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讀研究所之後,程式碼一路相隨。
這學期修了線性統計模式、因素分析,以及老師開的IRT課程,
除了程式碼,還加上了矩陣和較為複雜的公式推導!
一開始有些擔心甚至排斥,但後來覺得:既然已經決定修課了,就盡可能把它弄懂。
只是很納悶:以前高中學的矩陣運算、微積分的概念,怎麼忘得如此徹底?
可能以前的數學課,都著重於解出答案,卻沒有想過學了這些要怎麼應用?
不只是數學,英文也是如此。
因此,有不少人認為自己這輩子英文程度和數學程度最好的時候,就是剛升大一的時候。
上大學之後,凡是用不到的知識就會快速地被淡忘,以便吸收更多迫切需要的知識。
如此學習,實在可惜。
尤其是把大把青春花在再也用不到(記不住)的事上。
所以,現在正好修正了過去學習的缺陷,
學以致用,才能記得牢啊!
後記、慢慢搞懂矩陣的概念,在IRT課程看到矩陣運算,竟然覺得有幾分親切!真是高興 :)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本週醫倫討論時間表
雖然兩週以前就跟大三同學提醒約個案與討論事宜,
但最後還是在上週五才把時間全部敲定。
以下是這週預定的討論時間表。
表格裡的為起始時間,每一次討論時間約半小時至一小時,
訪談時間約40分鐘,預留15分鐘討論。
但最後還是在上週五才把時間全部敲定。
以下是這週預定的討論時間表。
表格裡的為起始時間,每一次討論時間約半小時至一小時,
訪談時間約40分鐘,預留15分鐘討論。
組別 | 討論1 | 討論2 | 訪談日 | 備註 |
第一組 | 3/28(一) 19:30 | 3/31(四) 18:00 | 4/1(五) 13:40 | 小兒 |
第三組 | 3/25 16:30 | 3/31(四) 12:30 | 3/31(四) 19:00 | 生理 |
第五組 | 3/30(三) 17:30 | 3/30(四) 17:30 | 4/1(五) 14:30 | 小兒 |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與大三說明FIFE問卷使用的心得
雖然花了一些時間、修改FIFE成人版問卷,盡可能使評分過程簡化,
今天在說明時,還是花了一些時間才讓大三同學瞭解使用方式與順序。
像是:先問需不需要某一類的醫療資訊,再問有沒有得到資訊,如果答有,則接著問解釋的滿意程度。
從指導語的說明,可能仍不容易明白。
另一個新的概念是VAS的使用。
其次,也分享了一些在訪談要留意的事項,
像是遇到個案容易敏感的問題,要小心處理。
盡可能在前半段的訪談建立一定程度的信任關係,
以免主觀情緒(尤其是負向情緒)的部分得到的答案可信度過低。
但對於大三同學而言,似乎還是過於抽象。
整個說明過程中,讓我比較意外的是:
原來有些OT知識的答案對他們來說,還是不太確定。
看來他們是很好的潛在受訪對象 :)
(可以當作非專家的建議)
今天在說明時,還是花了一些時間才讓大三同學瞭解使用方式與順序。
像是:先問需不需要某一類的醫療資訊,再問有沒有得到資訊,如果答有,則接著問解釋的滿意程度。
從指導語的說明,可能仍不容易明白。
另一個新的概念是VAS的使用。
其次,也分享了一些在訪談要留意的事項,
像是遇到個案容易敏感的問題,要小心處理。
盡可能在前半段的訪談建立一定程度的信任關係,
以免主觀情緒(尤其是負向情緒)的部分得到的答案可信度過低。
但對於大三同學而言,似乎還是過於抽象。
整個說明過程中,讓我比較意外的是:
原來有些OT知識的答案對他們來說,還是不太確定。
看來他們是很好的潛在受訪對象 :)
(可以當作非專家的建議)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FIFE第五版內容更新
今天至臨床測試問卷內容,發現訪談時間還是太長(約40-50分鐘)。
內容部分,架構並無大幅度修改,
僅調整了幾個細節:
1.idea的部分:
(1)將疾病預防與健康維持合併。因為個案會覺得兩個問題是一樣的。此外,疾病預防與疾病成因只差在正反面的敘述(作息正常 vs. 作息不正常),因此個案作答時會覺得有點明知故問。然而目前尚無新的解決方式,因此題目暫予保留。
(2)中風預後的部分,刪除「手打不開」(因為與前面的手腳不會動過於相似,而且個案比較常回答:手腳不方便),增加吞嚥困難、意識不清。
2.Expactation的部分:將滿意度與說明的完整性合併。因為個案容易覺得兩個是一樣的(雖然概念上不一樣,但有較明顯的因果關係,因此數值都一樣),在作答上會覺得被問一樣的問題。
3.Feeling的部分:增加反向題,以避免個案全部都回答「完全不會」。
修訂過的FIFEV5 beta版請見連結。
內容部分,架構並無大幅度修改,
僅調整了幾個細節:
1.idea的部分:
(1)將疾病預防與健康維持合併。因為個案會覺得兩個問題是一樣的。此外,疾病預防與疾病成因只差在正反面的敘述(作息正常 vs. 作息不正常),因此個案作答時會覺得有點明知故問。然而目前尚無新的解決方式,因此題目暫予保留。
(2)中風預後的部分,刪除「手打不開」(因為與前面的手腳不會動過於相似,而且個案比較常回答:手腳不方便),增加吞嚥困難、意識不清。
2.Expactation的部分:將滿意度與說明的完整性合併。因為個案容易覺得兩個是一樣的(雖然概念上不一樣,但有較明顯的因果關係,因此數值都一樣),在作答上會覺得被問一樣的問題。
3.Feeling的部分:增加反向題,以避免個案全部都回答「完全不會」。
修訂過的FIFEV5 beta版請見連結。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FIFE問卷修改心得
今天重新修改了問卷FIFE,並且請宇祐提供修改建議。
在審題的過程中,對原本的題目有諸多挑剔,
但是想想最初設計問卷的人還在讀大學,而且並沒有真正學過如何設計問卷,
修改到第四版已經很不錯了!
目前要修改的基本依據,就是問卷最後的使用目的與適用對象。
如果只是作為大學生訪談練習的依循架構,那麼計分、分數解釋的問題可能不需立即處理。
但如果要發展為正式可在臨床上使用的問卷,則次面向的完整性、有無可參考的量表或理論支持、量尺詞的修改(含找到合適的量尺詞與量尺詞是否可代表連續變項的每個區間的標示)、題目的增刪、指導語的撰寫以及版面的配置調整,
都是需要考慮的。
本週的進度為:依照測試的結果修題目與文字敘述成為第五版(bata),
調整版面、把頻率量尺詞改為翁儷貞老師驗證過的量尺詞、並另外製作直式的VAS,以便個案瞭解。
心理計量特性的部分,內容效度與表面效度也需慢慢建立,尤其是表面效度的部分。
有時候個案對題目的理解與我們預期的不太一樣。
例如:醫師對診斷、病因、恢復狀況的說明,
對他們而言就很難區別(或是覺得沒有區別的必要)。
此外,主觀感受的部分還是覺得問起來有些唐突。
應該要再想想指導語要增加什麼、怎麼問會比較好。
今天完成的第五版beta,下週會到臨床測試,再做調整。
在審題的過程中,對原本的題目有諸多挑剔,
但是想想最初設計問卷的人還在讀大學,而且並沒有真正學過如何設計問卷,
修改到第四版已經很不錯了!
目前要修改的基本依據,就是問卷最後的使用目的與適用對象。
如果只是作為大學生訪談練習的依循架構,那麼計分、分數解釋的問題可能不需立即處理。
但如果要發展為正式可在臨床上使用的問卷,則次面向的完整性、有無可參考的量表或理論支持、量尺詞的修改(含找到合適的量尺詞與量尺詞是否可代表連續變項的每個區間的標示)、題目的增刪、指導語的撰寫以及版面的配置調整,
都是需要考慮的。
本週的進度為:依照測試的結果修題目與文字敘述成為第五版(bata),
調整版面、把頻率量尺詞改為翁儷貞老師驗證過的量尺詞、並另外製作直式的VAS,以便個案瞭解。
心理計量特性的部分,內容效度與表面效度也需慢慢建立,尤其是表面效度的部分。
有時候個案對題目的理解與我們預期的不太一樣。
例如:醫師對診斷、病因、恢復狀況的說明,
對他們而言就很難區別(或是覺得沒有區別的必要)。
此外,主觀感受的部分還是覺得問起來有些唐突。
應該要再想想指導語要增加什麼、怎麼問會比較好。
今天完成的第五版beta,下週會到臨床測試,再做調整。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FIFE訪談彙整
主要分為個案本身、題目內容、與其他三部分來看。
個案本身
1.個案容易由自己中風的經驗去推想其他中風個案的情形,因此只能回答出少數概括性的問題。例如:中風的原因、中風的病程與預防。
2.個案和家屬對醫療人員普遍沒有什麼期待,也不知道應該獲得什麼資訊,只要不誤診或延誤治療即可。但如果態度溫和、有問必答,就會讓個案與家屬很滿意。
題目內容
1.部分內容較適合仍在工作的個案、或是剛住院/剛出院的個案,因此對其他個案而言,就不容易/不需要填答。例如:關於未來工作的情形、對未來(出院)的規劃、住院時的醫療服務滿意度等等。
2.特定性與一般性的病程對個案而言幾乎是同一件事(原因可能同個案的第一項說明),因此兩位個案都反映說:這不是問過了嗎?
3.對於治療活動的目的,如果不請個案詳細描述,多數的治療活動都是同樣的目的。例如:練手/腳的力氣和動作。
4.量尺詞的使用:「差不多」跟「跟以前一樣」好像是比較接近的詞彙。而且差不多的程度應該優於差一點吧......
5.基於人情或其他未知的因素,個案的醫療滿意度通常很高。因此可能無法真實反應......
6.主觀感受的第11(我害怕無法回歸正常生活)、13題(我會因為生病而怪自己)對個案而言不是很容易理解。尤其是對中風較久的個案而言,很難界定什麼是正常的生活。第ㄳ題則是需要加入許多補充、說明,幫助個案理解。
其他:
1.個案似乎滿擔心跌倒的問題,或許可以納入題目。
2.家屬很容易搶話,使得個案要說的話被打岔......
3.有時不易順利截斷個案/家屬的話,使得訪談時間過長。
4.如果需要國台語切換,最好練習一下。
心得:
很久沒跟臨床個案聊天了,如果有空瞭解他們的想法與需求,
應該可提升治療品質與治療滿意度。
個案本身
1.個案容易由自己中風的經驗去推想其他中風個案的情形,因此只能回答出少數概括性的問題。例如:中風的原因、中風的病程與預防。
2.個案和家屬對醫療人員普遍沒有什麼期待,也不知道應該獲得什麼資訊,只要不誤診或延誤治療即可。但如果態度溫和、有問必答,就會讓個案與家屬很滿意。
題目內容
1.部分內容較適合仍在工作的個案、或是剛住院/剛出院的個案,因此對其他個案而言,就不容易/不需要填答。例如:關於未來工作的情形、對未來(出院)的規劃、住院時的醫療服務滿意度等等。
2.特定性與一般性的病程對個案而言幾乎是同一件事(原因可能同個案的第一項說明),因此兩位個案都反映說:這不是問過了嗎?
3.對於治療活動的目的,如果不請個案詳細描述,多數的治療活動都是同樣的目的。例如:練手/腳的力氣和動作。
4.量尺詞的使用:「差不多」跟「跟以前一樣」好像是比較接近的詞彙。而且差不多的程度應該優於差一點吧......
5.基於人情或其他未知的因素,個案的醫療滿意度通常很高。因此可能無法真實反應......
6.主觀感受的第11(我害怕無法回歸正常生活)、13題(我會因為生病而怪自己)對個案而言不是很容易理解。尤其是對中風較久的個案而言,很難界定什麼是正常的生活。第ㄳ題則是需要加入許多補充、說明,幫助個案理解。
其他:
1.個案似乎滿擔心跌倒的問題,或許可以納入題目。
2.家屬很容易搶話,使得個案要說的話被打岔......
3.有時不易順利截斷個案/家屬的話,使得訪談時間過長。
4.如果需要國台語切換,最好練習一下。
心得:
很久沒跟臨床個案聊天了,如果有空瞭解他們的想法與需求,
應該可提升治療品質與治療滿意度。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學習的瓶頸
最近與同學和助教討論作業,發現自己常面臨「一個概念沒有弄清楚,下一個步驟就會搞混,再下一個步驟就完全迷失了!」的窘境。
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有時不容易立即釐清概念,
課後如果沒有抓著問題不放,很容易就會忘記,
以致下次又遭遇同樣困境。
問題不停疊著問題,疊成一座山......
依據老師的建議,
應當徹底執行預習、釐清、複習。
而自己目前暫時想到的解決方法是:上課中,如果不方便中斷,
就先把問題標出來,下課一次問完。
不要問題一出現的時候,就一直想著聽不懂的段落。
暫時先把問題存著,先去聽看看下一段。
如果還是串不起來,下課就打破沙鍋問到底吧!
註、在漫長的學習歷程中,早已發現自己是個反應較慢、思考速度較慢的人,
需要比別人多花一點時間瞭解、熟悉,才能夠應用。
甚至別人聽一次,自己要聽三次。
所幸,有些概念終於學起來了,
只是,真的很慢.....
對於個人能力的培養,到底哪些該預期它慢、哪些該預期它快,有時真是難以區辨啊!
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有時不容易立即釐清概念,
課後如果沒有抓著問題不放,很容易就會忘記,
以致下次又遭遇同樣困境。
問題不停疊著問題,疊成一座山......
依據老師的建議,
應當徹底執行預習、釐清、複習。
而自己目前暫時想到的解決方法是:上課中,如果不方便中斷,
就先把問題標出來,下課一次問完。
不要問題一出現的時候,就一直想著聽不懂的段落。
暫時先把問題存著,先去聽看看下一段。
如果還是串不起來,下課就打破沙鍋問到底吧!
註、在漫長的學習歷程中,早已發現自己是個反應較慢、思考速度較慢的人,
需要比別人多花一點時間瞭解、熟悉,才能夠應用。
甚至別人聽一次,自己要聽三次。
所幸,有些概念終於學起來了,
只是,真的很慢.....
對於個人能力的培養,到底哪些該預期它慢、哪些該預期它快,有時真是難以區辨啊!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助教課程的收穫-如何搜尋文獻與閱讀文章
與大二討論文獻評析時,
發現他們很常被專有名詞或統計概念困住。
回想自己過去讀文獻也是類似的狀況。
但現在漸漸養成挑著看的習慣:
先看完摘要,接著看研究目的、達成研究目的的手段、結果好不好。
至於看不懂的名詞,知道他的使用目的即可。
中間複雜的運作過程就不深入了!
如此,反而可以較清楚地掌握文章的脈絡。
與碩班同學討論搜尋策略與文獻選擇,
也發現他們不知道如何選擇文獻,因此總是提供以下三個評斷依據:
1.與主題的關連性(至少有一半以上是自己需要的)
2.方法學的完整度
3.結果的完整度(是否回應研究目的的所有問題)
記下上述兩件事,並不是要說明自己的進步,
而是要強調:就算知道這些方法,還是要自己實際用過、區分種種異同,
才比較知道如何運用這些方法。
此外,由於真正花時間去摸索、練習(含犯錯),
才知道之前都卡在哪裡、現在又弄懂了什麼。
總而言之:所有的收穫,都要花時間投入,並且在練習中找出最有效率的方法解決問題。
目前還有許多待改善的空間,就繼續努力吧!
發現他們很常被專有名詞或統計概念困住。
回想自己過去讀文獻也是類似的狀況。
但現在漸漸養成挑著看的習慣:
先看完摘要,接著看研究目的、達成研究目的的手段、結果好不好。
至於看不懂的名詞,知道他的使用目的即可。
中間複雜的運作過程就不深入了!
如此,反而可以較清楚地掌握文章的脈絡。
與碩班同學討論搜尋策略與文獻選擇,
也發現他們不知道如何選擇文獻,因此總是提供以下三個評斷依據:
1.與主題的關連性(至少有一半以上是自己需要的)
2.方法學的完整度
3.結果的完整度(是否回應研究目的的所有問題)
記下上述兩件事,並不是要說明自己的進步,
而是要強調:就算知道這些方法,還是要自己實際用過、區分種種異同,
才比較知道如何運用這些方法。
此外,由於真正花時間去摸索、練習(含犯錯),
才知道之前都卡在哪裡、現在又弄懂了什麼。
總而言之:所有的收穫,都要花時間投入,並且在練習中找出最有效率的方法解決問題。
目前還有許多待改善的空間,就繼續努力吧!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20110311會談記錄-未來之研究架構、學習效率之改善、研究相關的困難
I. 研究架構
A. 個人疑問:中風知識、OT知識看起來都是FIFE的一部份,為什麼之前老師會建議先做FIFE?
B. 老師建議:
1. 重整研究架構,將研究架構分成潛在的理論架構與相對應的研究主題兩張圖說明。訂定合理的研究架構(含可行性、執行順序)。
2. 思考上述研究的預計執行時間。我原本以為以為一個計畫執行半年即可,但此想法過於理想化。即使老師也要5-8年才能完成上述所有研究,初學者可能要兩倍時間。因此訂定研究架構,不只涵蓋修業期間的研究內容,還包括未來可能可以做的。又,若想要理想,就要規劃得更完整一些。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研究生的「心臟功能訓練」
下學期,是許多研究生焦慮的高峰,因為這學期是攸關畢業與否的最後時刻。
由於期望越大,壓力越大,
作業/論文的品質連帶受到影響。
因此,不少人得到老師一針見血的忠告。
然而,良藥終究是苦口,
以下是自己「拋磚引玉」得到的分享(註)。
自己得到的忠告:不要抓不到重點還愛鑽牛角尖。
只是努力但沒有方法,只是徒費力氣!
研究生A:我實在看不懂你在寫什麼。你看得懂嗎?
研究生B:我不知道是你邏輯有問題,還是口語表達能力有問題。
研究生C:如果你再繼續這樣(寫)下去,我們要好好討論這段指導關係要怎麼繼續下去......
註、雖然自己還沒到寫畢業論文的階段,但光是整理資料作報告,
老師一眼就看穿問題何在了!
所以,可能可以及早修改/防範到最後一刻才發現嚴重的疏漏吧!
由於期望越大,壓力越大,
作業/論文的品質連帶受到影響。
因此,不少人得到老師一針見血的忠告。
然而,良藥終究是苦口,
以下是自己「拋磚引玉」得到的分享(註)。
自己得到的忠告:不要抓不到重點還愛鑽牛角尖。
只是努力但沒有方法,只是徒費力氣!
研究生A:我實在看不懂你在寫什麼。你看得懂嗎?
研究生B:我不知道是你邏輯有問題,還是口語表達能力有問題。
研究生C:如果你再繼續這樣(寫)下去,我們要好好討論這段指導關係要怎麼繼續下去......
研究生D:我看不出你這篇研究的價值何在!
後記:
如果能夠依照老師的忠告修改論文,
應該是獲益良多。
但前提是:心臟要夠強。
最好可以鍛鍊成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做該做的事,
讓自己變強......
後記:
如果能夠依照老師的忠告修改論文,
應該是獲益良多。
但前提是:心臟要夠強。
最好可以鍛鍊成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做該做的事,
讓自己變強......
註、雖然自己還沒到寫畢業論文的階段,但光是整理資料作報告,
老師一眼就看穿問題何在了!
所以,可能可以及早修改/防範到最後一刻才發現嚴重的疏漏吧!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研究生的煩惱
研究生最常擔心的事情,就是書讀不完、研究趕不完、作業寫不完,以致於無法符合自己與老師的期待。
上週末恰好看到一部關於亞洲人到美國讀研究所的短劇,
劇中男主角深為每週龐大的閱讀量與教授嚴厲的問答所苦(註)。
而且上課前,老師會預期台下所有學生已讀過所有教材(神奇的是,多數人居然真的讀完了),
並且可以記住各個段落與作者的主張,
然後針對各種見解提出說明與自己的看法。
如果只是彙整別人的想法,而沒有提出自己的看法,
就會被認為沒有讀懂、想法不夠深刻、或沒有批判力。
於是主角的同學們有人深夜掛急診、有人因為讀不懂教材而天天尖叫、也有人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只為了讀完指定教材。
對於臺灣的研究生而言,劇情或許有些誇大,
但個人能夠體會那種:好不容易讀完一堆書,
卻完全沒有消化吸收的痛苦。
尤其是非母語的文獻,能夠弄懂並記住他的意思已經不容易了,
還要在短時間內歸納並提出英語評論,確實深具挑戰性。
想破頭也想不出什麼問題或見解的窘迫,
應該是學術研究的必經之路吧?
但是要怎麼突破呢?
除了保持耐心,大量閱讀、找人討論、想辦法掌握文獻的脈絡之外,
可能別無他法了吧?
註.劇中的一位教授告訴男主角說:這門課是你畢業前必須越過的山峰。
如果你能夠不被這做山所困住,你的世界將全然不同!
大約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所淬礪出的能力吧!
上週末恰好看到一部關於亞洲人到美國讀研究所的短劇,
劇中男主角深為每週龐大的閱讀量與教授嚴厲的問答所苦(註)。
而且上課前,老師會預期台下所有學生已讀過所有教材(神奇的是,多數人居然真的讀完了),
並且可以記住各個段落與作者的主張,
然後針對各種見解提出說明與自己的看法。
如果只是彙整別人的想法,而沒有提出自己的看法,
就會被認為沒有讀懂、想法不夠深刻、或沒有批判力。
於是主角的同學們有人深夜掛急診、有人因為讀不懂教材而天天尖叫、也有人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只為了讀完指定教材。
對於臺灣的研究生而言,劇情或許有些誇大,
但個人能夠體會那種:好不容易讀完一堆書,
卻完全沒有消化吸收的痛苦。
尤其是非母語的文獻,能夠弄懂並記住他的意思已經不容易了,
還要在短時間內歸納並提出英語評論,確實深具挑戰性。
想破頭也想不出什麼問題或見解的窘迫,
應該是學術研究的必經之路吧?
但是要怎麼突破呢?
除了保持耐心,大量閱讀、找人討論、想辦法掌握文獻的脈絡之外,
可能別無他法了吧?
註.劇中的一位教授告訴男主角說:這門課是你畢業前必須越過的山峰。
如果你能夠不被這做山所困住,你的世界將全然不同!
大約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所淬礪出的能力吧!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對研究生而言重要的小事
多讀、多想、多寫、著手去做,是大家給研究生常見的建議,
但是還有其他重要的小事,也很值得放在心上,
比如盡可能有規律的運動與作息、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有進度,即使一點點也好、
保持耐心與熱情、永遠不要對自己失望、每天至少做一件讓自己高興的事......
今天看著自己開學以來的工作計畫,發現自己進度與預期不符,
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大幅落後。
除了檢討自己的時間分配,還是要給自己打氣:
多被磨練,才進步得快。
現在如能習慣綁石頭在腳上走路,之後就可以健步如飛了!
但是在舉步維艱的時刻,還是要讓自己不要失去動力。
因此,寫下一些自己覺得對研究生很重要的事。
多讀、多想、多寫、著手去做,是大家給研究生常見的建議,
但是還有其他重要的小事,也很值得放在心上,
比如:盡可能有規律的運動與作息、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有進度,即使一點點也好、
保持耐心與熱情、永遠不要對自己失望、每天至少做一件讓自己高興的事......
仔細想想,這些重要的小事,總是容易被忽略,
直到他們影響了大事......
所以,這些小事,也要放進待辦事項裡,養成習慣呢!
但是還有其他重要的小事,也很值得放在心上,
比如盡可能有規律的運動與作息、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有進度,即使一點點也好、
保持耐心與熱情、永遠不要對自己失望、每天至少做一件讓自己高興的事......
今天看著自己開學以來的工作計畫,發現自己進度與預期不符,
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大幅落後。
除了檢討自己的時間分配,還是要給自己打氣:
多被磨練,才進步得快。
現在如能習慣綁石頭在腳上走路,之後就可以健步如飛了!
但是在舉步維艱的時刻,還是要讓自己不要失去動力。
因此,寫下一些自己覺得對研究生很重要的事。
多讀、多想、多寫、著手去做,是大家給研究生常見的建議,
但是還有其他重要的小事,也很值得放在心上,
比如:盡可能有規律的運動與作息、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有進度,即使一點點也好、
保持耐心與熱情、永遠不要對自己失望、每天至少做一件讓自己高興的事......
仔細想想,這些重要的小事,總是容易被忽略,
直到他們影響了大事......
所以,這些小事,也要放進待辦事項裡,養成習慣呢!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論文寫作的生活觀:寫作是一件快樂的事
今天聽陳為堅老師分享他對論文寫作的哲學,與他的著作(科學論文寫作入門)想傳達的感受是一致的:
寫作是件很快樂的事!
在演講中他甚至表示:能夠把文字順過去,會有一種「快感」!
這種感受我也能體會,因為自己也是個愛寫作的人,只是還沒把學術寫作當成樂趣。
學術寫作與其他寫作的不同,可能在於題材與閱讀對象的差異。
但在求創新、價值上,都與一般寫作無異。
到底為什麼學術寫作會如此令人頭疼?實在是個有趣的問題。
或許是一直沒有好的方法、以致沒有好的結果,
也可能是引言引錯方向,以至於一直繞不到研究目的上。
最可怕的是邏輯順不過去,總是卡在一個地方。
所以,要如何克服這個困境,寫出好的文章呢?
陳老師提供了四句箴言:
就地取材:善用學校資源、老師資源
善讀文獻:瞭解文章結構、讀懂文章、進而自己應用至自己寫的文章
用對方法:用適當的方法分析資料
日寫一段:養成每天寫一段論文的習慣
看起來平凡,其實一一實行也不容易(大約就是三歲孩兒道得,八十老翁未必行得)。
現在寫部落格,除了強迫自己必須做點值得紀錄的事,
也是養成日寫一段的習慣。
希望自己能夠漸漸體會學術寫作的樂趣......
寫作是件很快樂的事!
在演講中他甚至表示:能夠把文字順過去,會有一種「快感」!
這種感受我也能體會,因為自己也是個愛寫作的人,只是還沒把學術寫作當成樂趣。
學術寫作與其他寫作的不同,可能在於題材與閱讀對象的差異。
但在求創新、價值上,都與一般寫作無異。
到底為什麼學術寫作會如此令人頭疼?實在是個有趣的問題。
或許是一直沒有好的方法、以致沒有好的結果,
也可能是引言引錯方向,以至於一直繞不到研究目的上。
最可怕的是邏輯順不過去,總是卡在一個地方。
所以,要如何克服這個困境,寫出好的文章呢?
陳老師提供了四句箴言:
就地取材:善用學校資源、老師資源
善讀文獻:瞭解文章結構、讀懂文章、進而自己應用至自己寫的文章
用對方法:用適當的方法分析資料
日寫一段:養成每天寫一段論文的習慣
看起來平凡,其實一一實行也不容易(大約就是三歲孩兒道得,八十老翁未必行得)。
現在寫部落格,除了強迫自己必須做點值得紀錄的事,
也是養成日寫一段的習慣。
希望自己能夠漸漸體會學術寫作的樂趣......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SPSS與Excel資料的轉換、合併
最近在計算PHQ9與HADS兩個工具的心理計量特性初步分析,
然而在資料分析之前,就遭遇了檔案轉換的問題。
請教宇祐之後,兩個問題都順利解決了,以下是處理程序。
Q1.Execl無法匯入SPSS怎麼辦?
建議:檢查Excel的檔案最初版本是Office的哪一個版本(97-2003的xls.或2007以上的xlsx.),
如果原本的檔案格式是xls.,但後來轉成xlsx.檔,在轉成SPSS時可能就會出現問題。
因此,只要把檔案重新存成xls.檔,就可以依照一般的方式,在SPSS開啟了!
Q2.為什麼在SPSS複製/貼上資料,程式很容易當掉,或是要處理很久?又,為什麼無法直接把所有Excel的檔案複製/貼上到SPSS?
建議:SPSS較不適合進行複製貼上的功能,而且大量複製貼上,有產生亂碼、資料錯亂的風險。因此,如果要複製大量資料,可考慮製使用檔案合併的功能,將兩個資料合併。作法如下:
1.確定兩個要合併的檔案有共用的變項。例如:個案編號(ID)。
2.開啟要合併的檔案A,點選Data/Merge Files/ Add Variables*/ An external SPSS Statistics Data File (點選Browse,找出要合併的檔案B)/Continue
3.點選要合併的變項,選至右邊new working data file的欄位 / 點選Match cases on key variablein sorted file /將兩個檔案共用的變項(ID)選至下方的共用變項,按OK,就大功告成了!
然而在資料分析之前,就遭遇了檔案轉換的問題。
請教宇祐之後,兩個問題都順利解決了,以下是處理程序。
Q1.Execl無法匯入SPSS怎麼辦?
建議:檢查Excel的檔案最初版本是Office的哪一個版本(97-2003的xls.或2007以上的xlsx.),
如果原本的檔案格式是xls.,但後來轉成xlsx.檔,在轉成SPSS時可能就會出現問題。
因此,只要把檔案重新存成xls.檔,就可以依照一般的方式,在SPSS開啟了!
Q2.為什麼在SPSS複製/貼上資料,程式很容易當掉,或是要處理很久?又,為什麼無法直接把所有Excel的檔案複製/貼上到SPSS?
建議:SPSS較不適合進行複製貼上的功能,而且大量複製貼上,有產生亂碼、資料錯亂的風險。因此,如果要複製大量資料,可考慮製使用檔案合併的功能,將兩個資料合併。作法如下:
1.確定兩個要合併的檔案有共用的變項。例如:個案編號(ID)。
2.開啟要合併的檔案A,點選Data/Merge Files/ Add Variables*/ An external SPSS Statistics Data File (點選Browse,找出要合併的檔案B)/Continue
3.點選要合併的變項,選至右邊new working data file的欄位 / 點選Match cases on key variablein sorted file /將兩個檔案共用的變項(ID)選至下方的共用變項,按OK,就大功告成了!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臨床人員確認療效的難處
在聽了一整學期的心理計量特性課程之後,最近跟一些臨床的同事聊天,
赫然發現「臨床人員不容易確認療效」的事實。(也可能是因為OT服務的對象改變通常太小了)
主要原因有幾個:
1.臨床評估結果並無MDC/MCID可作參考,因此不易確認個案的改變是測量誤差造成,或是個案能力真的有改變,以及改變量對個案而言是否有意義。
2.臨床治療師所遇到的個案是有「偏差的」(學術研究所收錄的個案所涵蓋的層面可能較廣、或標準一致,因此結論較為可信),因此結果有沒有效,不太能夠推論至大部分個案。因此常依循經驗法則討論治療方式(註一)。
3.無對照組可以「區辨」個案自己好的,或是因為治療而改善的(註二)。
4.在臨床獨立收案(沒有其他學術領域的合作對象),研究方法較不容易嚴謹。例如:達到單盲或雙盲、以推論統計的方式分析資料,而非只有描述性統計。
5.(如很多人所知的)臨床人員工作負擔很大,沒有多餘的心力進行研究。而且短期內,研究對他們而言並沒有任何好處。
因此,臨床人員如果能與學術人員合作,
對於自己所執行的治療應該會更有信心(也可能更加困惑......)。
赫然發現「臨床人員不容易確認療效」的事實。(也可能是因為OT服務的對象改變通常太小了)
主要原因有幾個:
1.臨床評估結果並無MDC/MCID可作參考,因此不易確認個案的改變是測量誤差造成,或是個案能力真的有改變,以及改變量對個案而言是否有意義。
2.臨床治療師所遇到的個案是有「偏差的」(學術研究所收錄的個案所涵蓋的層面可能較廣、或標準一致,因此結論較為可信),因此結果有沒有效,不太能夠推論至大部分個案。因此常依循經驗法則討論治療方式(註一)。
3.無對照組可以「區辨」個案自己好的,或是因為治療而改善的(註二)。
4.在臨床獨立收案(沒有其他學術領域的合作對象),研究方法較不容易嚴謹。例如:達到單盲或雙盲、以推論統計的方式分析資料,而非只有描述性統計。
5.(如很多人所知的)臨床人員工作負擔很大,沒有多餘的心力進行研究。而且短期內,研究對他們而言並沒有任何好處。
因此,臨床人員如果能與學術人員合作,
對於自己所執行的治療應該會更有信心(也可能更加困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