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對因素分析的一些疑問-待續

在整理這學期的上課資料後,發現自己對於因素分析還是有些概念不清楚。
跟助教請教之後,將問題與討論記錄如下:

1.      EFAError的認定為何?是系統性誤差,或是其他可能的confounding factor?
→凡是無法被因素解釋的,都稱作誤差。
2.      KMOMSA的概念解釋

3.     共同性(communality)與可解釋變異量為什麼在最後的結果不是很重要?如果不看這兩個,又要怎麼判斷EFA的因素結構是真的很好呢?
→因素結構的優劣主要是由再製矩陣和收案資料所得的矩陣的差異(殘差)大小判斷。差異越小,表示因素能解釋的比例越高。雖然共同性高表示這題能被因素解釋的比例高、可解釋變異量高表示因素可解釋「資料的變異」的程度高,卻不是最直接的證據。
4.     Heywood case(不恰當解)的形成原因為何?
→因素沒有被well-defined,因此題目可能有些問題(?)。這種情形可以透過重新進行適當的抽樣
5.      2 factor model bi-factor model的差別是什麼?
6.      CFA的內生變項和外生變項是什麼意思?跟CFA又有什麼關係?
7.      G factor的模型,跟沒有G factor的模型有什麼實質上的差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