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第一次到生理OT測試OTK教材與問卷,
測試目的有4個:
1.測試訪談流程是否順暢:目前的施測流程為「填答一個項目的問卷→閱讀教材→再次填答問卷→認知訪談」。一個項目的訪談流程完成之後,才進行下一個項目的訪談流程。
2.認知訪談:確認個案/家屬看得懂教材與問卷,並提供教材與問卷的字詞修改
3.時間估計:測量各個項目的施測時間/測試30分鐘可以問幾個項目(預計可完成6-7個項目:2個共通項目,4-5個個別項目)
4.確認教材與題目有良好地配對
本日受訪人數為2人,一位個案,一位家屬。
測試結果如下:
1.訪談流程:流程大致順暢,但個人覺得讓受訪者重複「作答、閱讀、再作答和受訪」的流程,可能會浪費一些時間,
也會讓訪員與受訪者手忙腳亂,因為一直在翻頁。
→預計的調整方式:先讓受訪者完成一個項目,判斷受訪者的作答速度快或慢。
如果作答速度快,則一次給受訪者三個項目的問卷,之後再分別進行每個項目之後的流程(閱讀教材→再次填答問卷→認知訪談)。
2.認知訪談:本日邀請的二位受訪者差異很大。第一位受訪者(家屬)閱讀的速度很快,作答結果完全正確,並且表示教材與問卷都看得懂,僅提供2個選項的修改建議。第二位受訪者(個案)閱讀速度很慢,即使出聲讀出來,作答結果也不完全正確,而且無法完整瞭解教材與問卷的意思,但無法提供修改建議(因為他會一直顧左右而言他)。
→後續作法:繼續測試。
3.時間估計:很順利的訪談狀況下,最短的短項目費時約2.5分可完成一次訪談流程,最長的項目費時約6.5分鐘。一般長度的項目則約花5分鐘完成。因此,在非常順利的狀況下,半小時只能完成5個項目的測試(含訪談前後的說明)。
→後續作法:再測試2-3位個案的作答時間,再重新估計預計收案人次。
4.
確認教材與題目有良好地配對 :第一位受訪者在閱讀教材之後重新作答,作答速度明顯提升。但因為她第一次的作答全對,因此只有口頭詢問她是否覺得看完教材之後比較容易作答。第二位受訪者思考歷程有些跳躍,而且在閱讀教材之後仍是依照過去經驗作答,答對率不增反減。個人認為第二位受訪者的反應應該不常見,但無法確定。
→後續作法:繼續測試。
另外,在測試流程中,我發現一些之前規劃流程時沒注意到的事。
1.受訪者回答「很重要」可能才是真的重要:目前詢問個案覺得教材的重要性分成六個等級(非常重要-非常不重要)。受訪者在看到多數的教材都多重要,但是看到其中一個項目的內容,即主動表示很重要。因此,個人猜測受訪者選擇「重要」,可能只是普通。
2.認知訪談的個案需要很好的認知能力:今天訪談的第二位個案平時可以跟治療師聊天許久,也能理解雙關語和言外之意,但是在本日的訪談中明顯無法理解教材內容與題目,而只抓住每一句話的最後作答。因此,可能要在訪談前加上認知測驗。
3.受訪者會從選項自行重組題目所傳達的意義:例如:請問下列哪一項是職能治療常見的治療目的?(1)使肌肉張力正常 (2)增加肌肉力量 (3)維持或增加關節活動度 (4)以上皆是答案是以上皆是,受訪者就認為肌肉骨骼相關的訓練是OT的重點。
但其實選項中並未包括OT的所有治療目的。
為了避免其他受訪者有此誤解,我會調整選項內容。
4.一個項目應該要包含多少題數?
之前認為重要的項目應該要包含多一點題目,但是後來發現重要的項目不一定能夠出很多題目。而且,如果教材項目間的題目數差異很多,除了影響施測時間,可能也會影響未來問卷的結構。(但是,題庫不是題目越多越好嗎?)
5.短時間內的收案對象?
目前只有中風個案與家屬的IRB,之後如果要測試,是否要申請其他類型個案的IRB?
因為項目的重要性還是要由個案與家屬判斷。
如果是要測試教材與題目的適用對象的教育程度,則可考慮在國中或高中大量施測。
以上是今天施測的記錄。
歡迎大家提供一些意見。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