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OTK論文研究計畫之討論記錄與自問自答的備忘錄

討論記錄
1.撰寫研究計畫時需兼顧理論的最低需求與可行性。
例如:雖然不容易收到中風個案,但個案與家屬人數比例不宜差異太大,以免使研究的方向從「以個案為中心」變成「以家人/家庭為中心」。

2.何時將紙本教材轉多媒體施測與教育?
原本預計紙本教材內容確定之後再決定那些內容要做那些多媒體類型的規劃,
但有些教材確實很適合用圖片呈現,
例如:治療器材、取得方式(流程圖)。
因此考慮下一回認知訪談,部分轉為電腦呈現。
可能遭遇的問題:如果有些項目是電腦,有些是紙本,可能會造成訪員與受訪者的困擾。

備忘錄
1.驗證心理計量特性時,一個個案到底要填幾題?是不是有需要用到那部分的個案才填寫?
→我預計一個個案最多填寫20分鐘的問卷。就目前個案填寫問卷的速度來看,應該可以填寫20-35題不等。
→依據OTK問卷與教材的設計,確實是會用到那些服務的個案才需填寫那部分的內容。因此,如果受訪者沒有接受職業重建的需求,就不需填寫職業重建的問卷。另外,可以預期的是:年紀適合/有潛力就業的中風個案並不多,收案時可能會面臨收不到職業重建的個案的問題。又,如果在醫院收案,可能會收不到需要居家OT和機構OT的個案。

2.驗證教育成效時,要用短版問卷?
→驗證OTK衛教成效時,應該是以短版問卷施測才能快速完成(因為尚未完成電腦化適性測驗。)
但是OTK系列研究流程中並未包含短版問卷的發展與驗證。
因此可能要在題庫的心理計量特性驗證之後,發展短版OTK問卷。
→若個案使用短版問卷評估,如何進行適性教育?
一樣是錯那一題,就看那一題的答案。

3.以個案的ADL表現作為OTK衛教的成效指標可能會有問題:當個案瞭解職業重建之後,個案的ADL會隨之提升嗎?
→ADL表現可作為生理OT、輔具中心、居家OT、機構OT等4個面向的OTK衛教成效指標。但因為職業重建的治療目標不在提升ADL,而是加強就業能力,因此以ADL表現的改變作為成效指標可能會有問題。或可考慮將職業重建面向的衛教成效指標改為有無尋求職業重建服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