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珍惜得到批評的機會,否則就要付費了

在擔任研究員期間常參與醫療團隊會議。有一次,報告者是一位希望早點畢業的研究生,他的研究議題是某項介入的成效探討。為了快速收案,他不想分組驗證成效,只打算作同一群人的前後測比較。

台下的聽眾們聽了之後,針對臨床病人的特質、收案的可行性、研究的價值、研究設計的嚴謹程度紛紛提問。那位研究生愈聽臉色愈青,覺得如果真的照著大家的建議這麼做,不知何年才能畢業。這時,坐在我身旁的C醫師彷彿沒看到那位研究生的臉色,仍舉手表示他要發言......

麥克風終於傳到他手中,而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我怔住了。

我想,大家都是好意。」他帶著溫和的微笑,肯定地說道。
「提了這麼多問題,都是希望你的研究可以成功。」他接著補充。

在他這麼說之前,我還真沒想過如此槍林彈雨地提問是好意。但是轉念一想,確實如此。畢竟在場所有人都和那個研究沒有關係(不論掛名或致謝都沒有),跟那位研究生也沒有任何利害衝突。之所以願意認真聽他報告、提出對研究的疑問,難道不是表達對報告內容的尊重?如果那篇研究作得好、對病人和學術有貢獻,在座的聽眾只是為人作嫁,並沒有任何好處。
用單純的二分法來看:既然不是惡意攻擊批評,那就是中性提建議,甚至是好意提醒了!

聽C醫師這麼說,我突然覺得世界其實比我們想像得溫柔。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溫柔。

問你問題,不一定是要電你

擔任教職之後,每學期至少會讓學生口頭報告一次。有一回,讓學生先練習製作衛教資料,再於課堂上討論練習成果有哪些優缺點,並請同學試著在討論後修改,並互相給回饋。然而期末教學回饋得到一則匿名回覆:「老師沒有教我們如何做衛教資料,還讓同學公審我的作品,感覺很不好。」
我同意學生有權力表達他的感受。儘管在場的同學是為了學習而討論,並不針對特定的人,他仍只感受到惡意。是不是他曾經被惡意對待,以致於草木皆兵了?

我很想告訴那位不知名的學生:同學們討論作業內容,是互相觀摩學習的一部分。先練習再綜合討論大家的作品的優缺點,才有具體的例子可以看、學習才會深刻。
我更想拍拍他的肩告訴他:「孩子,大家都是好意。」因為作業內容就算有佔分數,比重也很少,更不會因為同學的評價不高而扣分。

真心的建議,愈來愈難得

在學生時代,我們很容易獲得許多人的建議,通常是善意的。然而年紀漸長、身份漸高,敢真心給我們有建設性的建議的人愈來愈少(註)。除非是匿名給建議,否則我們往往只能聽到正面的,或是不痛不癢的回饋,例如:還不錯啊、很好啊!除非是自省能力很強的人,三不五時就做活動後回顧 (after action review),不然如何獲得提升自己的建議呢?有時候,甚至要付費才能聽到專家的建議呢!(研究計畫的專家諮詢費不就是這樣來的嗎?諮詢一小時兩千元起跳。網路上也可找到許多昂貴的培訓課程,都是花錢培養自己、花錢買建議。)

很多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會擔心被刁難、被罵,但是刁難和責罵是誰的解讀呢?臨床治療師真的這麼有空去刁難特定學生嗎?(相關文章請參考:臨床老師為什麼總是針對我?)責罵是為了發洩情緒或為難你嗎?如果是實習生真的做錯了,被唸不是很正常嗎?不然怎麼知道自己做錯了?想想自己在畢業之後,再也沒有人幫忙確認自己的治療活動是否恰當、病歷寫得好不好,或是副木的製作品質。身為新手,難道不會心虛嗎?

有些批評或建議,或許會讓當事人聽到的當下感到挫折或無助。但是釐清利害關係、排除純粹的情緒發洩,說不定會發現那是個「面惡心善」的好意。

註、此處的建議不是長官提要求、部屬抱怨、民眾投書、名嘴評論、情緒性發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