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久違了,解剖

這學期運氣太好,抽到當解剖助教,三聲無奈也不夠嘆。
回想自己過去學解剖,幾乎可以說是瞎子摸象,
學得支離破碎,根本無法記住神經血管為什麼從這裡穿過去,又從那裡穿出來。
就像以前讀地理,也不知道怎麼從北京搭火車到上海,或是哪一條河流經哪些國家,
空間概念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所幸,自己並不害怕看解剖書(不然怎麼讀自然組)、也不害怕上大體課,
而且這次授課老師開恩,助教不用教大體解剖實驗(註一),
只要當學生找不到骨頭或大體上的重要標誌(landmark)時再協助翻書即可。
不過,還是發生了好笑的事。

第一次上大體解剖,就是先看頭骨。
頭骨上的孔洞縫隙冠百骸之最,除非時常接觸,
否則難以區辨,並且記憶有哪條神經由此經過。
不過,心中自忖有課本、有老師在,應該沒問題吧?
未料,一個學妹拿著一個真人頭骨端詳許久後來問:「助教,這個裂縫是XXX嗎?」
我拿著圖譜翻了又翻,就是找不到。
決定直接請老師回答,老師在對著圖譜看了幾秒鐘之後,
給了一個明智的答案:這應該是自然風化造成的裂縫(註二)!!!

聽到答案,真不知道該高興或難過......

後記:由於這些解剖學的名詞從大二一直聽到現在,許多都變成可以「本能反應」的名詞了,即使不常使用也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而且解剖名詞換成中文未必比較好記(但英文有單字拼錯的風險)。所以這次聽解剖課,突然覺得非常親切。好在,溫故還能知舊。如果溫故如新,那不就白學了!

註一、之前的解剖助教秉持著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精神,在解剖實驗課時肩負著介紹大體老師的重責大任。也因此很少人會主動接任解剖助教的要職。

註二、天然的東西,有時更容易受天災人禍歲月的摧殘。不只是骨頭有裂縫,連神經多摸幾次,都會散開,變成很多條人造分枝(artificial branch),對考生來說,真是莫大的挑戰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