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6日 星期一

大學老師有寒暑假嗎?

圖片出處:一個假期 (photo-ac.com)

上週五考完期末考,不少人以為大學老師就開始放寒假了!這真是天大的誤會。大學老師的寒暑假,只有寒暑,多半沒有「假」!此話怎講?

先說考完期末考的行程大致可分為成績相關、學校報告相關、研究相關、教學相關四大類

成績相關最好理解,就是陷入改考卷和瘋狂結算各科成績的世界(註)。確定不及格名單之後,接著出補考題目、監考補考、批改補考考卷。換句話說:期末考週對老師而言是1.5週的份量。

學校報告相關,例如撰寫班會記錄、導生輔導記錄(52份)、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 (PBL)融入服務學習的期末報告、線上翻轉教學創新課程期末報告、專業教師社群期末報告、大專生研究計畫期末報告等。(以上每份至少得花3小時)

研究相關可分為自己的和學生的。自己的是積欠已久沒有動靜的論文,剛開始要寫的、寫一半的、準備投稿的、被退稿後需要改寫的,至少有四篇論文要處理,最好可以在開學前把它們全部送上投稿列車。學生的則是要輔導大二學生撰寫二份大專生研究計畫(敝校規定一定得寫),多數時候是師生各出力一半,或老師出力更多。

教學相關則是翻修下學期即將授課的講義、預先錄製14小時的課程影片(因為我教授的一門課被指定開設為線上授課)、在開學前到教學平台上傳下學期的所有資料(Teams直播連結、講義、設立每週線上測驗、討論區、作業區,以上內容必須各乘以18週再乘以課程數,算起來大約是180次)、製作課表。

扣掉農曆年一週,剩下三週完成上述事情,時間似乎已經不是用緊迫可以形容了......

現在你還覺得大學老師有寒暑假嗎?所謂的寒暑假,於我如浮雲。

註、「瘋狂」二字其實半點不為過,因為我的其中一個考科以「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評估」 (簡稱OSCE)方式進行。監考完9小時後,回家還要繼續看考試的錄影以確保分數正確。另外,為了鼓勵學生多元學習,成績評量除了期中考、期末考,還有每週課程參與、每週課前小考、同儕互評、小組報告、個人報告、加分報告、出缺席等計分項目。同時,老師得卯起來改考卷、算成績,還要預留時間補考,才能趕上教務處規定的成績繳交期限。看著學生開心放寒假,老師們心中只有滿滿的羨慕。期末與寒假,怎一個忙字了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