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結束了!解剖

這週五結束解剖課的助教,鬆了一口氣,那段學習記憶實在是太遙遠又太模糊了!
看著學弟妹努力對照圖譜想弄懂塑膠模型和大體老師身上的構造,
好像看到自己過去的孜孜矻矻,甚至,還有那麼點驚惶。

那份驚惶,不僅是課業量(一週16堂課,共6學分),或是和醫學系共學的壓力,
還加上那是我第一次如此完整地閱讀原文書,上面記載著我向來不擅長的人體地理,以及大量的生字。在搞不清楚狀況下(之前的學長姐,也很少人搞得清楚的感覺),把整本課本生吞活剝地看了又看,
整本書好像都是重點,又好像不應該有這麼多重點
可是,所有身體構造的單字都可能出現在考題上,Lecture部分還可以勉強猜一下,
Lab考跑台,單字拼錯一點點,可是整題都沒分數的!
於是,日夜抱著兩大本黑亮的Moore和Neiter,出入在個個閱讀空間。
連作夢都夢到自己在讀書、或是大體老師醒過來,甚至拿著心臟追著人丟(註一),
始終沒能搞懂肌肉、血管、神經的走向,或是很快記住,又很快遺忘。

大二之後,以為自己再也不會接觸大體解剖,沒想到陰錯陽差,居然還要解決別人解剖課程的疑惑!
不過,這次再看,已經沒有單字的困擾,也比較知道要看什麼、以及怎麼看了!
閱讀原文書的方式也已不同於大二的全盤接收。
而是知道先看段落大綱,再看各段的第一二句。如果重要,再繼續往下讀。

感謝這次的解剖課程,讓我有機會重新檢視過去的學習方式,
並且檢驗自己現在的英文閱讀能力(註二)。
果然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註一、當時修大體解剖,班上不少同學都有夢到大體老師醒過來。也有人因為覺得人體構造跟其他動物的骨骼肌肉相近,而吃素哩!

註二、還記得去年研究所面試時,老師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的英文閱讀能力怎麼樣?」我回答:「一頁原文書,像OT for Children 那樣的,一頁大概有7-8個單字。」現在,單字可能增加了一些,而且也比較能掌握重點...了......

2 則留言:

  1. Great!
    感覺看不到您這學期的學習重點!?

    回覆刪除
  2. To 老師:
    解剖當然不是這學期的學習要點囉,而是檢視過去的一扇窗。

    這學期的學習要點在於心理記量特性概念的理解、應用與操作、英文學術寫作的能力、以及精神醫學和憂鬱症相關知識的培養。
    英文學術寫作通常會有每週一篇的記錄(因為作業和討論很多),
    而其他課程,如果有特別的心得,也會附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