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2012/3/14論文撰寫課程記錄

(本週我休息一次,因此記錄老師對其他同學文章的建議)
內容
1.批判能力的應用:對於自己的文章,要能判斷研究的價值。對於他人的文章,要能瞭解研究的不足。

2.作者的評析能力展現於論文的前言與討論:前言必須提出本研究之重要性(例如:提供預後的預測因子、此族群尚無人研究)與前人之不足。討論時則應說明結果是否合理,並且主觀地解釋結果。

3.應留意文句之間為因果關係或關聯程度。

4.文章投稿時不必寫到完美才投稿:除了邊際效應遞減之外,在回覆審稿者意見時仍然可以修改自己覺得不恰當的段落。

5.主題句後面的支持句應與主題句呼應,而非另闢新題材。例如:本研究亦發現FMA總分為另一影響O-HRQOL的主要因素(主題句)。在迴歸分析中,控制BI和FAI分數影響後,FMA分數增加解釋的變異量小,顯示動作能力對O-HRQOL的影響較ADL小(支持句)。  二句未能密切呼應。應寫FMA為何為主要因素(可由單變項分析結果說明動作控制與HRQOL、動作控制與ADL皆有高相關解釋)。

6.回覆審稿者信件應留意二件事:
(1)以審稿者提出的名詞進行回覆,避免以意義相近的詞彙回覆審稿者的提問。
(2)回覆審稿者意見時,最好可提出數據作為支持,而不要通篇論述。

7.前言中應避免太過瑣碎或特定的舉例:前言可以較廣泛的詞彙,綜合說明多篇研究的結果。除非是本篇文章特別要強調的內容,否則不需一一說明各篇的差異。

8.前言在說明某些族群的特色時,通常不會強調地區:強調地區性會使研究主題受侷限。試想:引用美國的文獻並不會特別強調美國的中風個案如何如何,因此引用台灣的文獻亦不需強調台灣的中風個案如何如何。除非是要強調本土化的議題。

格式
1.摘要可分為有列出數據與沒有列出數據二類。一般醫學論文多為有列出數據的摘要。

2.討論的段落通常只彙整數據,而非重述結果。

3.時態:結果indicates ...用現在式。描述結果則用過去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