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篤信勤能補拙?小心劃錯重點,愈補愈拙


勤能補拙是華人文化普遍認同的道理。還記得小時候去才藝班,樓梯轉角的平台掛著大大的蒲葵扇,上面正是寫得「勤能補拙」。大人常告訴小孩得要努力,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幾千之。總一天滴水穿石、鐵杵磨成繡花針。我也沒懷疑過這個道理,直到年紀漸長,開始有些異議:滴水穿石可以解釋為物理現象,但是鐵杵到底為什麼要用人工磨成繡花針?一支鐵杵的體積不知道可以融成多少繡花針,究竟為什麼要曠日廢時地磨出一堆鐵屑,最後得到一根針?

勤能補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嗎?探討這個議題之前,讓我來說個小故事吧!

從前有個園丁為了充實果園,買了一批果樹苗。送貨的商人認不清小小的樹苗有什麼差別,就告訴園丁這一批是蘋果樹苗。園丁很高興,按照種植蘋果樹的方法把樹苗種到土裡,按照蘋果樹的種植方式認真澆水、施肥、除蟲、剪枝。幾年過去,園丁發現有果園裡有幾棵果樹看起來跟其他果樹不一樣,葉子特別薄,枝條格外細瘦。但是既然之前商人說是蘋果樹,應該就是蘋果樹吧?說不定是果園裡的日照和地勢不同造成的差異。

又過了幾年,果樹終於開花了!但就是那幾棵不一樣的果樹開的花不香。園丁這下忍不住了,開始設法改造那幾棵樹。先給它們加強澆水施肥,再派人特地修剪枝條。過了不久,花開花落,果樹開始結實。沒想到那幾棵樹的果實竟然還特別小!怎麼施肥澆水就是沒有長大的跡象,甚至還因為澆水過度而裂開了。園丁相當無奈,覺得這幾年的投入都白費了。不得已,只好在那批小果實過熟之前採收。洗淨後一嘗,發現原來這幾棵是櫻桃樹,價值還更高呢!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覺得園丁傻。怎麼會分不出蘋果和櫻桃呢?看起來明明不一樣還硬把櫻桃當成蘋果種。但是,當人滿心覺得自己種的是蘋果,就無法接受那是櫻桃。種種施為都是為了讓那些不一樣的果樹變得更像其他多數的果樹,可惜,最終並沒有改造成他想要的樣子,只是苦了他自己,也苦了那些櫻桃樹。

在沒有搞清楚狀況就篤信勤能補拙的人,不也是跟園丁犯了同樣的錯嗎?如果是一個可改變的條件,勤勞或許真的能夠發揮刻意練習的效果。如果從根本上就不可能,再怎麼努力都收效甚微,一直補只會兩敗俱傷。

從當研究生助教至今,我發現有些人就是篤信勤能補拙,但他/她真的不適合這一行,有些是情緒卡關,有些是先天因素困擾著。看他們屢戰屢敗的樣子,實在很心疼。尤其是當他們長時間努力之後,只看到處處不如人的自己,愈補愈挫折,甚至連自己原有的長處都快隱沒了!可惜他們或家人無法接受沒有讀完大學/轉系/重考這件事。只好繼續撐著。

現代教育強調適性揚才,就是要避免還沒弄清楚狀況就一廂情願地勤能補拙。畢竟,教魚爬樹、教雞游泳,到底是為難了誰呢?

後記:有讀者詢問: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蘋果樹?我的想法是:還是得先嘗試、投注足夠心力之後才能知道。但是一旦發現收效甚微,就得思考到底是方法錯了還是自己真的不適合?沒人規定只要開始就得一條路走到黑。早點發現自己不適合的領域,並且轉換跑道,說不定可以很快就遇到適合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