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OTES收案與OTK測試面臨收案人數減少之問題

OTES前二個月收案速度頗快,但本月開始面臨收案人數下降的問題(7-10人/週)。
推測原因有三:
1.大部分的門診個案已收完
2.住院個案更新速度減緩
3.拒絕率與病人狀況不適合的比例增加:住院個案的生理狀況可能受天候影響,復原情況不佳。
解決方式繼續等舊的個案出院,新的個案住院。(一週約到臨床收案12小時)

OTK測試的人數也面臨測試人數減少的問題。
我推測的主要原因為:OTK測試的個案皆來自OTES收案名單,若OTES的個案量減少,OTK測試的人數自然跟著也減少。
另外,有幾項減少受測人數的原因:
1.個案本身認知能力不佳,又無家屬陪同,無法衛教。
2.個案/家屬教育程度不佳,難以衛教。
3.家屬認為治療比衛教重要,因此直接拒絕。
解決方式:充分說明,知情同意。繼續等新的個案。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2013研究成果記錄

已完成
期刊論文

1
中風個案自陳職能治療服務需求與滿意度之探討
-第三作者(含收案)
-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
2
中風後上肢關節疼痛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關聯。
-第三作者
-職能治療學會雜誌,31174-192
研討會論文

1
Important occupational therapy knowledge for strok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第一作者,口頭報告
-the 2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ng Hospitals and Services (Gothenburg, Sweden, May 22-24, 2013)
2
發展職能治療知識架構與細項
-第一作者,口頭報告
-201313屆職能治療學術研討會(台北)
3
中風病人之自陳職能治療需求與滿意度
-第二作者
-201313屆職能治療學術研討會(台北)
研究計畫

1
中文版中風病人物理治療參與度量表之發展與驗證
-義大醫院
-審查中
IRB申請

1
適用於中風個案之中文版職能治療參與度量表之發展與驗證
-台大醫院
-通過
2
中文版中風病人職能治療參與度量表之發展與驗證
-北醫
-撤案
其它

1
反應性作圖
2
協助Tammy SK問卷之心理計量特性驗證
3
彙整OT教師2012.7-2013.7年之著作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SK文獻彙整之困難與解決方式

日前與怡靜各自完成SK文獻之彙整(介紹與評析SK測驗工具),並於上週完成交叉確認。
目前的困難為交叉確認的結果發現我們有許多介紹與評析結果不一致,因此無法快速完成SK文獻彙整之結果。
不一致的情形如下:
1.未先定義SK各個面向的意思,造成部分題目分類困難。例如:「中風後可能有憂鬱情緒、褥瘡」、「國家對於中風者有那些福利制度」、「中風後是否應避免搭乘飛機」、「中風後的可能恢復情形如何」等題目之面向難以確認。
→憂鬱為中風後常見之共病,因此列入流行病學。褥瘡應屬中風後遺症之後遺症,目前先列入症狀。其餘尚待討論。

2.SK 測驗提數待確認:許多SK量表包含中風知識、受訪者的中風經驗與對中風的觀感。
→本研究之目的為彙整SK測驗題目,因此應排除經驗與觀感的題目。故決定於交叉確認後刪除之。

3.文中所附量表與作者文中描述不同
→以文中所附量表為主。

4.作者把中風症狀與徵兆混用:有些問卷題目雖然是問中風症狀,但選項卻是中風的徵兆,或者二者皆有。造成分類困難。
→依選項決定。若選項為徵兆則屬徵兆,若選項為症狀則屬症狀。若二者皆有則記錄為二者皆有。

5.部分題目為題組,難以確認題數:有些題目為詢問中風徵兆/症狀/危險因子,並且於題目之後列出二十個小題目(選項)讓受訪者填答是或否。
→若題目後的選項後方有標明是否,則每一小題視作一個選項。若題目之後的選項為一張清單,則將同一題目下的所有選項視作一題。

我們的解決方式為:以追蹤修訂進行交叉確認後的修改,並新增註解說明為何如此修改。並於本週討論彼此修改的內容與原因。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OTES方法撰寫之困難

日前把OTES研究計畫改寫為英文論文。
目前遭遇最大的困難為在投稿的目標期刊中,似乎很難找到合適的參考範本,尤其是翻譯/改編的流程與資料分析的部分。
我的解決方法如下:翻譯/改編的流程我參考曾老師翻譯PEDI和DCDQ的著作。
資料分析的部分則是參考老師的著作中,提到相同分析方式的論文,再行改寫。
希望這個方法能彌補未在投稿的目標期刊中找到參考範本的問題。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提供住院病人OTK的適合時機為何

最近提供住院病人OTK時,發現一個奇妙的現象:
一開始病人對於所有與他們相關的內容很有興趣(包括醫院生理OT、輔具中心、職業重建、長期照護)。
但是他們把OTK測試時學到的知識去詢問復健相關醫療人員,
得到的回覆常是:這對你說還太早了!要用的時候再知道/出院前一週再知道/再說就可以了!
從此,他們對於OTK就有點意興闌珊,好像那是不重要的事。

我的想法與那幾位醫療人員不同。
我想法有二:
一、在個案住院的第二、第三週提供OTK,時機相當適合。
復健病房住院的人通常只能住28天(四週)。
OTK提供的時間通常為住在復健病房的第二或第三週。
若把所有OTK的提供與應用時間都延後至第四週,個案與家屬可能會手忙腳亂。
一下子要申請身心障礙證明以申請長期照護或職業重建、一下子要居家訪視與環境改造,
時間過於倉促。

二、多瞭解對個案重要的OTK有助於個案於住院其間的「安適感」
有些住院病人/家屬對於未來的功能恢復、復工狀況、出院後的回診、家中的無障礙環境頗為憂慮。
若他們能在個案病情較為穩定,又不會太晚得知訊息的時間點(在復健病房的第二或第三週,且可以到治療室做治療)獲得實用的OTK,
可以讓個案與家屬因為瞭解後續的復健與生活將如何安排而比較安心。

或許醫療人員有既定的出院準備計畫,因此認為提早告知出院準備的內容(例如OTK的內容)不太恰當。
然而,病人住院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出院,
因此我認為只要當病人病情穩定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出院準備了(但不表示病人要在一週內出院)!
所以,在個案住院的第二、第三週提供OTK/與個案討論出院相關規劃,時機相當適合。

如果大家對於這個現象有任何意見,都歡迎提出來討論。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思考]文獻回顧時,交叉確認之必要性

最近在寫SK測驗的文獻回顧,就參考了幾篇刊在Stroke的回顧型文獻。
結果發現多數文章在篩選與評析文獻時,作者會交代由幾位作者獨立作業,之後再進行交叉確認。
若這幾位作者意見不一致,再由另外一位作者判斷或再加入另一位作者一起討論並判斷。
然而,在我們的SK測驗文獻回顧中並未進行交叉確認(雖然在最初的研究方法曾規劃在評析的部分需要交叉確認,但最後刪除了)。

於是,我整理了2個可能不需要交叉驗證的原因:

1.篩選標準明確:本研究的文章收錄標準有三:英文期刊論文、實證型研究、研究中使用SK測驗且可取得量表全文(不論是附在文章中、張貼在網頁上或向通訊作者索取皆可)。排除標準為文章形式為文獻回顧、評論、信函、演說或社論。上述這些標準很具體,較無判斷上的困難。

2.需評析的內容很少:本研究需要評析的文章僅有三篇(僅評析有心理計量特性驗證的文章),而且這些文章對於SK測驗的描述很有限,無模稜兩可的部分。

因此,雖然交叉確認是比較嚴謹的方法,
但本研究之篩選標準明確,且最後需要評析的內容很少,
所以沒有使用交叉確認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評估OTES是否影響治療師對病人的方式以及病人參與治療的情形(11/25更新)

以下內容為實地訪問治療師(5人。其他治療師剛好有事不在治療室)、個案/家屬(未正式統計,但多數住院個案認為積極治療有助恢復,因此估計約有60)之後,與老師討論的內容記錄。

I.        治療師自陳的結果
A.      評估OTES並未造成他們對病人的治療態度與介入方式。原因有六:
1.      評估OTES只是記錄現實情況,而非改變介入方式的參考依據。
2.    填表前已知個案的參與度好壞:量表分數只是作為整體參與度的記錄。
3.      治療師會依據個案參與活動的情況提供立即的回饋:治療師透過提供病人即時回饋以提升其參與度,因此不需要參考量表分數即可調整介入方式。(因為他們一直都在努力提升個案的參與度,並不是填了量表才開始設法提升參與度)
4.      參與度不容易改變。
5.      個案量大,無法一一處理。
6.      填表前已嘗試過提升參與度的方式:治療師通常治療個案一段時間才填寫這份量表,因此已盡力嘗試能提升治療參與度的方法了!

II.      病人/家屬自陳的結果
住院的個案與家屬通常會明確表示相信愈認真做治療,會恢復得愈好。門診的個案與家屬則傾向相信愈認真做治療,恢復得愈好。(除非個案恢復狀況非常不理想)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良好的搜尋策略+PubMed定期論文通知有助掌握最新研究資訊

昨天參加健康識能的研討會,
結果發現主要的演講內容已在五月份參加瑞典的HPH研討會時聽過,而且是原班人馬輪番上陣。
而報告內容相關的論文早在去年一月刊出,怡靜則在去年中分享了相關文獻。
由論文刊出、搜尋到文章、參加國外研討會、參加研討會的過程,每個過程都差了半年左右。
這讓我深刻感受到:
良好的搜尋策略和定期論文通知對於需要掌握最新研究的研究人員而言,
就是走在時代尖端的利器!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治療師對於OTES研究之其它想法

以下為簡單記錄治療師填寫OTES後的想法以及我的想法。

I.      
治療師想瞭解實習生評分的結果:治療師有時難以判斷個案是否正確執行活動、對活動的反應,因為同一個治療活動可以有不同的治療目標,不同的活動可能是同樣的治療目標,而且有時是實習生說明不清楚或不熟悉器材的使用方式,導致個案做不好。若未向實習生確認活動內容與治療目標,則難以判斷這些項目的分數。→我的想法:
研究期間,施測者不適合看到彼此的評分結果:施測者間信度的研究設計應該是施測者在評分過程中,不會看到另一位施測者的評分結果。但是如果兩位施測者看到彼此的評分結果而調整自己的標準,或是互相討論評分的標準,可能影響後續的評分。因此在研究結束之前,不太適合讓治療師看到實習生的評分。

II.    以參與度預測ADL表現之獨立程度可能相關性不高
原因為ADL表現之獨立程度主要受個案的「需求」影響(排除雙側動作或認知功能太差的個案):若個案無人照料、家屬強迫或自身有很強的意願想自行完成,個案才會努力在生活中練習。
→我的想法:
未來研究或可探討影響ADL獨立程度的因子,例如:獨居、疾病嚴重程度、家人的態度、是否請看護、個案本身對於獨立的看法等。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遇到難搞的家屬應該心懷感謝(更新)

今天遇到一位對於研究很反感的家屬,
他表示:「博士生都是坐在辦公室裡面東想西想,就把想到的東西拿來問病人。
問一些跟治療不相關的問題,根本對病人一點幫助都沒有。
你們博士生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只是想要拿到資料,去跑統計分析。
一點都不關心病人的需要。
真的要做研究,應該是臨床的老師做才有價值,你們這些人都不接觸病人,做這些都沒有用!」

他這麼說還真的讓我有點難以辯駁。
但是,他已擺明了不願參與研究,我好像也不需要多做解釋。
只是一時又不知道如何打斷他連珠砲般的攻擊。
還好一旁的治療師冷靜地替我解圍:「所以是拒絕嗎?沒有關係,那就說不要參加就好了!」
那位家屬立刻就說不要參加,我才得以順利脫身。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有人這麼直接告訴我他對研究的排斥,
但是我得感謝這樣難搞或拒絕受訪的人。
因為他們讓我更深刻地了解:收案與做研究都不是憑藉一己之力可以完成了!
而且他們的存在提醒了我:不要以為投入時間就可以順利收案,也不應該把同意參與研究視為理所當然(就算預估大概的收案量,收案量還是要看當日的個案與家屬的意願而訂)。
就算收案順利,也絕對不是自己的功勞。

我同意這位家屬的說法:這個研究對於受訪者沒有好處。
對於OTES的收案對象而言,他們比較像是好心幫忙,本身沒有獲得利益。
事實上,OTES的資料是許多好心人與治療師、實習生共同成就的。
在此,我要衷心感謝他們對於OTES研究的貢獻,也要感謝那些拒絕我的人,讓我不會因為收案還算順利而自滿。
希望研究成果能為之後OT臨床提供有意義的介入資訊。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記錄個案認知功能遭遇的問題(搭配OTES記錄)

最近將個案的認知功能加入OTES的個案基本資料當中,
以便於論文中討論認知功能對於治療參與度的影響。
一開始考慮的認知功能評估工具為MMSE,因為臨床最常使用。
然而實際開始記錄之後遭遇了一個問題:不是所有個案在OT都會評估MMSE。
原因有三:

1.有實習生帶的個案才會評估認知功能
治療師個案量大,通常只有實習生帶的個案才會評估認知功能,而且不一定使用MMSE評估。
個案的MMSE分數可能是前幾週剛入院或剛轉復健病房的分數,
與我訪談個案的時間已隔一段時間,可能個案已經復原許多(尤其是門診的個案),
之前的MMSE分數之參考價值有限。

2.認知功能太差的個案或失語症的個案幾乎無法評估MMSE
若個案的認知功能太差或口語表達能力不佳,治療師難以使用MMSE評估,
因為MMSE需要個案自行回答。

3.MMSE不是臨床OT唯一使用的評估工具
目前臨床OT使用的認知評估工具有三種:MMSE、MoCA(中文版蒙特利爾智力測試)、LOTCA。
前二種題目較少,較接近篩檢型測驗,一次治療時間內可完成。
LOTCA則需二次治療時間才能完成。
我曾詢問治療師這三種評估工具在選用上有何依據,
但未得到具體的說明。

我目前的作法是先記錄個案兩週內的MMSE評估分數,若個案沒有MMSE的分數,
則記錄其它認知功能評估工具的評分結果。
若沒有任何一項認知功能的評估結果,則由治療師/實習生主觀判定個案是否認知障礙。
(記錄為□雖未評估,但認知功能應該正常   □應有輕/中/重度認知障礙)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OTES評分困難之彙整

以下為目前治療師與實習生填寫OTES的困難之彙整。
我依據每個困難的特性,共分成三類:分數標準需更明確、有其他因子影響參與度、部分題目的適用性待商榷。
除了列出問題,我也列出自己的看法。歡迎大家提供意見。謝謝。

I.       分數標準需更明確
         A.     觀察一段時間的評分方式可能造成評分差異個案一週出席的次數不太一定,評分者有時難以判斷某一行為是偶而出現或經常出現。
→我的看法:參與度本來就是動態的,因此治療師不需在意個案的某些行為是偶而或經常出現,只需依據個案當週之整體表現評分即可,而非依據過去表現的印象分數評分。

  B.     不知要依那一個治療活動的參與情形評分:通常一個治療時段包含三個治療活動,當個案在某幾個活動參與度不佳,評分者難以決定要評分為偶而、經常或總是。→我的看法:於施測手冊中註明:三個活動皆如此則為總是,二個活動如此為經常,一個活動如此為偶而,所有活動皆非如此為從不。
        C.     個案提問/討論的內容是否應列入評分:有些個案常糾結在同樣的問題不斷重複提問,因此討論頻率雖高,但問題仍然存在。例如:上肢動作恢復有限、肌肉張力過高等。(題2主動討論病情變化、題5主動提問)
→我的看法:我認為個案提問/討論的內容應列入評分。之後將於施測手冊註明:若個案總是重複詢問同樣的問題,則不符合題2「討論病情變化」與題5「對治療活動提問」的要求,應評分為從不。
       D.     仔細聆聽與正確執行是否應一併觀察:有時候個案看起來很認真聽治療師說明,但實際執行會有落差。因此治療師想釐清「正確執行」是否為「仔細聆聽」的判斷標準之一?(題7仔細聆聽、題8正確執行)
→我的看法:聆聽與執行二者應該分開判斷。只要個案看起來有認真聽,就算仔細聆聽。因為個案在動作能力、認知功能與執行功能常有受損,因此認真聽不代表一定可以正確執行。
       E.     難以區分頻率和持續度:若個案可以受治療師的鼓勵而投入活動,或是聽從治療師的建議修改動作,但是都只能持續一分鐘,應該評分為總是或經常?(題6易受鼓勵、題11願意接受治療師的建議)→我的看法:題目是要判斷「有沒有」出現這些行為,而不是行為的品質或持續度,因此只要每次鼓勵與提醒都有相對應的行為產生,就評分為總是。
       F.      準時出席是否包含不會提早出席:有些個案會提早半小時以上的時間到治療室,多少會造成治療師的困擾。
→我的看法:只要在約定的時間點之後的5分鐘內皆屬準時,超過這個範圍則否。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ADL CAT評分情況記錄

ADL CAT之使用情形雖然不屬於我的研究主題,但因為OTES收案的緣故,
最近兩個月已累積一百多次的評估經驗,
我認為有些評估情況值得紀錄,以作為之後其他人使用或修改ADL CAT的參考。

1. ADL CAT
的題目難度階層性似乎與個案的預期不同:個案認為洗衣服比洗碗容易,因為洗碗可能要洗好幾個盤子或杯子,但洗衣服只要把衣服丟進洗衣機即可。

2.
個案認為中風病人無須執行家務型的IADL:有多位中風個案表示既然與家人同住,又有請看護,本來就不需要自己做家事,因此認為題目脫離現實生活。(通常會執行家務型ADL的個案為獨居,無他人協助,因此必須獨立完成家務)

3.
個案認為家事應該分攤:有一位女性中風個案與丈夫平均分攤家事,因此她不做某些家務,但是不代表她沒有能力完成。

4.部分
休閒娛樂型的IADL項目不適用:目前訪談所遭遇到最尷尬的題目為詢問個案是否會去SPA與從事藝術活動(例如:剪紙、畫圖)。就SPA而言,這個活動不是一般中風病人會從事的休閒娛樂。因為SPA對中風病人較不安全,除了要預防跌倒,還要擔心水壓與水溫變化對個案心血可能造成過大刺激,因此SPA這個題目可能不適合放在中風個案的題庫當中。就從事藝術活動而言,一般人會剪紙、畫圖的應屬少數(至少我周遭完全沒有認識會做這二件事的人),建議將舉例改為較常見的活動,例如:唱歌、寫文章、演奏樂器等。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OTES填寫困難之記錄

以下為這個月OTES收案時,治療師填寫量表的困難。
(之前已記錄過相同主題的文章,因此同樣的困難在這篇文章就不再重複了!)


1.
個案提問/討論的內容是否應列入評分:有些個案常糾結在同樣的問題不斷重複提問,因此討論頻率雖高,但問題仍然存在。例如:上肢動作恢復有限、肌肉張力過高等。(第2題主動討論病情變化、第5題主動提問)

2.
個案的情緒不明顯:半數以上的個案接受治療時並沒有顯得高興的樣子,通常很淡定。當個案情緒平淡,但也沒有不開心的樣子,只是順從地接受治療內容,治療師難以評分。(第4題:對治療活動抱持正面或愉快的態度)

3.
仔細聆聽與正確執行是否應一併觀察:有時候個案看起來很認真聽治療師說明,但實際執行會有落差。因此治療師想釐清「正確執行」是否為「仔細聆聽」的判斷標準之一?我的想法為這兩者應該分開判斷。只要個案看起來有認真聽,就算仔細聆聽。因為個案在動作能力、認知功能與執行功能常有受損,因此認真聽不代表一定可以正確執行。(第7題仔細聆聽、第8題正確執行)

4.
難以區分頻率和持續度:若個案可以受治療師的鼓勵而投入活動,或是聽從治療師的建議修改動作,但是都只能持續一分鐘,應該評分為總是或經常?我的想法為:題目是要判斷「有沒有」出現這些行為,而不是行為的品質或持續度,因此只要每次鼓勵與提醒都有相對應的行為產生,就評分為總是。(第6題易受鼓勵、第11題願意接受治療師的建議)

5.
中風較久的個案很少換活動:當中風個案接受治療超過一年,進步情形較不明顯,治療活動也趨於固定。因此難以填寫第910題。(第9題:願意嘗試新活動、第10題願意接受挑戰)

6.
準時出席是否包含不會提早出席:有些個案會提早半小時以上的時間到治療室,多少會造成治療師的困擾。因此我的想法為:只要在約定的時間點的+5分鐘內皆屬準時,超過這個範圍則否。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OTES收案情況速記

上週開始邀請部分門診個案參與OTES研究,而拒絕率明顯比住院個案高。
我推測原因可能有3:
1.太常被邀請參與研究:門診個案常被詢問是否要參與研究,心生反感。
2.復原狀況不佳:門診個案通常已做一段時間的治療,若恢復不如預期,治療參與度可能已下降。只是不接受治療好像對不起自己和家人,所以還是規律出現。一旦「治療參與度」要被記錄,就心生反感。
3.時間安排緊湊:OTES收案從邀請到完成大約需6分鐘(若沒有其它聊天),有時候個案或家屬因為還有下一個治療行程而拒絕。

另外,個案與家屬有幾件比較在意的事,也記錄下來給大家做參考:
1.有後續治療或追蹤的研究:他們常詢問:只要這樣就可以了嗎?之後沒有要再做什麼吧?
聽到這樣就結束了,就鬆了一口氣的樣子。建議訪員可在一開始就說明本研究有無追蹤,或需進行幾次,讓個案與家屬安心。
2.個資保存的安全性:需向個案與家屬說明個資之保管方式。
3.同意書上提到的利益與風險很在意:需向個案與家屬說明本研究的進行方式為何,無特殊利益,發生風險的機率極微。
4.需要額外時間參與研究:需說明他們預計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施測。

最後,建議大家可以交流一下拒絕參與研究的個案名單,
這樣可以降低治療師與個案被重複詢問的困擾。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20131014會談記錄-OTES、OTK、SK、信效度與反應性作圖

I.        OTES
        A.      收案進度:中風後3個月內32人,3個月以上3人。
1.      本週開始預測效度收案:26人(中風後3個月內的個案)同意接受6週後之追蹤。
2.      10/28開始施測者間信度收案:等實習生實習一週,即開始說明OTES的收案方式、提供施測手冊並邀請實習生參與。
→老師的建議:於論文中記錄施測者間信度的評分為實習生實習第三週時評分。
       B.      論文進度:已完成方法,目前請Lynn修改中。
          Q.
是否開始撰寫前言之大綱?或等結果完成後再撰寫?
          →我的想法:雖然之前習慣先有結果再寫前言,但因為本研究為發展量表,應可參考前人的寫法撰寫之。
         
→老師的建議:前言不急著寫,因為通常會依結果與前言的呼應而調整前言內容。目前宜以收案的方法、流程與品質管控為要。
       C.      評分困難之記錄
1.      個案之認知功能不佳或患有失語症:於資料收集時增加評斷認知功能與失語症的記錄,例如MMSE、失語症的診斷。若認知功能與失語症的分析結果不穩定,就不列入分析。
2.      家屬或看護介入過多:可列入論文的討論,說明個案、家屬與看護的交互作用對評分的影響(例如:看護的介入可能增加系統性誤差),以增加討論的深度。
*OTES
內容精簡,可能受許多因素影響,隨機誤差較大,亦即SEM大。
3.      觀察的次數可能影響結果。
4.      不知依據那一個治療活動的參與度評分
5.      住院個案容易受生理因素不穩定而影響某些量表中所描述的行為
→老師的建議:針對第3-5項,可撰寫使用手冊以提醒評分者在那些情形應如何評分,例如:最佳的適用對象為何、對於不同狀況的人應如何評分等。
*
上述內容可作為未來論文的方向、修改量表的參考、提升OT參與度的可能方法、撰寫討論的題材、研究限制撰寫的重要參考依據。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20131014與老師討論的大綱

I.       OTES
         A.     收案進度:中風後3個月內32人,3個月以上3人。
1.     本週開始預測效度收案:26人(中風後3個月內的個案)同意接受6週後之追蹤。
2.     10/28開始施測者間信度收案:等實習生實習一週,即開始說明OTES的收案方式、提供施測手冊並邀請實習生參與。
        B.     論文進度:已完成方法,目前請Lynn修改中。
         Q.
是否開始撰寫前言之大綱?或等結果完成後再撰寫?
            →我的想法:雖然之前習慣先有結果再寫前言,但因為本研究為發展量表,應可參考前人的寫法撰寫之。
II.     OTK
           A.     測試進度:10/25可完成生理OT之測試。
           B.     博論涵蓋範圍之確認:是否為發展應用於提升衛教成效的(簡短)測驗OTES
*
若確認為簡短測驗,則需調整OTK之研究設計(如下圖所示):
         


Q.
完成重要的OTK教材調查後即撰寫為英文論文,是否有價值?
  →我的想法:此議題對OT滿有價值的,也可為未來OTK衛教鋪路。
Q.
是否考慮將適用對象限縮於中風後三個月或半年內的個案,以減少教材內容之差異?
  →我的想法:目前之OTK教材的舉例常受對象中風後時間影響,若進行衛教時,每個人拿到的教材內容都不相同,將難以呈現衛教成效。又,中風不久的人之OT參與度可能普遍偏高,因此參與度的變化可能看不出差異。
III.    SK文獻回顧進度
           A.     工具介紹10/31可完成初稿
           B.     工具評析:正在等作者回信
           C.     論文撰寫:是否開始撰寫SK文獻回顧之方法?
             →我的想法:方法的實際執行已接近完成,可開始撰寫。

IV.   信效度與反應性的圖示自我評論
文字內容
圖示
具備反應性的前提是:良好的效度(單向度 & 區辨力)與信度(隨機測量誤差)。
圖一、
分別呈現信度(隨機測量誤差)與效度(區辨力)與反應性的關係
1. 具備區辨力(無 floor & ceiling effects),可區辨不同(欲測量特質)能力者之差異
未呈現。或可呈現右偏或左偏的分配與黃金標準的差異。
2. 上述的概念類似於評估工具對於不同能力者之測量標準誤(standard error of measurement)
未呈現。
3. 評估之工具項目具備單向度
未呈現,只能呈現測量工具與黃金標準為所測量之概念為同一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