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朋友聚會,他提到以前在研究所有一位老師要求修課學生每堂課報告,並且從不安排報告順序。上課的時候抽到誰就是誰報告,持續一學期。我聽到之後立刻浮現二個想法:一是這樣上課好刺激啊!但是這樣的學習環境會使學生的學習很紮實。畢竟只有在教導別人的時候才會深入紮實學習。另一個想法則是:這位老師不愧是頂尖國立大學的教授,如果在其他學校這樣規劃課程,應該會被學生/家長投訴到爆炸(例如:老師上課偷懶、學生準備報告壓力山大)。
這種「人人有機會」的教法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不過,這位老師同時還有一個有趣的課程規畫,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長版+短版,重點全都攬
這位老師的另一項課程規劃一樣是「人人有機會」的報告形式,但只有3分鐘。這3分鐘的內容範圍和同場報告30分鐘的同學相同,但是必須是短版精華篇。聽眾在聽了半小時的報告有可能中間恍神,或是迷失在一堆理論、圖表、數據當中。如果報告者沒有做好精簡的小結論,聽眾很可能有聽沒有懂。這時候,追加一個3分鐘短版精華篇報告,想必是重點中的重點,聽眾也比較容易記住。
回顧這學期我開給學生的小組報告,也有採用類似的方式。我讓每組介紹一個神經退化性疾病。報告內容涵蓋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徵、常見醫療處置、職能治療的評估與介入。目前的報告與討論流程如下:
- 一組報告20 ± 2分鐘,超過這個時間範圍會扣分。
- 請報告組別的每位成員說出一個關於這個疾病的關鍵詞。例如:帕金森氏症的關鍵詞:腦部基底核退化、缺乏多巴胺、小碎步、撲克臉(表情淡漠)、齒輪式僵直 (cogwheel rigidity)。
- 由報告者抽籤,請3位同學針對報告內容提問或回饋。
- 老師針對報告內容提問。
- 請所有聽眾填寫Google 表單評分、給回饋。
本來以為這樣已經算是幫全班彙整重點,也讓報告者獲得全班的回饋了,但是現在認為加上短版精華篇的作法更好。
下次再讓學生報告,我會這麼做:
- 沒有輪到報告的組別需在課前準備3分鐘短版報告,抽到誰就是誰報告。/ 或是現場聽同學報告後,用3分鐘介紹下列重點:疾病的流行病學(例如年齡、性別、種族差異)、特徵、常見醫療處置、職能治療的評估與介入的關鍵(可先開放小組討論3分鐘)。(可以搭配九宮格思考法彙整重點)
- 被抽到提問或給回饋的同學需說出至少兩個優點、一個缺點。(三明治回饋法)
- 被講過的回饋不能重複講。只要講出合理並且不重複的回饋,即可加分。
- 把報告者回應老師的提問列入計分。(不然聽眾常覺得老師的提問只有報告的組別需要聽)
補充說明
許多學生不能理解聽同學報告以及聆聽討論的必要性。個人認為聽報告與討論的精華之處在於了解同學彙整重點的思路、老師的提問有沒有問到關鍵。如果功力不夠,是無法提出好問題和給建議的。前文提到的這位老師看起來似乎沒有備課,但其實是因為他對授課領域太過熟悉,學生報告的內容他可以從理論與實務全方位給建議。這種課本上看不到的建議,才是最有價值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