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 星期五

舊酒裝新瓶:新手上路的第七個月

前情提要:十幾年前,我是一位大學剛畢業的菜鳥職能治療師,也是整個職能治療室的第一位職能治療師。就職後二週才有另一位資深同事加入。整個治療空間與器材是我們共同規劃、歸置之後才誕生的。由於一畢業就獲得建置部門的權利太過少見,我每月寫一篇新手上路的心得作為紀念。簡單說,就是一個從零開始的故事......(更多文章請參考舊酒裝新瓶:新手上路的第一個月、新手上路的第四個月 新手上路的第五個月新手上路的第六個月)。

在變動中生存的勇氣
這個月得知了一個大消息:小兒治療室又要搬遷了!所以最近又開始畫新的治療空間設計圖,而且新空間只比現有治療室大了3坪......這就是小型私人醫院的難處:鮮少做長期的規劃。說好聽一點是自由度大,說實際一點是缺乏有系統有遠見的建設,可能造成無謂的浪費。例如:昂貴的懸吊系統才裝上去,10個月後又要重新安裝在另一處。較為便宜的護牆墊和鏡面也因為無法重新拆裝而全數報廢(約1萬元)!若可有分期逐步的規劃,職能治療部門應可更為穩健地發展。 

其次,由於業績持續增加,復健科醫師打算徵一名治療生,而且是剛畢業的治療生,希望藉此繼續提高營業額又可降低人事成本。但由於目前治療人數尚未超過負荷量、而且治療生有許多業務無法執行,多方考量,就暫時存而不論。我與同事的考量都是希望能請治療師,以免要花人力教導(畢竟我也很菜)、又擔心業務權責的問題。

堅持原則的陣痛期
兩人小單位難免發生一人休假,另一人會過於忙碌的事實,因此必須請病人體諒配合「準時出席且準時離席」,以免造成治療品質低落的問題。可惜,準時一直都是台灣人的弱點,貪小便宜更是人性。不少病人習慣在物理治療排排坐接受各種儀器治療,也習慣自己操作的器材。只要治療室開著,愛使用多久就用多久。若人數不過量,治療人員也不會主動要求病人離開。

到了職能治療,他們便想延長治療時間或是每個治療項目「多做幾次」,而後就會拖到下一位病人的治療時段。但是職能治療講求的是主動參與有治療性的活動,而非被動接受的儀器治療就算是常做的治療活動也需要按照病人當天的狀況調整,才能維持在最適當的挑戰 (just right challenge)。因此我和同事確認共識後,只要病人一問,我們就口徑一致,講明每次治療時段只有半小時,不可能多也不會少。一開始病人難免有所反彈,但陣痛期過,讓他們瞭解時間就是這麼多,若這項要多做,下一項就得減少。這樣就比較不會有意見了。

此外,即使是午休或是冷門時段,也堅持不讓已做過治療的人再回來繼續使用治療器材,以免產生治療師在處理其他業務而病人自行練習卻發生意外的責任歸屬問題(曾有其他醫院發生過),或者影響到小兒治療時段的情況。

治療活動要怎麼做才會有效又好玩?
從臨床實習以來,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治療活動要怎麼有效又好玩?以往會以為是治療器材或玩具不夠多,玩沒幾個月就膩了。但後來發現:重點在於怎麼玩!尤其是面對理解力還在發展、專注時間不長的小小孩(最近接了好幾位一歲多的個案),設計出吸引他們的治療活動是一大挑戰。當他們想爬走的時候,何種事該堅持、何種事可以順著他的意思引導到想要的目標,我還沒有想清楚......

-------------------------------------------------------------------------------------------

後記:
重貼這篇文的時候,在Gmail信箱中看到大學老師們當初的回信,有些老師提供了想治療活動的方法,有些老師分享了心法。時隔多年再讀,覺得特別溫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