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通車十多年,搭乘高鐵已經成為一般民眾生活的一部分。以下分享三則我在高鐵站的所見所想。
年輕人才自己排隊,老年人用柺杖排隊
某次週間從台中高鐵站搭乘台灣好行客運到溪頭,為了趕第一班車,我上午七點二十就到客運搭乘區等待。沒想到熱門的溪頭線竟然沒有人排隊,只看到許多人坐在集中的候車區隨意談笑。當時讓我比較在意的是候車區的牆壁邊整整齊齊排了許多登山杖。我不明所以,直覺是視障團體辦活動。一直到看到有人在牆角排了下一根登山杖,我才赫然明白:原來坐在候車區的人們用登山杖排隊,所以可以舒服地坐在椅子上談天。等客運來了,再走到各自的登山杖旁邊依序上車。
粗粗一算,才上午七點半,我前面已經排了二百多人,而且銀髮族居多......按照這樣的人數,等我能搭上車已經九點之後了。果不其然,我最後搭上九點多的台灣好行前往溪頭。
用柺杖或個人物品排隊的現象在高鐵站其他需要排隊的地方似乎不常見。例如排隊搭乘市區公車,乘客多半乖乖站在候車區,少有人以放置個人物品代替排隊。由於我時常攜帶大件行李旅行,覺得用登機箱排隊,自己坐在旁邊的椅子上輕省許多,所以就用將登機箱放在候車區排隊。但從未看過有人跟進。難道是我的心態跟銀髮族比較相似嗎?
搭乘自由座車次的時候,選快的還是選有位子的?
搭乘高鐵自由座大概可以省下一杯手搖飲料的錢,因此許多人會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搭上有座位的自由座。由於高鐵班次密集,有時候直達車與「站站停」車次到站時間相差不到10分鐘。當直達車的排隊人數有點多,不確定上車後是否有座位時,你會選擇乘車時間比較短的車次,或是乘車時間長但很高機率有座位的車次呢?
對我而言,只要不特別趕時間(例如需要配合火車時刻表),二班發車時間很近的高鐵對我來說差異並不大。
有一次,我攜帶了午餐與多件行李搭乘高鐵。因為乘車時間有點難預期,無法事先購票,只得購買自由座車票。一到月台,發現直達車排隊隊伍超長,看起來可能要下一班車才有座位。反觀對側「站站停」的月台幾乎沒有人排隊,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列車比較早進站的站站停月台。上車後有較多座位可以選、比搭乘直達車更快坐到椅子上、可以安心吃午餐、可以在車上睡久一點。如果不想睡,也可以拿出iPad工作「一顆番茄」(25分鐘),更讓我覺得物超所值。再說,二台車抵達的時間相差不到六分鐘。怎麼想,都覺得選擇「站站停」車次更划算啊!
平日下班時間,高鐵票南下其實很難有自由座座位
在台南上班時,我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北上出差。出差結束後和家人匆匆聚餐再搭乘高鐵南下,總發現平日台北的自由座位子很難搶。只好認命一路站著,直到新竹才有座位。出差幾次之後,發現新竹站是個神奇的坎。從台北南下如果沒有座位,通常站到新竹就會有座位。乘車北上時,路過新竹就會滿載。大概新竹有許多高鐵的大客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