analog scale, VAS),
在計分上恐怕相當困難,且難度不易區分。

題目內容取決於施測對象以及施測目的。
如果施測對象是中風個案與家屬,除了題目的可讀性之外,
甚至還要考慮題目可以用台語說明,而且不會太過拗口。

答案是否有正確選項則是讓我有點困擾的問題,例如:猜測的機率與使用情境。
以是非題而言,有一半的機率會猜對。以選擇題而言,有不等比例的猜中機率。
又有些題目是看情境而選的、或是有社會期許、有知易行難的困擾。
例如:中風個案可能只接受到一部分的職能治療服務,因此無法想像燒燙傷、骨科個案所接受到的服務。
「我知道接受職能老師的建議,在家練習復健活動,可以讓我恢復得比較好。」則過於明顯暗示答案為何。

情境的問題,若標準改為:十個當中,選出五個就算得分,可視為一種解決方式。
社會期許和知易行難的問題,就不容易避免了!

這個狀況使我想到:是不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量表,比較容易測量到個案真實的狀況?
一旦有標準答案,就很難避免猜測的影響了!
因此,成就測驗型的量表如何克服猜測造成的影響,可能是我之後可以深入探討的問題 。

後記:學了心理測驗的知識之後還是要拿來用,並且跟人討論,才能有較深入紮實的體會 :)

2 則留言:

  1. [學了心理測驗的知識之後還是要拿來用,並且跟人討論,才能有較深入紮實的體會 :)] 這還不夠 ....

    回覆刪除
  2. To 老師:
    您是指要真正操作過、寫幾篇論文,
    體會才會比較深刻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