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6日 星期五

舊酒裝新瓶:新手上路的第六個月

前情提要:十幾年前,我是一位大學剛畢業的菜鳥職能治療師,也是整個職能治療室的第一位職能治療師。就職後二週才有另一位資深同事加入。整個治療空間與器材是我們共同規劃、歸置之後才誕生的。由於一畢業就獲得建置部門的權利太過少見,我每月寫一篇新手上路的心得作為紀念。簡單說,就是一個從零開始的故事......(更多文章請參考舊酒裝新瓶:新手上路的第一個月、新手上路的第四個月 新手上路的第五個月)。

半年前後對照,進步隱隱可見
相較於半年前剛進入醫院工作的自己,現在較能面對各種不同狀況的病人了。此外,現在面對病人也比較不容易慌亂,因為知道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做就不容易出錯。就算發現漏了什麼資料,下次立刻補齊,也還不至於造成重大疏失。除了瞭解疾病可能的症狀,針對病人的困擾做出處理,漸漸知道如何提供病患家屬心理支持。畢竟家裡有重大傷病的親人,照顧者也需要花很多心力去調適。

至於半年前還很沒自信的副木製作,現在在製作速度、準確度和美觀度也有稍微提升,至少不會因為時間緊迫和病人的不耐煩而影響製作品質,同時也比較瞭解製作副木的手感......某次在幫病人修副木的時候,病人突然問說:「你是學美術的嗎?(做副木的樣子)好像藝術家喔!」這真是對菜鳥治療師最大的鼓舞了!

關於上個月還有點擔心的業績,這個月有了「可怕的」進步。會用可怕形容,是因為業績量高到我不知道該不該高興了。最明顯的一次是某日上午同事休假,當日病人數比預計的多了一些。經過統計,我居然一個上午治療了19個病人:包括16個成人、3個小孩!我以前只要一個上午超過8個病人就覺得快要無法呼吸、全身力氣快要用盡似的,那次居然戰鬥力暴增!可能是體認到沒有同事可以依賴,必須自立自強,只好很認命、努力地完成。

面對無法進步的病人,治療師自己也需要心理建設
評估了病人的各項表現,治療師大概可以推知病人可能的預後。雖然影響進步/恢復的因子眾多,但推測的結果和實際情形誤差應該不會有天壤之別。有時看到能力不太好的自閉症小朋友,忍不住會想:三十年後,他還是可以這樣無憂無慮地調皮搗蛋嗎?還是可以很唐突地逢人就問:「幹嘛?」嗎?另一位全身張力過高的小女嬰,可能再過十年,她還是無法向其他同齡小女孩一樣穿著小洋裝,在草地上奔跑放風箏吧?按照她全身高張的程度,生活自理勢必完全依賴。那她要怎麼發展認知功能、怎麼交朋友、怎麼上學呢?更深一層問:他們的生存意義是什麼呢?

我對這些問題並沒有答案。看到這些身心障礙孩童的家人不離不棄地照顧他們、花錢花時間帶他們定期到醫院做復健,覺得很了不起。奇怪的是,反而是家屬很常跟我們說:「老師,我覺得你們做這一行,一定都很有愛心和耐心。」我並沒有覺得自己特別有愛心和耐心,也曾和實習同學討論:「為什麼家長覺得我們更有耐心面對小孩的問題?」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因為治療師一週只要見到小孩二到三次,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家長則是幾乎整天都面對著小孩,耐心更容易用罄。我還沒有小孩,我不能深刻理解親子之情,但我打從心理佩服這些家長的恆心以及仍能微笑面對生活的心理素質。

我相信,這些身心障礙的孩子雖然無法跟同齡小孩過一樣的生活,一定有其他的原因使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至於他們的人生使命是什麼呢?就有待治療師和家屬一起發掘了!

與同事合作漸入佳境
在只有兩人的小單位,分工情形常需要討論。因為合作太密切了,沒有配合好不僅會造成衝突,也會使工作事倍功半。所以我們在作較為重要的決定之前,都會習慣彼此詢問,之後面對病人或其他醫院同仁才不會有「口徑不一致」造成的困擾。

兩人小單位還有另一個問題需要克服:如何安排休假。無論如何,上班日一定至少要有一個人在。而之前貼出的廣告似乎效果越來越顯著,前來求診的病人量(尤其是小兒)越來越多。每當我們其中有一人休假時,上班的那一人一定是片刻不得閒,只好盡可能地錯開成人和小兒的治療時段,藉由安排時段把提供服務的質和量做最有效率的分配。但是理想歸理想,實行起來還是困難重重。通常病人來做復健比較少只做職能治療,所以安排治療時段的時候,除了職能治療師有空,還要錯開物理治療的時段,安排治療時段的時候總是需要花一些時間討論。

除了專業能力之外,還有很多學校沒學過的事,比如:病人待太久不願走/或不願意做,就必須很有耐心地解釋為什麼每個人來職能治療只能做半小時,而物理治療卻可以無限制地讓他一直騎腳踏車騎到走不動;或是鼓勵不想做治療的病人參與治療活動,因為家屬還是希望他不要在家只是睡覺,而要有點活著的感覺(註)!和病人/家屬的來回應對當中,我從極為木訥變得稍微靈活一點,至少不會在他們討價還價或挑戰治療原則的時候,一句應答或說服都說不出來。關於口語表達這項能力,我非常佩服同事的游刃有餘,無論講什麼都言之成理,很有說服力,病人也比較容易接受,或比較少反駁。我果然還要好好練習。

不知不覺,新手上路已經半年了。工作暫時不需要草創,仍需要持續的進步以及面對舊有觀念的挑戰。期待進化得愈來愈厲害的自己。

註、鼓勵沒有治療動機的年長者做復健真的不容易。通常他們會說自己已經這麼老了,何必這麼辛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