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5日 星期日

舊酒裝新瓶:新手上路的第九個月

前情提要:十幾年前,我是一位大學剛畢業的菜鳥職能治療師,也是整個職能治療室的第一位職能治療師。就職後二週才有另一位資深同事加入。整個治療空間與器材是我們共同規劃、歸置之後才誕生的。由於一畢業就獲得建置部門的權利太過少見,我每月寫一篇新手上路的心得作為紀念。簡單說,就是一個從零開始的故事......(更多文章請參考舊酒裝新瓶:新手上路的第一 ~八個月)。

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而我已經沒有享受暑假的權利。我已經踏出校園整整一年了!這一年裡,適應著不再是大學生這等嬌寵的身份,同時想著如何才能讓醫院裡的大家認同職能治療並且提供有品質的治療服務。這些問題,都得慢慢在工作中尋找線索與答案,同時也面對了不少新的挑戰。

個案/家屬和治療師的治療目標並不一致?
解釋個案目前所處的狀況,讓個案瞭解可能的預後、與醫療人員討論出的共同目標是「治療同盟關係」的重要基石。但對於不能接受現況的個案及家屬,卻是極艱辛的路程。有時連站都站不穩個案會問:「我這個月是不是就可以學會走路了?」也有不願面對家人在病後認知能力受損,而向治療師反覆解釋:「我爸爸不是變笨,不是聽不懂,只是不想說!」這又能自欺欺人多久呢?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家屬和個案本身都稍微適應新的情況,再討論短期目標效果就會好得多!

但是治療師瞭解歸瞭解,如何講得讓非醫學專業的人瞭解,又是一回事了!這方面,資深同事就強得多。幾乎他一解釋,病人就點頭稱是,好像所有的問題都難不倒他,而他也能適時想到譬喻來協助說明。這真是非常實用的能力,我超想學會!

預後要說明到什麼程度?
最近接到兩名罕見疾病的孩童,年紀都小且分別是隔代教養和新台灣之子。遇到這類孩童,治療師最困擾的常是無法順利與家屬溝通,包括簡單地介紹疾病本身。不過,家屬既然會帶小孩來做職能治療,一定是發現自己家小孩和別人家的孩子發展上有落差。尤其是小孩的認知發展(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以後上學功課會不會跟不上?該不會去「啟智班」吧?),家屬最擔心也最在意。而我最為難的是:當我發現小孩以後可能會有認知或學習上的困難,到底要不要告訴家屬呢?或是要告訴家屬多少呢?

解釋病情和預後,似乎不是治療師的工作重心。傾向不樂觀的預後,是不是也暫時就不要提?畢竟小孩還不滿一歲就告訴家長「孩子可能有認知功能的問題」,除了使他們擔憂,好像也沒有任何助益。說不定家屬現在也不想知道,因為他們已經承受太多責難與壓力了。再說,小孩的身心功能正在發展,說不定早期療育做得很成功,未來和其他小孩差異並不大?

治療師只要按照評估結果解釋分數、討論治療目標、每次治療之後告知家屬孩童在治療室的表現、提供回家作業,是不是就盡責了?後續的發展等到家屬自己開口詢問,再提供資訊會比較好嗎?我心中充滿問號,沒有答案。

治療活動可以像點餐一樣自由搭配嗎?
通常個案到職能治療室,都是固定半小時療程(副木除外)。半小時內,治療師會依據個案的需求安排適合他們的三個治療活動。然而有些心急的個案或家屬會自己認定某些治療項目才是最需要的,因此要求治療師換活動。這對新手的我很困擾,因為治療活動都是經過臨床推理後,選擇較適合個案情況的項目,並非隨意安排。當然病人與家屬也可能會堅持他們不是隨意選擇......

有時個案覺得他的手功能不佳,就會說:「希望在這裡多做手的訓練,其他身體的訓練在物理治療都已經做過了!」這時,我會先確認他在物理治療做的項目。如果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的訓練內容差異很大,還是會設法鼓勵病人練習目前的項目,或在目前的項目多融入手功能的訓練。如果二種治療的訓練過於相似,我就從善如流調整治療項目。

人的生活不可能只用到手,身體各部位動作的協調都會明顯影響功能表現。經過解釋,有些人能接受,有些人還是一再找機會詢問可否換成他們想要的活動。這時該尊重病人的就醫權利,讓他們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或是依照自己專業的判斷,為他們選擇適當的治療活動呢?「知情同意,個案自主」的原則,我還是難以運用自如。

早就該做的公告欄終於開工
許多醫院的診間外會張貼衛教資訊或重要公告。以前沒覺得特別重要,但現在發現如果個案與家屬對於疾病、親職互動或未來展望有更多了解,醫病溝通比較順暢,對個案的功能進步也有幫助。因此我打算從這個月開始,在小兒治療室外面設計一小面公告欄,把報紙上看到的合適的文章貼在那裡,提供家長做參考,並且可以減少家長等待的無趣感。

文章可以取材自國語日報的家庭版和教育版的腦神經發展文章與特教文章,同時也分享一些身心障礙人士的傑出表現,用以和家長與小朋友共勉。希望這個設計,可以提供家長更多與小孩相處的良方,並拉近治療關係。

想想真是奇妙,明明自己還沒有小孩,卻要教比自己年長的人如何帶小孩。這或許就是專業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