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收案得到的有趣回饋

為了趕在開學前結束收案,這一兩週花了大部分時間在收案,
雖然成果有限(一直被拒絕、或是問到一半發現不適合收案),
但從個案或家屬得到一些有趣的回饋,因此記錄下來。

家屬A:我覺得你們做的研究都很有效,我先生之前有在你們這裡做了好幾次的腦力研究,記毅力和邏輯思考就越來越厲害了!
一開始只能計3個,後來越做越厲害,第二次就可以記4個,第三次就可以記5個了!
分類卡片那個也是,我後來跟他講要看顏色、數字去分,
他之後就知道規則,就越來越容易答對了!

→經過確認,證實是我們的記憶粒廣度和卡片分類測驗。
看來認知測驗的學習效應,以及家屬在家偷練,對評估結果的影響真的很大!


家屬B與個案B:你說你讀到職能治療博士班喔?一定很辛苦呴!那以後是不是就當這些老師的老師了?
→每次當有人問讀博士辛不辛苦,都覺得自己的辛苦程度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算不算「很辛苦」呢?真是難回答!
至於是不是變成老師的老師,就不知道了!
只能說,以後會考慮找教職吧!

一般人對於研究生的看法似乎有些微妙地分歧:一種是認為無所事事、也無一技之長,只好一直讀書(但是未來就業也不見得好)。另一種是認為一定是很會讀書,有遠大抱負,因此才讀這麼多書。這只能說是研究生百百種,大家理解到的,就有百百種了吧!

3 則留言:

  1. 家屬A好可怕…雖然他很興奮可是看在研究者眼裡應該想哭吧…「可不可以不要偷練ㄒㄒ」

    (不禁讓我想到芝麻街的開播讓兒童語言發展研究者跳腳的例子…)

    回覆刪除
  2. * It's an expectation effect because they care!

    * 我念博班時,也覺得辛苦,也告訴他人沒有(辛苦的)心裡打算,就不要念。現在的想法是,沒有這樣的努力與訓練,有成就感/競爭力嗎?將來拿什麼跟學生分享?

    回覆刪除
  3. To Antonio:
    對個案和家屬而言,功能恢復是很重要的,
    我們也不能叫他不要回家練習,或是接受其他治療啊!
    這就是醫學倫理和研究的兩難,
    所以只能用隨機分派的對照組來處理這樣的狀況了!

    To 老師:
    基本上,自己好像沒有覺得很辛苦,
    只覺得心總是不安,好像永遠都做不完、也做不好,如此而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