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時間管理課程上課筆記與心得

時間管理一直是研究生的必備能力,但是我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並不好,因此收到學習策略工作坊的信,就覺得應該去充電一下。
以下簡述自己覺得重要的筆記。

一、容易浪費掉的活動/零碎時間,包括:拖拖拉拉、看電視、聊天、發呆、生病(沒有人願意吧)、睡過頭、沒有計畫、等候別人、講電話。
而網路便捷的時代,一台有網路的電腦簡直是綜合了上述多項「誘因」,使人跳入事情做不完的淵藪。
解法:資料蒐集好之後,拔掉網路線,專心工作!

二、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多留點時間給重要的事(這句話好耳熟啊~~~)
老師建議找出必須做、應該做、想做的事,然後歸類為緊急重要、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四類,並依序完成。
我自己則傾向於先處理緊急不重要,再處理重要不緊急。因為緊急不重要的事情錯過了,可能就會引發重要的後果了!而重要不緊急,比較像是日積月累的成果,例如研究生的能力培養,每天都做一點點,進步一點點。
因此結論是:見仁見智。在某些狀況,還是會先做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例如報告寫不完了,卻突然想整理書桌或房間。如果這樣可以幫助安定心神,當然還是會做啦!只是不能太完美主義,不然事情永遠沒有一個了結。

三、建立行動清單的六個流程
收集:記下要做的事項

加工及組織:一次處理一件事情、突發狀況若可在兩分鐘之內完成,就先處理(無法立即處理,則列入待辦事項)、從時間點最靠近的事情先處理


排程:預估所需的時間、訂定優先順序、先做討厭的事(討厭的事永遠只會變得更討厭,不如先完成他)、按時間、場合、任務安排完成順序(最好可以順便完成好幾件事)


行動:先做事先規劃好的工作、預留緩衝時間(或是手錶撥快十分鐘)、處理臨時狀況


檢視:確認自己持續地再執行預定計畫、視狀況調整清單內容,以保持可行性與實際性。


更新:定期檢查自己的行動計畫並予以修正、工作清單的詳略視目標而定
四、時間管理的Do和Don'tDo比較老生常談,Don't則深得我心(有的是一針見血):
不要花費時間在找東西上(所以我買了包包收納袋)、
不要長時間集中精神,最好45分鐘休息一下,讓自己知道什麼時候可以休息是很重要的(中肯)、
不要追求完美主義(努力改正中)、
不要養成拖延的習慣、
不要浪費零碎時間,可用它來做非連續性、機械性、無需用大腦的事。例如:整理資料。
小結:懂得何時說不,明快地分派任務!

本日金句
時間管理是個習慣,時常座、時常修正,達成率高,就不會覺得做時間管理很累了!
做好時間管理,小則是每小時、每天的行動目標或行程,大則成為醫生的願景或生涯規劃。
做事是靠系統,不是憑感覺。
法國文豪伏爾泰:「時間是個謎,最長又最短,最快又最慢,最能分割又是最寬廣,最不受重視而又最珍貴,渺小與偉大都在時間中誕生」。
邱吉爾:完美主義等於癱瘓!(為時間管理的大忌之一)

後記:不能光說不練,今天就從討厭的大報告先開始,而它現在已經幾乎完成了!Goo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