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心理測驗製作心得(1)

從上週開始,心理測驗課要分組練習製作心理測驗。
此處的心理測驗並不是指網路上「測測你的個性」或「測看看你是不是有耐心的人」之類的「心理遊戲」(心理系的老師一再強調),
而是用量化的方式來測量潛在構念。
由於未來的研究與量表的信效度驗證相關,因此覺得能在課程中實際編製量表(當然是很粗糙啦),對研究很有幫助。
所以即使無法列入畢業學分,不過因為課程內容很重要,而且反正學費都繳了,當然要充分利用,還是要認真學習。

我們這組後來討論出的題目是「大學生的考試焦慮」(個人覺得若改成研究生的論文發表焦慮,應該也很不錯......),本週進度為:說明研究主題、研究動機、定義所欲探討的潛在構念。

對研究生來說,搜尋文獻並不是非常大的困難,整合大家搜尋到的資料才是一大挑戰(註一)。
然而這次上課讓我最驚訝的是:心理系的學生居然在大二就開始使用Pyscinfo(最大的心理學資料庫)查資料,
並且閱讀英文文獻。
回想過去自己的求學歷程,是大三才學習如何使用Medline,大四才真正開始看英文文獻,而且能避免就避免。
這之間的差距,令人昨舌!
但是與同組的同學討論之後,他們表示:其實並不很清楚自己學了這個要做什麼,
或是自己到底學了什麼。
都是要等大三、大四開始進實驗室(真早!),才會比較知道自己學的東西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
看來,大學生還滿常不知道自己學的東西要怎麼用......

又,這週約了三次討論,兩次在網路上,一次在總區。
網路討論雖然看似沒有效率,但其實也沒有超過一個半小時,一切就已定案。
面對面討論,除了交通極為費時(註二),討論也是要花一個半小時,似乎也沒有比較有效率。
該鼓勵大家加入網路的世界嗎?研究生的時間實在是太珍貴了......


註一、由於心理系學生的統計與心理計量的訓練相當紮實且實用,因此有不少外系高年級學生或研究生會選修這些課程。

註二、從醫學院過去總區(等車+搭車)再走到上課地點,所耗費的時間約為35-60分鐘不等,端看時段與路況而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