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出處:Business Internet Browser - Free photo on Pixabay
小時候收到信件,通常覺得很開心,因為有人寫信給自己。長大之後每天收到很多信件,卻沒有那麼開心了!大學時擔任老師的工讀生,曾有一項任務就是幫老師刪除看起來不重要的信件,留下需要他處理的信件。相信那位老師不是特例。現在問問周遭的人,有誰是每天清空收件匣呢?可能別說清空,根本未讀信件就成千上百了!這樣要怎麼從一堆信件中找出需要處理的呢?
當我還是研究生時,曾為了看到電子郵件太多而困擾。當時,參考了電腦玩物站長Esor的作法(每天清空 Gmail 收件匣的 10個 待辦郵件清單處理法),建立優先收件匣、建立標籤並封存未來可能會用到的信件,維持了好一陣子。但是開始擔任教職,信件量暴增,除了可以從標題明確判斷是否刪除的信件,還有許多帶著大大小小任務的電子郵件。再次讓我陷入電子郵件爆炸的僵局。尤其是把待處理的信件標上星星,很快就會集滿十幾顆星星,一天根本處理不完。於是,我再次求助電腦玩物站長Esor。
這次,他分享了他分類郵件的邏輯與處理步驟,讓我有豁然開朗之感(如何高效率、不煩躁的處理每天大量又混亂的電子郵件任務?)。讀完文章,我立刻列印劃重點,還製作了流程圖想理清頭緒。以下是我按照Esor的文章製作的流程圖,並加上一點自己的操作方法。
- 當天可以花點時間處理掉的任務用星號標示。
- 步驟多一點的任務:放到雜事收集箱或是從Gmail直接拖曳到Tasks中,方便管理。
- 需要多次往返的任務則放入專案管理。
2023/1/9 持續花3分鐘清空優先收件匣。我忍不住想到:有些好習慣如果天天做,其實不太花時間也不太花意志力。例如:我每天睡前都會進行三個相同的拉筋動作,每個動作一分鐘。這個習慣已經超過十年,所以雖然稱為拉筋,但對我而言並不吃力。有時候太累還會拉筋到睡著。可能,讓自己不覺得麻煩,是開始好習慣的第一步?
2023/1/10 今天收到20封信,刪除12封確定不用看的信,剩下8封需要看過或回覆的信。索性都是可以簡單回覆的信件,回覆完之後就刪除。繼續維持收件匣清空!
2023/1/11 今天的信件量也差不多是20封。刪除不重要的,需要回信5封、延後1封,需要長時間處理但又要求當日完成的1封。真慶幸我清空信箱後這麼多天才收到這種又急又費時的信,不然前幾天就破工了!所幸順利清空。
2023/1/12今天光是監考就花了8小時,再加上準備其他報告的時間,今天行程超滿。但是因為天天清理收件匣,今天來了二十多封信也可快速篩選出需要閱讀回覆的信件。任務成功!
2023/1/13 今天依舊是二十幾封信。奇怪的是:我現在不用十分鐘就可以篩選並處理完了!處理完不一定是把信件中交代的任務完成,而是安排到適當的時機完成。如此一來,尋找待辦事項不再需要從信件中「淘金」,而是統一被歸類在task或是專案。接下來只要有空檔就清空幾件task或安排時間執行專案就行。
2023/1/14 假日的信件偏少,很快可清空。然而我突然有個體悟:電子郵件被信件塞滿的原因眾多,信件的多寡只是表面的一個問題,信件的篩選機制才是關鍵。如果已經確定篩選機制,只要按照定下來的規則執行分類即可,不需再糾結這封信要何時處理、如何處理。如同急診的檢傷分類,先決定好病人的嚴重度再依序處理。只要前端的分類沒有問題,後續處理可以照著後續的SOP完成。
2023/1/15 今天照例打開電子信箱確認郵件,突然發現一件事:以前打開信箱的煩躁與無奈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期待。期待自己順利清空收件匣的成就感。這應該是一項進步吧?
2023/1/16 8分鐘,成功清空收件匣。現在清空收件匣好像變成一件容易獲得成就感的小任務了!
2023/1/17 清空收件匣現在愈來愈簡單,也不容易漏掉該回覆的信件。雖然看到不想處理的事還是會有情緒起伏,但至少不會因為收件匣滿載而逃避或焦慮,這也是一種進步吧!
2023/1/18 今天信件不多,很快清完。
2023/1/19 今天來了一封需要處理4-5小時的信。先把它延後到明天上午提醒了!今天時間不可能塞下那個任務,只能分批處理。其他信件很快就回覆完/清空了!話說,下週過年期間要不要每天收信和清空收件匣呢?
2023/1/31 有人說每日清空不難,難在放假的時候不知道要不要收信?因為不收信,一收假就會被信件淹沒。於是我刻意在清空收件匣21天之後多記錄了一次:今天收件共47封信,刪除不用理會的,剩下16封。一旦決定信件的定位,信件處理並不那麼痛苦。尤其是知道有些帶著任務的信件不一定要在打開信件的當下處理完,真的如釋重負。最後只留下兩封信需要明日處理,其餘在半小時內看完後刪除或封存。
清空收件匣,讓我重新感覺到生活的自主權還有一點點掌握在自己手中。曾經覺得非常困難的事情,用對方法也可以順利解決。再次感謝電腦玩物Esor老師的協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